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
-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固定资产,改进,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3 15:4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为了促进国有固定资产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安全性、完整性的保障、调整,对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手段。从而实现固定资产保值与增值的目标,让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发展。从现阶段国有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来,如何有效地管理国有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发展中需要重点研究和考虑的内容,对可能会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确保国有企业能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得到全面稳定提升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将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国有企业的业务特点
(一)集中性
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基本是以集中管理为主,而这也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规划能够更顺利地开展,且企业上下的目的能够保持高度统一,进而使监督工作更加轻松。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经营策略不能即刻开展,而是要由有关部门进行层层审批。这便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经营难度,使其无法通过快速决策适应多变的市场。
(二)分散性
国有企业相较于普通企业而言规模更大,其结构组成也相应更为复杂。其中各个部门的工作不一,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交流也会更少,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运营而言有着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监督工作的开展。
(三)复杂性
国有企业普遍部门较多,层次叠加,专业分工明确。
二、国有企业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一)优化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
若国有企业想要对经营过程进行优化,则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国有企业应当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以使得企业管理需求得到满足。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应当着力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并组织专项监督工作,以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能够得到充分监督。其次,国有企业应当努力规避经营中的风险。固定资产相关的资金对国有企业而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除去购置的成本外,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维护费用,这都是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若不对这些资金流向严加监督,就极有可能形成经营风险。只有国有企业予以监督工作足够重视,并用科学手段展开对于固定资产使用的监督,才能够使相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降低。
(二)全面促进国有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在促进人民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国家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国企改革3年行动的深入推进,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和经济来源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也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加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经营管理能确保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顺利、长久发展,能实现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保证固定资产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价值,从而帮助国有企业更快实现转型发展。
(三)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战略地位极高,在日常经营和生产中,不仅会涉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还承载着国家各项战略目标发展的使命。在创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传统经营模式和理念的调整、经济布局的优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快速发展,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价值和动力,能够统筹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各行各业起着更好的协调作用,能够提升民族凝聚力,从侧面帮助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提升。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评价与监督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与相关工作评价机制。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是很难得知其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而这也给相关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问题都不清晰,国有企业也无法展开固定资产的监督工作,使得其中可能隐含的多个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为将来的正常运营埋下隐患。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如今,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其原因有二。第一,某些国有企业仍然秉持着老旧的体制管理理念,且管理者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视,这也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发挥不了明显的作用。第二,现阶段许多国有企业还是集团化管理模式,这也意味着它们下属的公司数量非常之多,在这样情况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很难做到上下一致,因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资产情况是有很大区别的。
(三)缺少专业人才
国有企业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不可缺少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但是在国有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国有企业没有尽到人才管理与培训提升的义务,很多国有企业都还没有构建出完善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培训与考核机制,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队伍整体实力欠缺。并且,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团队方面来看,很多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要求较低,缺少与时俱进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导致在管理工作中实力不足,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四)管理意识薄弱
虽然固定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依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通常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存在错误认识,部分设备在使用频率较低,甚至存在一次购买、一次使用的情况。部分办公室人员在管理工作开展中,没有严格依照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开展分类地维护保养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价值。同时在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办公室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能存在交叉现象,使得账务与实物管理经常出现偏差,甚至出现资产流失,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
(五)资产利用水平低
国有企业所负责的固定资产内容比较复杂,各种设备的作用和功能存在混杂现象,因此在采购和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管理工作在开展中,由于不同设备技术发展存在差异,使得部分设备可能在没有达到报废年限的情况下,就出现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实际办公要求的情形。同时在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中,业务需求与设备应用也会出现偏差,使得部分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造成功能受损。
(六)固定资产管理的计划性不强
企业固定资产一般都比较昂贵,采购和更新都需要企业投入较高资金。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应该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计划,才能够取得较好成效。部分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计划执行效果的监督力量存在不足,导致企业很难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综合成效,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不足,无法充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不利于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内部发挥较好的作用。
