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不是一堵墙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中国,长城,熟悉
  • 发布时间:2022-07-14 21:56

  在宁夏盐池一座废弃的长城城堡兴武营附近,一群少年好奇地向我询问着北京的八达岭。在他们看来,长城应该是像八达岭那样的,他们身边的那些破败的土长城算不上是真正的长城。面对这些纯正的长城后人的自我否定,我感到有些吃惊。

  可是长城距离自己又有多远呢?其实,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长城”是一个熟悉的字眼,却是一个陌生的命题。

  拍摄长城这样的选题,听起来是个愚蠢的想法。关于长城的影像已经太多了,展现其雄奇壮丽的风光图片随处可见。但很少有摄影人关注那些真正的长城子民。能让美国总统唏嘘不已的八达岭,能吸引无数摄影发烧友起早贪黑的金山岭,并不是这座古代庞大军事建筑的全部。而观察和感知那些生活在长城边的人,才能引导我们理解真正的长城。这种拍摄可能会是一个信息庞杂的视觉记录,可能会是一些思考有关我们和历史关系的碎片,可能会是我们了解自己民族、了解当下社会的一手素材。

  于是我决定去拍自己的长城,拍那些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主要关心那堵墙。我曾看到过摄影师麦克·山下拍摄的有“人”的长城,但那些照片都是基于《美国国家地理》式的品位、视角和方式。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个走马观花的外国人,他恐怕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人的情感,无法达到中国人对此的切肤认识。

  从2006 年起至2011 年,我把拍摄长城作为了个人项目,开始断断续续地在明长城两侧反复拍摄。长城长且偏远,交通不便。我游走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长城沿线的城堡关隘、城市乡村。明长城沿线重要的城堡关隘,我大都不止一次拍摄过,可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寻找到更有意义的画面。

  我努力记录下长城边的那些农民、矿工、小贩和游客,试图追寻那些能够让自己真正理解长城的影像。黑白胶片的记录可以去掉那些人为赋予在长城身上的色彩,这似乎才更接近它的本质。我希望,这既是我自己的长城,也是真实的长城。

  在不少人眼里,长城几乎就是一个精神符号。不过,它的象征意义太明确太强烈,以至于我们漠视了长城本身。除去那一小段能给我们带来民族自豪感的坚固壮美的城墙之外,似乎没有人愿意关注它的其他部分,更没有人愿意理会那些生活在长城之下的活生生的人。我们仍然供奉着一条被神化的万里长城,但这样的长城是不真实的。今天的长城,实际上是和复杂、过去、废弃、沙尘、贫瘠、反思这些词联系在一起的。

  如今有些农民的家仍然嵌在城墙里,没有什么人比他们同长城的关系更近。他们的祖先一砖一瓦地修建了这堵墙,他们为了生存为了遮风避雨又拆掉这些砖瓦。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北京的现代人跑去斥责他们,告诉他们应该如何保护文物。这是不是有些肤浅?要知道,当年相当数量的长城是用来拱卫京师的。我想,他们这些长城子民的存在,似乎才使得这古老的墙体没有死去,才使得被荒弃的长城依然活着。

  在我看来,长城不是一堵墙。它不能割断历史与现在,不能割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能割断战争与和平,不能割断高高的国家符号与世代居住于斯的百姓,不能割断保守与开放、贫穷与发达……

  在我的镜头中,长城是纽带,是线索和载体。我们通过它的引导,可以看到偏远恶劣的环境,看到贫困的百姓,看到富裕的游客,看到沿线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嬗变的轨迹。因此,长城在今天的意义,更多在于融合、连接,在于它的开放性,而非割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