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救世救国之愿 建立己立人之功

  • 来源:书屋
  • 关键字:巴黎,信念,竞赛
  • 发布时间:2022-09-25 19:38

  刘湛恩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是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是沪江大学的首任华人校长,更是一位爱国志士,被国家授予“著名抗日英烈”称号。据《刘湛恩年谱》(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介绍:1896年12月12日,刘湛恩出生在湖北阳新县白沙镇刘福七房村的一户普通农家。他自幼刻苦好学,善于思考,年少时即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二十岁时,以第一名成绩保送至东吴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刘湛恩表现出了卓越的演说天赋。他曾代表学校与南京高师、金陵大学、之江大学等学校代表同台竞赛,并接受了评委会主席黄炎培的颁奖。

  大学毕业后,刘湛恩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继续深造。他认为救国首先要发展国民教育,遂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教育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美期间,刘湛恩靠打零工维持日常开支,不论做打字员或当家庭教师、佣工、饭店服务员,还是农场的季节工,都不以为苦,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读书报国的信念。

  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将德国非法强占我国山东半岛的权益转归日本。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华盛顿对公众发表演说,宣扬美国的“公正无私”。刘湛恩在人群中振臂质问:“我们的山东省怎样啦?我们决不同意!”严正激烈的话语引起美方的注意,随即被捕入狱,后经中国留学生及侨胞联名抗议才获得释放,这更加坚定了刘湛恩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决心。

  1922年,刘湛恩博士毕业,旋即回到国内,开始在上海、江苏、湖南等地考察教育,并发表教育演讲,现场“听者非常踊跃”。作为教育家,刘湛恩迫切希望能改变当时中国教育落后的面貌,他也很希望将欧美国家一些好的做法引介至国内实验推行。刘湛恩曾与梅贻琦在1922年游历西欧,考察教育。同样,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与刘湛恩也有很深的交往。1934年,为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东亚高等教育会议,蒋梦麟12月8日即来到上海与刘湛恩会合,后一同经香港赴菲,至1935年1月7日回到上海。这次考察,可谓有惊无险。原来,刘湛恩与蒋梦麟最初所搭乘的太平洋公司的“杰佛逊”号船在香港与一艘丹麦轮船相撞,不得不改乘“彰德轮”离港赴菲,以致没能参加菲律宾大学校长的就职典礼,但在菲期间,所到之处皆受到各界欢迎。

  此外,刘湛恩还与蔡元培、郭秉文、陶行知、邰爽秋、朱经农等教育家保持着良好联系。当刘湛恩出任沪江大学校长时,蔡元培专程前往,参加他的就职典礼,可见刘湛恩在教育界之影响。就在这一时期,中、美两国教育家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曾携手走过一段艰辛而充满希望的旅程。在刘湛恩、郭秉文、陶行知等留美学生的推动下,孟禄、克伯屈、柏克赫斯特、华虚朋等一批美国学者来华讲学。

  此外,刘湛恩始终在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复兴、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奔走呼号。他关注中国近代妇女进步事业,支持妇女参政,反对蓄婢、纳妾,禁止缠足、束胸等各种陋习,帮助妻子刘王立明开展中华妇女节制协会的活动。他关心青年成长,为青年学生的职业选择、生涯规划呕心沥血。他力主禁毒,参加中华国民拒毒会,赴芜湖、安庆、九江、武昌、汉口、开封、郑州等地宣传拒毒运动,监督各地的禁烟禁毒进展情况,不断地揭露事实,向各级政府施加禁毒压力及影响。他注意民众身体健康,担任了中国防痨协会理事,讨论了防痨口罩问题,还参加了中华麻风救济会,强调救济工作应十分努力于积极的预防,希望以后癫病绝迹,不致再有无数患者为麻风恶疾蹂躏。而当一些地方遭遇水灾,他又发起组织了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教育家水灾助赈联合会等,急救灾民于水祸……

  刘湛恩主要活动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发起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抗日战争。1927年6月1日,日本以保卫日侨安全为由派兵两千人在青岛登陆,7月又增兵至四千人。此举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当时,刘湛恩即将日本出兵山东问题电告中国出席“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的代表,请于大会时提案。同时,还将中方代表余日章在海外的通讯地址通告各处,俾民众团体和个人对于日本出兵问题有任何建议,都可直接电达。余日章在社会上有很强影响力,曾被《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视为当时影响中国的十二个大人物之一。1925年成立的“太平洋国交讨论会”也是一战后亚太地区存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因此,无论是对余日章的研究,还是对“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的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论及日本出兵山东背景下,在这一国际会议上对中日关系的讨论,但缺少了刘湛恩对余日章等中方代表直接沟通支持的描述。

  事实上,刘湛恩对中日关系一直予以关注,并进行理性思考。他在《日本研究》题词和“五九国耻纪念日”演讲中提出“应付外交困难,固须了解日本而截人之长,补我之短,借镜邻封,尤应研究日本”,“雪耻方法,在群众努力,积极建设,致国富强,以御外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又联络各大学校长,召集会议,电告英美诸国,揭露事件真相,谴责日本暴行,为李顿调查团的派出制造了舆论压力。1932年3月14日李顿调查团来华后,15、16、18日三天,刘湛恩均出席了欢迎调查团的宴会及相关活动,24日又发表了《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对中日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阐述,表达了中国民众的正义立场。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刘湛恩又与林语堂等人创办了英文刊物ECHO,向世界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此外,刘湛恩还通过向国际友人致信致函的方式介绍国内情况,同时也展示出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在与玛丽·C.亚历山大的通信中,刘湛恩写道:“这次灾难仅是这场生死斗争的开端。我们愿意为国际正义和永久和平付出代价。有谣传说,日本当局开了一份‘黑名单’,列出两百多名中国的领袖人物,其中包括各大学的校长。他们很可能对这些支持中国事业的人们采取行动。我的很多朋友关心我的安全。我的太太和我毫不感到不安。我们决心继续‘照常工作’……我永远不会‘屈服’……”

  “九一八”事变后,他还积极投身国民外交活动,并发起成立废止内战大同盟会,疾呼要求停止内战,领导上海各大学教授联合会,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因坚持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并坚决拒绝出任日伪“教育部长”,最终成为日本侵略者及日伪汉奸的眼中钉、肉中刺。1938年4月7日,刘湛恩惨遭日伪特务杀害。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更不能忘记刘湛恩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与牺牲。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