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食品安全监管,挑战,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19 11:13
摘 要:食品安全监管既是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人们健康的关键。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流程较长、网络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滞后和食品安全制度不完善。对食品安全监管面对的挑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切实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和生命健康。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备受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食品行业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受法律体系不完善、市场诚信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三鹿奶粉事件、臭脚盐事件等。加强监管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点。经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较完备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要立足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与发展趋势,多维度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对的挑战分析
1.1 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是食品污染的源头。无论何种类型的食品,如粮食、蔬菜、家禽和水产等,均有一定的生长环境,环境污染会导致生产出的食品从源头带有污染。例如,2017年,九江发生了镉大米事件,土地污染、水体污染是镉大米事件的主要成因。九江矿业公司的丁家山金铜硫矿区在早期的开采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根据志愿者的调查结果,矿区周围农田土壤存在镉、砷严重超标的现象,农田灌溉水源也存在镉、砷超标的问题。重金属镉对人体有害,会通过食物链蓄积,引发骨质疏松、肾损伤、致畸和致癌等问题[1]。
1.2 食品安全监管流程较长
食品行业具有供应链长的特点,食品从原材料生产到进入消费者口中,需经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仓储和销售等环节,从业人员因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未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或仓储、运输过程中温度等条件不符合要求,导致各环节中都可能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较长的特点决定了食品安全监管流程较长,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疏漏,均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1.3 网络食品安全问题多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形式,但网络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网络购物市场带动了网络食品交易的发展,目前网络食品消费主要集中于2个领域。①电商平台消费,如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购买食品。②网络订餐消费,如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购买餐食。其中,网络订餐消费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多。部分提供外卖服务的商家,生产加工环境较差,食物制作过程不规范。也有部分商家利用平台漏洞,擅自扩大经营范围,如将经营范围从热食扩大到冷食、糕点等[2]。
1.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滞后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例如各种类型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不仅使食品色香、味美,也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以下简称“两超一非”)等现象也开始出现,给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相对缓慢,越来越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且不同地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大城市、中心城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较高,中小城市、县城及广大乡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较低,使我国偏远、落后地区食品安全问题更突出。
1.5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基本法,是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各环节执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规范要求建立食品可追溯制度,但并未详细规定可追溯信息的记录情况,也没有明确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记录义务,影响了食品可追溯制度建立的效果。食品供应链长的特点使相关监管部门难以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缺乏密切的合作,存在信息数据壁垒等,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然而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未及时出台,导致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制度保障,造成一线监管工作开展困难,特别是对未按照要求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行为无法准确、及时作出行政处罚。因此,配套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挑战。
2 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探究
2.1 整治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凸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采取以下3点措施。①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定期组织人员对农业生产环境开展污染监测,如大气污染监测、水体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等,做到生态污染问题的早发现、早治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互联网技术,构建常态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机制。②建立环境污染追责与修复机制。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加大环境污染的惩处力度,同时以“谁污染,谁修复”为原则,完善生态环境修复机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农业产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如绿色食品等,可降低产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2.2 树立全面监管意识
针对食品行业供应链长、安全风险高的特点,监管部门应树立全面监管意识,做到监管零漏洞、无死角。①梳理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和流通各环节的风险点,针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风险管控台账,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在早期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②根据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及设施设备、环境结构等静态因素,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监管部门应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实施风险等级评定,风险等级越高,检查频次就越高,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③不同监管部门应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市场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农牧业部门等多个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监管职责,又要加强部门联动,建立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2.3 重点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网络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问题,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可采取以下3点措施。①发挥平台的内部管理作用。作为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平台,如美团、饿了么等,要加强对商户的约束力,开展商户评级工作,为商户构建诚信档案,及时清退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商户,净化网络订餐环境。②做好商户抽查工作。管理主体要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做好商户抽查工作,将网络订餐中的常见问题,如生产操作环境是否达标、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存在扩大经营范围等作为检查重点[3]。③发挥其他社会主体的作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参与,以新闻媒体为例,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力量,不仅要加大对科学饮食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同时要及时曝光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们防范网络食品安全的意识[4]。
2.4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发与普及
食品检测技术发展滞后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重点问题,因此要将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着力点。以转基因食品为例,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明确标识。但在市场销售层面,部分商家为追求销量,并未标识转基因。可利用转基因检测技术、联免疫吸附技术、蛋白印迹检测技术等,将不属于纯天然食品的转基因食品检测出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5]。同时,也要着力提升食品检测效率,推广使用快速食品检测技术,发挥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问题,要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普及工作,在广大乡镇地区建立食品安全检测站,并积极派遣食品安全检测人员深入乡村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促进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普及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水平。
2.5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问题,可采取两点措施。①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体系。要结合一线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除作出一般性的规定外,更要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使食品安全监管做到有法可依。②要提高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和简化法律法规等制度出台的程序。根据出现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提供制度保障,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3 结语
食品安全监管面对的挑战较多,既有传统意义上的挑战,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监管流程较长等,同时也面临着新型的挑战,如网络食品安全。要从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出发,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燕.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食品,2021(23):92-93.
[2]吴彩华.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3):23-25.
[3]陶丽娜.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20(19):144-146.
[4]史晓亚,高丽霞,李鑫,等.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筛查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3):747-753.
[5]陈莹莹.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9):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