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吧,少年!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 兼任班主任。

  我喜欢运动, 尤其喜欢马拉松越野跑。从长距离的跑步中, 我受益匪浅, 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建设方面。当我的身体经历长跑中的痛苦磨砺, 内心经过一次次的历练煎熬后, 回首流过的每一滴汗, 走过的每一步路, 心中总是充满自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我有足够的勇气与坚强的韧劲迎接挑战, 战胜一切困难。

  所以, 我带上装备, 又一次站在了南京老山30公里越野赛道上。

  赛道的大改变, 怎一个“虐” 字了得, 一下子打了我个措手不及: 越过第一座山, 8.9 公里的路程, 在体能最好的时候竟耗费了2 小时15 分。转过一道弯, 很快第二座山来临, 几天前下过雨, 山路仍有些湿滑, 好在装备很给力, 越野鞋抓地很牢, 沿着陡峭的山坡攀爬, 倒也不惧。很奇怪, 经历了攀爬第一座山的痛苦之后, 运动神经仿佛有了记忆, 做足了准备, 心中居然充满了豪情: “让困难来得更猛烈些吧!” 倒伏的树木拦路, 跨过去或钻过去; 嶙峋的巨石横亘,手脚并用爬过去; 遇到连续近70 度的陡坡, 借助麻绳、铁索滑下去……全神贯注, 全力以赴, 丝毫不敢有片刻的分神懈怠。

  山间树木密集, 林荫遮蔽, 羊肠小道蜿蜒曲折, 何时登顶? 似乎遥遥无期。不去管它, 埋头赶路,往前走总是对的。忽然, 峰回路转, 眼前豁然开朗, 成功登顶啦!所有的苦痛都被抛在身后, 所有的痛楚都被踩在脚下。凉爽的山风轻轻拂面, 燥热、困倦、疲惫一扫而空, 征服的喜悦之情弥漫心间! 善哉美哉!

  置身于大山深处, 可以放缓脚步, 和大自然深度交流。大山沉默安静, 似乎能触碰到它沉稳的心跳; 路边的杂草啊野花啊, 顺应自然节气, 该绿的绿了, 该开的开了, 蓬蓬勃勃, 简简单单, 坦坦然然, 从从容容,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从不偷懒, 从不懈怠。看着大自然中似乎静默的一切, 内心便瞬息充盈着安宁与坦然。

  终于到了CP2, 体能消耗殆尽, 抓紧时间补给。想着长征路程已走大半, 胜利在望了呀! 心怀喜悦, 鼓足干劲, 满血复活, 迈开大步, 继续上路。把几个长满腱子肉的精壮男子甩在后面, 把几个长得高高大大的国际友人甩在后面, 豪情万丈, 收获小小得意一份, 谁说咱女子不如男啊? “咕咚” app 显示23 公里, 满心欢喜地准备迎接胜利, 只要再坚持一下下。谁知,转过一个路口, 又一座山冷酷而强势地挡在面前。火辣辣的脚指头,酸胀的左腿膝盖, 都在提醒着你,停下来吧, 你已经到了极限。有人开始抱怨这变态的赛道, 有人赌咒发誓再也不来遭这份罪。不停歇,不后悔, 不丧气, 不埋怨, 来了就来了, 该来的还会来的, 当这一切的一切凛凛然地摆在你面前时, 躲不开, 绕不过, 你要做的就是安之若素, 处之泰然, 迈动双腿, 一点一点地去克服, 走一程少一程, 走一步近一步, 尽力了就好!

  到达终点, 挂着刻着自己名字的专属奖牌, 嗦着热腾腾的鸭血粉丝汤, 曾经受过的所有苦痛都似烟雾般渐渐散去。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愉悦感不亲身经历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回首一路上的心路历程, 就像这山路兜兜转转、起起伏伏。困难、挑战、战胜、快乐就像一部英雄的乐章高低跌宕、循环往复。近 7 个小时的路程,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 才能体会到山的广博与厚重;竭尽全力、坦然面对, 才能体会到成功的甘甜与幸福; 苦过痛过,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极致与美丽。而这些, 也是我想告诉我的孩子们的。

  在教育的路上, 我常常静下心来想一想,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能伴随孩子终生的有用的教育。那么, 怎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终生有用的呢? 强健的体魄, 坚强的意志, 积极的心态, 这就是一个孩子在离开学校课堂后能带走的, 并能伴随终生的。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这样的教育将为孩子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未来。一个“阳光、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的孩子, 哪怕他学习成绩并非名列前茅, 在某些方面并不出类拔萃, 他也一定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一个能带给他人温暖的人, 一个为别人所需要的人。而我们的社会不正需要这样的人吗?

  最近读了美国哈佛医学院副教授约翰·瑞迪的著作《运动改造大脑》。书中提到: 运动最关键的作用不仅是强健身体, 更在于改善大脑。运动是最好的“健脑药”。会使人体内产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 而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 人要快乐, 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 打完球的孩子精神亢奋,脾气都很好。血清素则跟人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关系。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变好, 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正肾上腺素则跟注意力有直接关系, 能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所以学生心情愉快、上课专心, 记得快、学得好, 自信心与自尊心也提升了。科学家很早就知道运动与记忆相关, 血液流动得越快, 就能运送更多携氧血红细胞, 使人做更多的思考, 储存更多的记忆。

  无论是强身健体、磨练意志,还是心理健康建设, 运动是这么好的一件事, 为什么不带给我的孩子们呢? 于是, “追风少年, 阳光运动” 班级跑团就这样成立了。我们制定了“追风少年跑团” 三年锻炼规划: 坚持每天户外运动半小时,每周集中锻炼一次, 第一季度每周每次3 公里, 从第二季度开始, 每季度增加0.5 公里, 即每周每次 3.5 公里, 以此类推, 力争三年后每周每次8 公里, 总数达到300 公里。跑团也有具体的活动规则: 运动贵在坚持, 这既是体能锻炼的需要, 也是磨砺意志的需要, 实行跑量累积制, 每次打卡积累跑量, 由专人负责统计并公布。

  每个周日早晨, 当别人还躺在舒适的床上做着美梦的时候, 我的追风少年们已经奋力奔跑在追梦的路上了。大家相约美丽的通吕运河畔, 由第一次的3 公里的艰难完成到如今5 公里的驾轻就熟, 孩子们在成长, 在进步!

  放暑假了, 这样的约跑活动依然举行。即使已经进入伏天,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我的追风少年们也仍然克服困难, 战胜自我, 如约而至。满脸汗渍, 头发湿透, 挑战成功后的笑容却是那么灿烂, 每个孩子眼里闪耀着自豪的光彩, 激情与活力扑面而来。奔跑中的每个孩子都在与自己较劲, 努力的样子实在令人感动与振奋。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经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 总结发现, 智商高的儿童成年后不一定成就很高。成就最大的, 都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充满信心, 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性; 而成就少的正是缺乏这些品质, 做事半途而废, 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人。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不仅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 更取决于个性和意志品质的优劣。因此从小培养自制力和坚韧是非常重要的。

  试想, 我的追风少年们如果能将运动变成一种习惯, 并从中收获健康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那么, 他们将开辟一条道路, 通往与众不同的未来。

  愿我的追风少年们在成长的路上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像展翅的雄鹰, 像奔驰的骏马, 肩上扛着风, 脚下踩着土, 勇敢追逐生命里的每一道光。无惧风雨, 在磨砺中不断成长, 拥有一个生机盎然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 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晁芳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