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泡泡提示语”, 课堂教学提效率

  打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我们可以发现: 或在课文内部, 或在课文结尾, 或在单元园地, 或在单元习作, 经常有以小泡泡形式出现的提示语。这些泡泡语, 类型众多, 内涵丰富, 作用巨大, 用好泡泡语, 是教师攻克教材难点的扶手, 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本文主要从泡泡语的导学功能出发, 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泡泡提示语, 发挥其作用, 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好泡泡语, 帮助导学

  泡泡语是理解课文的拐杖。语文教材出现了不少的泡泡语, 而这些泡泡语有着提示的作用, 为学习课文夯实基础。如果学生能够利用好泡泡语, 事先自学课文, 这为教师的教省下了不少功夫。在课文中, 泡泡语一般出现在重点段落, 泡泡中出现的词语大多数是重难点词语, 要引导学生好好感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惠崇春江晚景》出现了这样的泡泡语: “我能猜出蒌蒿是一种植物吧。” 这个泡泡语对于学生理解“蒌蒿满地芦芽短” 这句诗有很大的帮助, 提示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草字头, 认识“蒌蒿” 的意思, 明白“蒌蒿” 跟“芦苇” 一样, 是一种植物。学生根据泡泡语自主学习, 为在课堂中理解古诗词起到铺垫作用。

  部编版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第 5 自然段出现了这样的泡泡语: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找准中心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泡泡语就是引导学生找中心句的。对于什么是中心句, 学生对概念是比较陌生的, 这样的泡泡语提示无疑会让学生明白中心句的含义。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泡泡语中找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学生根据泡泡语, 是能够很快地找出中心句的, 也比较容易概括出这一段的大意,这为学习这一段内容夯实基础, 也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泡泡语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自学, 也可以引导教师有效教学, 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用好泡泡语, 帮助导思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思考。语文课学习,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着良好的思维能力,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与文本之间是需要“连接” 的, 而泡泡语恰恰就是两者之间的桥梁。泡泡语出现的位置虽然不同, 但无一不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荷花》这一课文的泡泡语的内容是: “挨挨挤挤” “冒” 用得真好! 这样的好词语在课文中是重点, 需要学生理解其意思, 感悟其用法的妙处。或许,让学生独自理解其意思是有挑战性的,但是教师可以顺势引导, 点拨学生进行思考: 好在哪里呢?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荷花像人一样“冒” 出来, 感受荷花的生机勃勃和荷叶的碧绿茂密, 更进一步地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有趣和文段描写的美妙。泡泡语的出现, 激发并助力学生思考。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一课文出现了“此时, 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这个泡泡语。急性子顾客得知慢性子裁缝还没有为他做棉袄时, 他想说什么呢? 这个泡泡语是带着问题的,能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 抓住泡泡语, 让学生重视提示, 当读课文到这里时, 其已经化身为那个急性子顾客, 或许被气到无话可说, 或许会狠狠骂一通那个慢性子裁缝了吧! 在语文课堂上, 用好了泡泡语,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 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课文阅读, 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垫脚石。

  三、用好泡泡语, 帮助导行

  打开教材, 我们可以发现部分泡泡语, 其实就是一些小建议或者小方法,给师生们学习课文提供了有效途径。有了这些泡泡语, 可以有效地引导教师上课, 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花钟》这篇课文, 小泡泡是这样提示的: 这两个自然段中, 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 这个单元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借助关键语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而及时出现的小泡泡, 就像学生的拐杖一样, 提示文段中有关键词语可以帮助你概括大意。“文段中有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概括大意, 我找出来之后, 用自己的话整理一下就可以成为这一整段的意思了。” 这是一个学生试着根据提示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时向全班同学分享的一个小妙招。

  课文中最明显的这种方法指导出现在园地的书写提示中, 三年级的教材一共出现了4次。例如, 三年级下册园地二出现书写提示的泡泡语。这些泡泡语是在提示学生书写。教学时, 教师要抓住泡泡语, 引导学生根据泡泡语分析一些字的准确结构。分析完毕, 再让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结构规律, 此时, 教师进行总结, 提示学生。泡泡语的出现, 让课堂学习有着可操作的方法, 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写字的工整度。

  责任编辑黄铭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