探析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物学,初中,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27 21:17
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可以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积极性,以此加强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转变枯燥的生物教学课堂,通过多样化的生活教学情境,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真实易懂,为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综合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新课标对生物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初中生物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法,应立足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出发,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这其中,运用生活情境开展生物教学,可以丰富生物教学内容,使枯燥单一的生物课堂更加灵活多变,并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加强学生理解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充分锻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借助生活实例营造生活情境
在构建生活情境时,生物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例展开,以此激发学生联想,带领学生进入到生活情境中,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讲解“生物的进化”一课时,教师可以例举生活实事进行讲解,如:老师小时候养过一只小蝌蚪,但由于年纪较小,还不懂生物知识,因此将小蝌蚪放在一个玻璃鱼缸中,老师每天都会定时观察小蝌蚪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师发现小蝌蚪的身体出现明显变化,它开始长出后肢与前肢,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尾巴越来越短,最后它的内腮消失不见了,变成小青蛙离开了鱼缸。在讲解生活实例时,学生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纷纷陷入思考,此时教师就可以导入新的生物知识“生物的进化”,随后提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养过小蝌蚪呢?”“哪位同学可以说出小蝌蚪不见的具体原因?”“小蝌蚪是怎样发生身体变化的?”在相关问题下,学生开始思考并结合教材内容举手发言,在教师听取学生的答案后,可以结合教案开展后续教学。如:小蝌蚪之所以逃跑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它经历了生物进化,一些生物只需要很短的进化时间,但有些生物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进化完成,例如我们人类进化史等……通过此种方式,学生被充分吸引到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中,会很快融入课堂氛围,在思考中探索生物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生活现象设置情境
初中生物知识复杂多样,学生在接触生物知识时,不仅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也存在一定的紧张与陌生感。对此,生物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以此消除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与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换位思考,分析学生的思维角度与认知水平,科学合理的设置生活情境,以此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使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整合。例如,教师在讲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相关内容时,可以例举生活现象,或为学生讲解生物遗传知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或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某些部位与父母十分相像?”“我们为什么会长的像父母?”在提问后,激发学生对生物遗传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此时代入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与思考。这其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调查报告单,内容为父母与子女双眼皮、单眼皮的遗传信息,鼓励学生研究遗传性状,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总而言之,生物教师应高度重视生活实例,以此为基础讲解生物知识,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以此加强生物教学质量。
3 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
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可以选择与生物知识有关的视频与短片,结合教学内容,在讲解前为学生播放,构建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后续学习。通过视频短片,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清晰了解到生物知识,进而加强生物教学质量。如,教师在讲解“我国的动物资源与保护”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与视频,将生物知识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到我国现有与濒临灭绝的动物资源,并通过短片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危机意识。这其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多为学生讲解一些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到目前一些动物的危急情况,充分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动物有关的电影,使学生对动物与大自然产生呵护之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通过此种方法,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展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使生活情境更加灵活,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为学生播放语言无法传达的画面,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
4 设置角色扮演构建生活情境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全程参与活动过程,活跃生物教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兴趣高昂,课堂氛围极为活跃,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的生物教学,而是充分突出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法,可以显著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生物学科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教师需要善于发挥生物学科的内涵与价值,以此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每名同学扮演不同的植物角色。进行分组时,每组应设置4人,甲同学扮演苔藓类植物;乙同学扮演蕨类植物;丙同学扮演裸子植物;丁同学扮演被子植物。在分组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所扮演的相关植物,在探究后每人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与同学互相交流,一同完成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课堂氛围极为活跃,此时再代入相关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生物知识基础,还能满足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
5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实践操作
在开展生物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在设置生活情境后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此加强学生生物综合素养。同时,通过生物实践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应用生物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自身独有的生物观点。此外,加强生活化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对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具有重要帮助,实现知识与学习能力一同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一课时,可以结合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植物营养繁殖方法,例如嫁接、压条等,以此为基础讲解生物学知识,使学生掌握植物的生殖方式。随后,为学生布置实践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准备一个小花盆,自己试着嫁接植物,并运用课堂中学习的生物知识点进行养护,若植物存活可以在后续课堂中为其他学生展示,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其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结果,结合本课知识分析自己为什么会种植成功,或反思种植失败的具体原因。又如,教师在讲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课时,可以联系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是否闻过变质与发霉食物的味道?”“为什么食物在潮湿环境中长期存放会出现发霉等现象?”“怎样可以避免食物变质与发霉?”“有没有办法可以延长食物保质期?”在提问后,充分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兴趣,知道微生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人类生活极为密切,以此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度,并加强学生生活技能。
6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生物学科旨在加强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通过生物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学观点,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创新的主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一定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性,在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夯实基础。例如,生物教师可以抽取几分钟,为学生设计拓展问题,提问学生:“宇宙飞船中,怎样可以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同学们发挥个人想象力,使宇宙光能被充分利用,怎样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呢?”在提问后,鼓励学生积极设想,可以大胆展开想象,并将自己的想法设计在作业本中,由教师一一过目,对学生想法做出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7课后布置生活实践作业
在应用生活情境开展生物教学时,教师还需注重课外延伸与课后作业,以此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仅仅为各种练习题、试卷等,此时方式尽管对学生学习成绩有益,但长期发展不利于维护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对此种作业形式产生抵触心理,对加强学生生物学习效率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生物教师需要改革作业模式,适当布置一些生活化、实践性的生物作业,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知识基础,维护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动物的运动方式”一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观察不同小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进行记录与总结,结合课上所学分析小动物的运动过程,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又如,在讲解“关注城市环境”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在周末或休息时间,对周围环境进行调研,总结城市环境特点,制作成报告书在课上展示。此外,在学习与植物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培育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并定期记录植物变化与生长,在种植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植物知识的了解。通过以上方式,突破传统的生物作业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后也能积极探索生物知识,对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具有帮助。
8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将生活情境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习惯,使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生物知识,自主探索相关问题。对此,生物教师应高度重视对生活情境的应用,不断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与理解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生物教学法,加强生物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城南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