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榜样,自主意识,人文精神
  • 发布时间:2022-08-21 15:26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涵义,从以下几方面简单介绍了我校在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1、了解孩子的自我教育现状,明确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校园现有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涵养孩子的人文精神。3、评“星”树“星”,发挥星级学生的榜样作用,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4、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5、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让孩子在集体中不断完善自我。6、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将其统一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要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下面就我校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的一些实践和途径,简要谈谈。

  一、了解孩子的自我教育现状,明确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

  我校是一个有36个班级,将近1800名学生的小学。我校大部份学生生活环境特殊,尊处优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好胜、自私、独立心性差,依赖性大,不够宽容,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家、校互访等途径,让老师和家长了解孩子在自我修养、自学、生活自理三个领域的自我教育现状,明确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

  二、充分利用我校现有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涵养孩子的人文精神

  我校的办学总目标是:“创造适合少年儿童的教育,”把十二小创办成一所“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与个性共存”的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为了涵养孩子的人文精神,我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1、利用名人名言、格言、名画装饰学校走廊,形成校园文化长廊。让耳濡目染的文化陶冶孩子的情操。2、开设校本特色课书会课、艺术欣赏课、习字课、课外拓展课(看电影、看录像),午后名曲欣赏,开放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让孩子在读科学家、名人故事,看有意义的电影、先进人物事迹的活动中,得到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国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充分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加深自我体验,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评“星”树“星”

  发挥星级学生的榜样作用,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开展评“星”树“星”活动。每月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评出班级学习星,文明星,才艺星等,并将星级学生的照片贴在班级宣传栏中,发挥星级学生的榜样作用。每学期末根据孩子整学期的表现评出校级五星学生、语文星、数学星、科技星、环保星等,为孩子确立自我发展目标,让孩子在寻找自我发展的楷模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

  有关调查表明:学校的各种活动搞得是否丰富多彩,可以使得孩子的自我教有能力出现显著差异。我校通过开展以下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1、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孩子在才艺展示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2、校读书节——让孩子在读一本好书,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自编一份主题为“节约能源”的手抄报,自画一幅主题为“节约水资源”的图画等活动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智慧潜能,增强自信心。3、校科技节让孩子在观看科技电影,查阅科技资料,制作科技作品,作品拍卖、义捐活动中,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使孩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4、班、队会活动课,老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讨论决定主题,让孩子在活动课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例如:一年级老师根据刚入学新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不好,各班上了一节“告别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班会课,孩子在活动中自悟,效果不错。

  五、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让孩子在集体中不断完善自我

  同样也有调查表明:孩子是否非常喜欢自己的班集体,为它自豪能使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出现显著差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又会极大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我校注意以集体的舆论和班风来影响、约束每一位学生。例如:文明班的评比,每周评出一批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规范都表现得好的班级作文明班,周一升国旗后由校长亲自颁发文明班班牌,班里推选出进步最大的一位孩子很光荣地去领文明班班牌。为争当文明班,各班根据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的激励机制,营造追求上进的环境氛围,诱发、引导孩子不断进步。

  六、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我校关心和重视每一位孩子的心理健康,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范畴。在学校设置心语室,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值班,解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矛盾冲突、困惑迷茫;请心理学教授到校给家长和老师作专题报告;争取家长合作,家、校互访,以信息的形式把孩子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让孩子在档案中看见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优点及努力方向,得到自我完善。

  结束语:教育实际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组成,而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而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发生相应的变化,自我教育将逐渐成为教育的重心。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而如果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些目的肯定是不能真正达到的。总的来说,我校通过各种方式、各条途径去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孩子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实现我校文雅、和谐、豁达、勤奋的办学目标,培养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阮明辉.农村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策略[J].教师,2020 (18):9-1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