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投洽会”
在省市防控办、卫健部门、大数据管理机构等相关单位的通力合作下,第二十二届投洽会疫情防控工作依托 “厦门会展码”防控系统,以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和技术,实现了对投洽会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防控,有力支持了第二十二届投洽会的顺利举办。
9月8-11日,累计入场66553人次、41927人,详见表1。
通过使用“厦门会展码”呈现四大成效:
(一)实现远端防控和实时监控。要求所有参展参会人员注册“厦门会展码”,有效提前收集了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所在城市旅居史人员8,447人的健康数据,按大会“三天两检”的防控要求,做到远端防控和实时监控,提高展会疫情防控的有效性、针对性。
(二)实现分类防控和精准防控。本届投洽会举办前后疫情形势多变,人员分类多(分省内人员、省外人员、有中高风险区城市旅居史人员、白名单人员等),重大活动场次多(晚宴、巡馆、开幕式、国际投资论坛等)、场所分布广(除会展中心外,还有会议中心酒店、瑞颐、海悦三个核心酒店),防控要求不一,防控规则较为复杂。通过“厦门会展码”后台“贴标签”,建立“白名单” 人员库1,334人;筛查海南、新疆、青岛等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116人;9月7日我省马尾突发疫情,通过“厦门会展码” 系统第一时间筛选出福州旅居史人员203 人, 从中筛查出马尾旅居史人员18人,有效实现分类、精准防控。
(三) 实现防疫数据可溯。“厦门会展码” 系统详细记录每个参展参会人员的健康码、核酸报告、行程码、疫苗以及体温等健康信息, 自动形成每个入口、每个通道进出场记录, 后台形成6 万多条人员入场明细以及实时监控报表,实现防控数据精准可溯。
(四) 实现快速高效入场。“厦门会展码” 刷脸通行, 无需扫码、亮码,不受无线通信拥堵限制, 通行效率高,避免入口处人群聚集, 大大降低防控风险。9月8日上午10:00-10:30是本届投洽会进场高峰期, 集中进馆7,258人, 平均每分钟高达242人, 主入口每个通道进馆人数突破每分钟15人、每4秒1人, 通行快速高效有序。
精准赋能会展业
“厦门会展码” 依托国家、福建省疫情防控平台和全国人口信息资源库数据, 以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为支撑,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和技术, 打造形成精准便捷高效的会展活动疫情防控数字化系统。主要做法有:
(一) 打通信息孤岛, 整合防控数据。“厦门会展码” 打通注册、票证、健康、门禁及客流等五大系统, 把原本分散孤立的身份、票证、健康码、核酸检测、行程卡、疫苗接种、体温监测、进出场记录等八类信息数据, 有效整合贯通, 提高展会疫情防控的有效性、综合性。
(二) 实现便捷使用, 提升参展体验。参展参会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 “厦门会展码” 就可注册使用, 入场时只需刷脸或者刷身份证、刷会展码就可通行, 不必扫码、不必亮码, 提升参参展体验。
(三) 简化防控流程, 降低防控风险。“厦门会展码”将常规的扫场所码、亮健康码、身份核查、参展核查等四个流程简化为一个流程, 避免入口人群聚集,提高通行效率,大大降低防控风险;同时, 核验工作人员也大幅减少, 有效降低办展办会成本。
(四) 借助智能驱动, 实现精准防控。“厦门会展码”实现高度自动智能,系统自动对接全国人口信息资源库进行认证, 并自动对接疫情防控平台获取健康信息, 有效识别高、中、低风险地区人员, 并根据不同参会身份、来源地自动匹配入场规则, 自动审核身份和健康信息, 入场刷脸就可自动校验身份信息和健康信息, 自动测量体温, 自动形成进出场记录, 避免了人工核查的错漏, 实现精准防控。同时, 系统可提前设定场内最大承载人数, 实现人员限流, 并可根据人员进出记录, 精准确定密接者。
“厦门会展码” 推出二个多月来,已有 31.8 万人次使用,通过了海峡论坛、厦门工博会、海西汽博会等 10 场重大会展活动的检验。得益于“厦门会展码” 的使用, 厦门市会展业实现了快速复苏。 6-7月,厦门市展览总面积58.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64.1%, 有力拉动旅游、消费、餐饮等产业增长。鉴于显著成效,厦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7月印发的《厦门市规模以上会议、展览活动疫情防控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 “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或参会人数1000 人以上的会议, 有条件的应使用‘厦门会展码’ 等数字化防控手段收集、筛查参展参会人员健康信息。”
继续精进开拓未来
通过实践下一步“厦门会展码” 将继续精进, 优化技术架构, 进一步完善协同沟通机制。积极推广经验, 扩大使用场景, 承接外地展会活动的智慧化防控业务,提升“厦门会展码” 使用成效。同时优化与国家和福建省疫情防控平台的接口;提高自动识别准确率。落实在较大规模会展活动中规范使用“厦门会展码” 的疫情防控要求, 提升疫情防控水平, 助力厦门会展业快速复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