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探究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 发布时间:2022-08-21 16:35

  摘要: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因此农业生产产量提升速度总体较慢,但是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在农业科学支持下,有机农业得到更快速度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有机农业种植规模扩大,有效缓解了当前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也保障了农业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在有机农业中,病虫害问题制约了有机农业发展,甚至降低了农业产出,对种植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更好地提升有机农业产量和质量,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加上人口数量众多,粮食产量是否充足,是否安全,都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为推动农业种植生态化发展,更多农业技术开始运用在种植过程中,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有机农业进行转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也让更多人开始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但是,有机农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病虫害问题,直接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存活率,一旦病虫害无法得到解决,农业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都将受到影响,因此,应该对有机农业病虫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产生原因,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提升有机农业产量和质量。

  一、有机农业种植概述

  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强国提出后,农业也开始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逐步产生了有机农业。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体现,结合种植过程,种植户可以按照农作物生长规律进行不断改进发育状态,对生态环境起到恢复作用[1]。其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保护自然环境,能够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第二,调整自然界生态关系,提升病虫害控制效果;第三,实施水旱轮作,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2]。在有机农业发展中,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影响,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产量和质量,这要求种植者必须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控制,根据各项防治技术,不断降低病虫害的影响,有效提升有机农业产量和质量。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可以全面提升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也能保障产品品质,更好实现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二、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通过对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病虫害问题非常严重,每个地区都制定了病虫害防治技术,从种植前后进行了全面应用,有效保障了有机农业发展质量和产量,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

  (一)育苗技术

  要防治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问题,应该育苗阶段进行重视,利用科学技术,筛选出品质较高的农作物种子,并且对幼苗进行合理处理,有效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3]。在育苗过程中,先对种子质量进行合理控制,找出抗逆性强的农作物进行培育,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合理设置种子保管环境,确保种子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并且在种植前对存放区域和育苗区域间全面消杀,也要对种子消毒,尽可能将种子外部的病虫害因素降到最低,有效提升种子发芽率。

  (二)栽培技术

  在有机农业中,栽培技术运用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病虫害防治效果。这要求种植者应该提升对栽培技术的重视,先要对种植环境进行确定,根据不同农作物准备适宜的土壤、肥力、光照等,并且对土壤中的病虫害进行清除,从而减少病虫害数量,破坏其生长空间,更好地限制病虫害增长,有效保障农作物在有机环境中生长。在对土壤进行优化中,应该增强土壤的活性成分,通过对种植区域进行深耕,做好区域杀毒和灭菌工作,有效保障土壤健康。

  (三)轮作技术

  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其对生长环境有着明确的要求,为确保作物生长有较高的肥力,并且将其中的细菌消灭,应当使用轮作技术。在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同一种作物带来了的土壤退化问题,逐步对病虫害生存空间进行限制,不断使用轮作方式。坚持常态化的轮换工作,对当前土壤进行修复,并且需要加强土壤通风性,更好改善种植区域土壤情况。在有机作物收获后,应该充分利用季节性的优势,将所有种植区域进行耕作,结合冬季低温的因素,不断对土壤病虫害进行消除,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数量,更好保障有机农业产量和品质。

  (四)防治技术分析

  通过对有机农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种植者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从而降低病虫害影响,提升农业品质和产量。一是,物理防治技术主要采用了现代物质处理方式,结合相应物理设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方式有三种。首先,温汤侵种。这种方式使用后,可以提升作物出芽率,能够确保幼苗更好壮实,并且保持较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其次,灯光诱杀法。农业中很多害虫都对光源非常敏感,一旦借助灯光后,大量害虫都被吸引,将这部分害虫间消灭,降低病害虫的数量,从而可以做好对害虫的预防工作;最后,性诱机捕杀。通过对种植区域害虫进行分析,捕捉还没有过交配的雌性害虫,并且设置好相应的捕杀陷阱,实现病虫害诱杀的目的[4]。除过上述方法外,有的地区通过使用大棚技术,将病虫阻挡在种植区域外,也可以利用相应的粘板对病虫进行处理。

  二是,生物防治技术更多是对生物制剂的使用过程,不同农作物所产生的害虫有所差异,这要求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应该将其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在农作物防治过程中,其主要方式是将生物的天敌进行运用,逐步减少害虫和数量。在有机农业中,也存在这普遍的蔬菜类害虫,直接影响到农作物质量,这要求种植者做出正确的防治措施,可以通过自制方式生产出对病虫害预防的汁液,如常见的大蒜液、生姜等,这也是当前病虫害防治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是,化学防治技术更多采用了化学制剂对病虫害问题进行解决,主要是对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的补充,这源于有的病虫害问题是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无法解决的,只能采用合理的化学制剂进行控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任何化学制剂的使用后,都将给农作物带来一定的抗药性和农药残留,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化学制剂使用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种植区域环境,对化学制剂进行合理说明,结合种植区域面积,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更好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当前,比较常见的化学制剂有石灰、硫磺等,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结合需求情况,对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更好规范化制剂使用方法,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结束语

  有机农业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起着重大作用。农业产量高低,品质如何都将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程度,也间接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对有机农业病虫害的分析,结合相应的防治技术,对不同种植区域和农作物采用了不同防治方式,有效降低种植区域的病虫害问题,提升了有机农业生产效益,更好体现了生态农业的价值,实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目标。

  参考文献:

  [1] 师全玉.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方法研究[J]. 农家参谋,2021(23):49-50.

  [2] 孙慧珠.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方法浅析[J]. 南方农业,2021,15(23):76-77.

  [3] 申爱荣.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06):47-49.

  [4] 刘红霞.有机玉米的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1):166-16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