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动力成为行业趋势
走进会展中心正门处的20号中心展厅,全球最大商用车制造商之一戴姆勒的卡车展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公司首次在展厅内设置试驾体验区,在电动机驱动下,重型卡车安静地在展厅内行进。戴姆勒全新推出的长途电动重卡荣获本届展会年度卡车创新奖。其支持的高性能“兆瓦级充电”,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500公里,预计2024年量产交付。
戴姆勒卡车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杜墨表示,公司制造的卡车已踏上碳中和的转型之路,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商用车将占其在欧盟市场总销量的60%。此外,曼恩、斯堪尼亚等行业巨头也纷纷推出多款新能源卡车。曼恩研发的电动卡车每日续航里程高达600—800公里,斯堪尼亚和沃尔沃则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卡车销量占比提升至其卡车总销量的50%。
除了电力驱动,使用氢燃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沃尔沃、依维柯都展示了正在测试的氢能源车。行业组织氢能促进联盟发布的白皮书认为, 欧洲的氢能源卡车最早可在2030年具备对柴油卡车的竞争优势。当前氢能源卡车保有量仍然较低, 与柴油卡车相比成本较高, 需要对其进行补贴。白皮书强调,如果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必须加速支持氢能源卡车。
展会期间, 观众在现场试驾的所有车型都满足碳中和的要求。国际年度卡车评委会主席詹尼科· 格里菲尼说:“这可以证明在高科技解决方案和持续研发投资的推动下, 实现长途运输的碳中和是可行的。” 汉诺威车展发言人莫里茨· 克劳斯认为, 运输和物流行业正经历历史上最大力度的变革, 肩负起碳中和的使命,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作出贡献。 “本届展会发出的信号是:我们有能力和意愿将物流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智能化促进运输绿色发展
除了整车制造, 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发力, 顺应新能源、智能化等物流运输行业的新潮流。
在德国汽配企业大陆集团的展位上,针对城市电动公交车专门研发的概念轮胎即将量产, 更小的阻力和更低的噪声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米其林集团最新推出了阻力优化节能轮胎, 每百公里可节省燃油1.1升。欧洲车用复合材料制造商朗仕公司展示了新近研发的抗紫外线凝胶涂层技术,卡车车厢采用这一材料后,即使经过多年阳光照射也不会老化, 还能减少清洗和护理, 达到节能效果。
氢能科技企业Keyou公司主攻对传统卡车的改造。与氢燃料电池技术不同,该公司将发动机燃料从柴油改为氢气,改造后的轻型卡车和大巴车最大输出功率为285马力,最大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并且无需安装昂贵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即可达到排放标准, 有助于降低物流企业在实现零排放方面的成本。
挂车零部件制造商赛夫华兰德研发了一款电动车桥, 该产品具备能量回收功能, 可以将车辆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之中, 让本来没有动力的挂车实现制动能量回收, 收集的电量可为拖车供电。如果收集的电量足够多,甚至能反向输出至牵引车。
博览会主办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 穆勒表示, 商用车是日常生活和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届展会展示了行业的创新和可持续性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为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并为运输和物流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
中德车企共迎合作新机遇
本届展会共有69家中国企业参展。上汽大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企业也发布了新产品和新技术, 引发行业关注。
上汽大通推出了多款纯电新车型, 有的车型已经通过多项欧洲法规认证。在比亚迪展台, 公司首次发布全新刀片电池大巴底盘技术。据介绍, 刀片电池在安全性能、强度、续航能力、使用寿命、充放电功率、低温性能等方面有综合优势。首次参展的宁德时代不仅带来了全新升级的模组及电池包解决方案, 还有基于先进电池技术的全场景商业应用。
展会期间, 中德汽车大会和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也分别在两国举行, 展示了整个行业共谋发展、共迎挑战的趋势。戴姆勒公司宣布, 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正式启动卡车生产, 这是该公司首次在中国市场生产卡车。戴姆勒卡车亚洲事务董事卡尔· 德彭认为, 公司高度重视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重型卡车市场, 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出席中德汽车大会的德国柏林经济、能源和公共企业部州务秘书迈克尔· 比埃尔认为, 德中汽车行业在创新研发、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发展新的移动交通方式是两国合作的新方向。希望两国在应对共同挑战的同时, 继续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德国联邦议院前副议长、联邦议院中德友好小组主席汉斯-彼得· 弗里德里希认为, 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是汽车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汽车智能化、自动化和电动化的转型要求为德中合作带来新机遇。
希尔德加德· 穆勒在出席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时表示, “欧洲绿色协议” 提出欧盟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也提出“双碳” 目标, 这让德中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她认为,加速改进电动汽车电池性能、进一步扩大充电装置的覆盖范围, 对两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