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军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明确“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任务指向,这就要求军队院校教育各门课程均要突破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习主席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亦明确“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任务指向,这就要求军队院校教育各门课程均要突破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一、当前军队院校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点位落得不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军校教员存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思政点位落细落小不够的问题。比如:在开展工程类课程教学时,部分教员的思政点位仅停留在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公知”范畴,而深入研究课程知识与军事应用的结合点不够,没有把思政工作细化到具体的课程知识点,落实到学员熟知的军事装备器材和日常工作生活上去,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支撑,难令学员有深感受和真信服。

  (二)思政语言不接地气。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部分教员讲大话多、喊口号多,而深入研究体验学员的思想和心理不够,没能运用学员的话语体系,站在学员解决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需求的视角,谈一些自身的任职经历、工作体会和真切感悟,分享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空洞的内容造成学员心理排斥,这不仅影响了单次思政效果,还将影响到整门课程甚至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思政时机把握不准。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员对什么时间节点组织思政、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话语进行思政把握不到位,而为了体现课程的思政环节,在没有对课程内容深入分析,没有全面掌握学员情绪状态或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况下,就生搬硬套地开展课程思政,这样的思政不但缺乏针对性,而且难以让学员思考接纳,收获的实效也微乎其微。

  二、推进军队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体联动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单一部门、单个人员、单门课程的单项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任务,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具有常抓常新、永无止境的特性。

  一要坚持协同创新理念,统揽“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广泛统一思想,汇集全校智慧,担起共同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推进。

  二要完善相关政策机制,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员队伍建设、激励奖励表彰、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工作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使之适应形势需要、相互协调配套,为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三要压实“课程思政”的直接责任,组织教员签订“课程思政责任书”,把“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第一要素, 确保“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员的心中扎根,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在铸魂育人上落地。

  (二)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育人能力

  一是完善课程体系。牢牢抓住课程教学核心环节,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员思想特征,积极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用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渠道,寻找学科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知识体系的交汇点,探究基础知识教育与核心价值教育的融合点,将课程思政要求和价值引领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全链条。

  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坚持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上通过“基因式”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各个方面,以课程规划制定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要求,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根据不同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员,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员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

  三是开展示范教学。要发挥专家教授“传帮带”作用,通过结对帮扶引领青年教员主动研究课程思政、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推动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环节。发挥思政引导优势,围绕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核心,制定课程思政试讲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员课程思政试讲,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和交心谈心活动,集智攻关破解课程思政梗阻症结。

  (三)创新方式方法,找准重要依托

  面对成分结构、社会经历、学历认知等差异性较大的青年学员,教育方式和方法手段也必须体现差异性、富于多样性,帮助学员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

  一要用好信息教学平台。遵循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运用翻转课堂、雨课堂、微课视频、慕课自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媒体新技术,用好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块,使课堂教学形式新起来、方法活起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网络育人。

  二要注重实践平台锻炼。通过组织开展实装实训、比武竞赛、毕业综合演练等形式,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帮助学员积累经验、锤炼能力,培养敬业勤业的奉献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要做到融入结合适度。坚持思政元素的融入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硬性的,也不是融入的越多越好,而是要遵循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遵守适度原则,做到恰到好处,既不改变专业课的性质,也不降低专业课的标准,真正把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许欢,黎万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与展望[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2]吴洁,李全喜. 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1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