(七)保守的管理模式
一些国有企业仍采用固定的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没有结合市场变化和风险因素建立资产价值评估机制,使得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中,资产实际价值的增减不清晰,对于评估资产价值的变化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的应用。同时,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资产的保值增值与企业管理者、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联系,导致全体员工对国有资产会计核算和国有资产的管理积极性不高,长效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国有资产价值难以管理。
四、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固定资产管理评价与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之后,还要结合固定资产的实际需求,构建固定资产管理评价与监督机制。首先,企业可以从核心管理层中抽取几位与资产人员一同出任固定资产监督评价小组,由于监督评价小组中存在核心管理层,因此该小组自带权威性和独立性,从而有效保障监督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财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核算,充分发挥财务反映和监督的职能。比如某装备制造企业针对机器设备资产较多的情况,配备专业人员设立设备资产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管理监督制度,包括机器设备实物管理、检修、设备更换、设备的安全摆放等内容。固定资产监督评价小组根据财务部门账户记录定期对实物盘点及评价,全程参与资产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操作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标准。
(二)重视强化全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当前,在企业管理革新的理念指导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并不归属于某个部门,而需将管理、使用及财务部门进行协同,共同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同时需提高员工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当前部分员工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仅归属于财务部门,因此对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配合度不高。对此,国有企业更应该重视对固定资产相关制度和规范的建设。此外,还需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设置奖惩制度,重点划分资产购置、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的职责,细化到个人,通过制度对员工形成规范。企业还需对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个人提出表扬,反之进行惩戒,以此全面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给予足够重视。
(三)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整体上较为纷繁复杂,在管理中常会出现财务账目与实际不符的情形。因此要有效改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必需要结合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数目与账目的清查工作,确保二者在数据上保持一致,比如开展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盘点工作,对于出现数目不一致的情形,则需要及时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在盘存过程中,还应当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折旧状态,为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和重新购置提供动态参考。
(四)提升固定资产利用水平
固定资产有着多种不同分类,在具体工作中起着多样化的作用。由于不同设备的具体作用和应用场景不同,通常在整体上分为常用的固定资产、长期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对于在日常工作中较为常用的固定资产,应当加强维修保养工作,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而对于长期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类型,则可以在做好储存保管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在企业内部租赁或者合作的形式提升设备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固定资产利用水平,还能够为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不需要用的固定资料,按企业管理制度及时处置,以降低管理成本。
(五)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前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开展中,绝大多数办公室都在企业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下,依照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具体工作。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管理平台都是模块化设置,无法满足固定资产复杂化管理的要求。借助FRID技术与管理平台有机衔接,通过标签扫描方式提升管理工作开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资产管理的精度,还能够尽量减少由于人工输入等模式带来的管理混乱等问题。
(六)统筹调整国有固定资产结构
盘活存量资产和增加增量资产是调整资产结构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手段。新兴网络经济的兴起对国有固定资产的招商及租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退租情况大量发生,拖欠资金情况普遍,这也是很多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目前经营管理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所以,一是要对不良资产和预期不佳的资产拟定退出机制。二是要及时调整商业资产和办公资产比例。从投资收益和管理成本来看,好的商业资产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固定资产的投入或资产购置,应侧重于商业资产。三是从资本结构上要加速资本流动,争取投资收益的最快效率,凡不看好的负债投资均要慎之又慎,避免财务成本负担和资金长期占用损失。
(七)转变思维、拓宽运营途径
一是以固定资产为依托,推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由招租向招商理念的转变,要将招商目标从单纯注重固定资产出租率、收益增长率等主要效益指标,向统筹兼顾引进企业的行业前景、发展规划与资产收益相结合,实现固定资产经营管理思路的转变。二是充分利用企业账面闲置固定资产,通过抵押融资等方式进行资金运作,指定专人研究金融市场行情,实现短平快的收益。三是多措并举拓宽招商途径,从理念上将传统的招商模式向网络化,纵深化招商发展,做到信息合理对接,确保国有固定资产不空置,不闲置。三是加强服务、稳商留根。开展定期走访,以更务实的态度来服务,尽力帮助解决难点问题,避免固定资产退租闲置。四是加强诉讼协调,防止资产被违约侵占,通过法律途径全力维护国有固定资产的利益。
(八)建立完善培训计划和人事岗位体系
进一步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与岗位制度相符的培训计划,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明确岗位的职责和义务,在培训中帮助工作人员了解自身工作范围和内容。通过有计划地自学、集中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增值保值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认识。同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变化有所掌握,根据政策的变动对岗位进行调整,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进行优化。
(九)加强固定资产评估和绩效考核体系
在固定资产评估方面,要深刻契合国企改革3年行动的主旨,不断对固定资产评价结构和体系进行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评估工作实际上不能以简单的方式作为评估的标准,要结合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参数和标准进行整理和分析,要在固定资产评估工作上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利用专业的知识技术能力,确保评估内容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确保评价体系与管理工作相吻合,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经营管理摸清家底,帮助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本文主要是分析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怎样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有针对性提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进而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经营管理工作实效,通过有效的措施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为今后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全面提升我国社会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志成.浅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和对策[J].现代商业,2010,(08)
[2]何金秀.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国民商,2018,(06)
[3]李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索[J].中国市场,2020,(22)
[4]陈丽明.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会计,2020,(01)
[5]杨姝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