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城乡数字鸿沟差距 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数字乡村,乡村振兴,民族地区
  • 发布时间:2022-10-16 15:55

  摘要: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迅速普及,使数字技术在我国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趋势,将数字优势融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差距,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为样本,通过调研分析在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困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把推进数字乡村、提高农村数字化水平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不断普及信息化服务、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农村地区的数字化程度稳步提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1]。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区的前列。2020年10月,恭城瑶族自治县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通过不断强化信息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将数字优势融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差距,为做好数字乡村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

  1. 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基本情况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桂林市东南部,北邻三湘,南望粤梧,东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省江永县交界,西接桂林市阳朔、灵川县,南与贺州市钟山县、桂林市平乐县毗邻,北临桂林市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辖6镇3乡,分别为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嘉会镇、西岭镇、平安镇、三江乡、观音乡、龙虎乡,共117个行政村,总面积2139平方千米[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恭城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245432人[3]。2021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GDP)90.86亿元,同比增长6.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10.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5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4元,增长8.8%[6]。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风情浓郁,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瑶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7]。

  2. 数字乡村的实践经验

  2.1 推动农业管理信息化,形成农业生产新格局

  恭城瑶族自治县不断改造、升级乡村信息化设备设施,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益农社建设,开展数据采集、管理、服务、应用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形成“政府+运营商+服务商”的三位一体推进机制,数字农业信息服务链进一步提升。充分运用数字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点围绕月柿、油茶、柑桔等特色产业,构建天、空、地上、地下四位一体智慧果园感知层硬件全套系统,创建高新科技生态示范农场、智能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等,推行农产品数字化种植,通过运用先进的水肥滴灌、物联网信息点采集等技术,实时了解农作物的温度、湿度情况,以及浇水、施肥、施药的进度,实现数字化精准化种植,节约劳动力成本,数字农业信息链进一步完善。着力建设高效的流通体系和产品溯源体系,提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监管服务系统等,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质量保障,数字农业管理链进一步完善。

  2.2 推动政务管理数字化,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

  恭城瑶族自治县通过建立“村村享”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完善“互联网+网格化”基础数据库,面向基层政府提供乡村治理管理服务,以及向乡村百姓提供政策公开、在线办事、农技推广等乡村一体化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综治管理中心,打造反映社情民意的县、乡、村三级综治信息平台,以“组甲制”作为社会治理的终端抓手,形成“县、乡、村、屯(组)、甲”五级合力。实施百姓天网工程,依托雪亮工程、水上天眼、综治视联网等项目,完成“雪亮工程”和微天网1050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建设,百姓天网建成3.2万个家庭视频监控,助力平安乡村建设。通过数字赋能“三心三治一守”(即:忠孝心、敬畏心、互助心,“自治、德治、法治”,“守规矩”)社会治理模式,助力校园智慧生态体系建设,开展智慧健康幼儿园试点、中小学数字云校园试点等,实现校园安全、社会安全的多方监管。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提升,荣获“广西平安县”称号,连续5年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等称号。

  2.3 推动农产品及文旅销售电子化,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

  恭城瑶族自治县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通过落实机构、人员、资金,引进电商平台,实施电商培训,建设站点等方式,积极引导农产品销售与电商互动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和工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电商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电商培训体系、品牌培育与质量保障体系四大功能体系建设,全县乡镇级服务站点覆盖率达100%,扶持培育了9个地方特色典型项目,2020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53亿元,同比增长30.7%。同时,开发“美丽乡村行”手机小程序,依托云平台,带动风土人文宣传、旅游产品推广,助力智慧旅游建设。通过开展“线上旅游”活动,以油茶和瑶族特色康养文化为主题,推介恭城特色旅游项目,助力乡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2020年全县年接待游客数接近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近40亿元。

  2.4 推动公共服务智慧化,实现乡村保障新高度

  恭城瑶族自治县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政务服务的堵点和痛点,探索“村级代办”“县乡通办”模式,运用政务信息系统,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建立可视云广播,利用摄像头外接音柱,实现“一点录入,多终端播放”的实时或定时广播,提升基层政府在疫情防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急指挥能力。将数字手段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对污水处理等实施远程在线监测和管理,助力农村环境改善。以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为契机,依托中国电信云网融合优势及大数据技术,开发新的医疗健康应用,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形成医疗服务共同体。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综合管理平台,构建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截至2021年6月底,通过远程实施各类诊断的病例总计31293例,县域就诊率从2017年的70.2%提高到2020年的89.6%。

  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数字乡村资金投入有限。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政务、信息惠农等各类项目需大量经费投入,地方财政经费有限,基层组织财力较弱,存在资金缺口,对各类项目的投入“力不从心”,制约了数字乡村建设和发展。二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三是文化程度制约数字化意识提升。由于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农村群众低龄化、老龄化情况突出,文化程度相对偏低、技能缺乏,拉低整体信息化程度。四是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在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筹划、建设及应用维护等方面不够有力,基层管理部门业务系统独立运行,数据整合度不足,在数据采集和共享、跨部门应用等方面有难度。五是智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不足。县一级普遍缺乏懂信息、会农业、知电商的专业人才,推广数字化应用能力较弱。同时,既懂农业生产又懂信息化技术的跨学科人才储备不足,尚未形成数字乡村资源要素的集聚,不利于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4. 对策建议

  4.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体验

  总书记指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因此,要实行城乡一体化策略,推动城乡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的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面[8]。加快普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弥合数字鸿沟,缩小城乡数字差距。加快对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环保、冷链物流、农业设备制造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支持遥感监测、态势感知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加工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农村群众使用便利度和接受度,真正成为农民乐于用的重要工具,为乡村振兴进行全面数字赋能。

  4.2 扩展数字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赢格局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发挥资金效用。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做好数字化实体试点建设项目与专项债券的有效衔接,重点扶持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另一方面,针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考虑建立形成政府资金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的资金筹措的模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减免税收、加大补贴、降低经营企业贷款利率、费率优惠等财政、金融措施,调动电信企业、宽带运营商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积极性,吸引电子商务企业、金融服务企业、软硬件提供商和应用服务商参与智慧农业、便民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数字项目的运营,促进拉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改善。

  4.3 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总书记强调,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因此,要着力培养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涉农电商发展,引进互联网电商企业,拉动农业产品销售,形成完善的生产到销售的链条,增强农业创新能力[9]。鼓励并推动乡村电商企业的质量升级与规模化运营, 以差异化战略打造特有农业品牌,形成农业规模化效应。因地制宜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精品路线, 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兼顾生产事业活动性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 完善数字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因此,要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县乡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加快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完善农村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交流,规范数字乡村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统一的农村基层信息大数据平台,提升乡村党建、政务、公共服务的水平,逐步推广农村养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形成乡村互联网综合服务站点,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全程帮办、少跑快办,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对农村“雪亮工程”进行升级,加快人工智能识别、精准定位等智能化应用,实现网格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衔接,使乡村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更加智能[10]。

  4.5 培育数字文化基础,提升数字素养

  加强现有乡镇干部、工作人员的数字化学习和信息化技能培训,增强数字意识和信息化感知能力,提升数字素养和网络综合应用能力[11]。推进农民对手机应用程序、互联网销售技能、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等方面的培训,推动农民掌握数字化“新农具”,提高数字产品的使用能力,培育具备集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应用于一体的“互联网+”新农民群体。利用现有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的文化程度高的优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当地群众开展数字化生产、网络化经营和智慧化管理。吸引返乡务工人员、本地大学生,利用他们接触和使用数字产品多、信息化业务熟的特点,鼓励他们回乡工作,主动加入新时代数字农民群体,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血液。

  4.6 强化数字智力支持,提供发展动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引导城市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乡村流动。支持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数字乡村研究机构,为加快推进全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解决方案。强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在数字乡村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研发力度,提供一批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的数字农业产品和装备,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加快引进知名互联网企业,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稻田等农业产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提升地区互联网应用水平。建立规范、有序的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加强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结语

  数字乡村建设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健全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等措施,弥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以数字化改造拉动乡村振兴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新动力,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12]。

  参考文献:

  [1]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EB/OL].http://www.bj.xinhuanet.com/2022-02/26/c_1128418041.htm.

  [2]恭城概况[EB/OL].http://www.gongcheng.gov.cn/zjgc/gcgk/201610/t20161013_1209456.html.

  [3]桂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s://www.guilin.gov.cn/glsj/sjfb/tjgb/202105/t20210529_2065948.shtml.

  [4]2021年市县区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EB/OL].https://www.guilin.gov.cn/glsj/sjfb/tjsj/202201/t20220129_2220749.shtml.

  [5]2021年市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EB/OL].https://www.guilin.gov.cn/glsj/sjfb/tjsj/202201/t20220129_2220751.shtml.

  [6]2021年市县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EB/OL].https://www.guilin.gov.cn/glsj/sjfb/tjsj/202201/t20220129_2220753.shtml.

  [7]恭城年鉴(2020)[EB/OL].http://www.gongcheng.gov.cn/zjgc/gcnj/202106/P020210624425191670880.pdf.

  [8]李青.黑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 (2):23-25.

  [9]胡豹,顾益康.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的主引擎——余杭区数字乡村建设的经验启示[J].浙江经济,2019,(24):42-43.

  [10]郭美荣,李瑾.数字乡村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北京的调研[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8):165-170.

  [11]唐玉青.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2):34-36,77.

  [12]张春玲,刘遵峰,吴红霞.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J].农村·农业·农民,2020,(1):11-12.

  作者简介:王永翔,硕士,副主任、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文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