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民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中山民政,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 发布时间:2023-01-04 14:49

  中山民政系统聚焦特殊群体与群众关切,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政策制度,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坚实,困难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低保标准从十年前的每月400多元,稳步提高到现在的每月1160元,保持在全国前列;对特困群体、低保边缘等民政服务对象的保障不断“提标扩面”;率先打造三大帮扶中心,破解群众大病、教育、住房难题;线上监测、线下摸排,主动发现群众困难并给予救助……这是广东省中山市“民政为民”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筑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民政责任重大。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中山市民政局局长廖小康表示。

  创新制度体系

  “没想到我们家的房子能改造得这么好!”中山市板芙镇一位梁姓居民说。作为板芙镇低保对象,这位居民家的房子经历了大改造:房屋整体结构得到全面加固提升,屋顶、墙身等进行了全面翻新,安全隐患一一排除。

  为困难家庭进行危房改造、解决住房问题,是中山市民生兜底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山市在兜底保障政策执行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将财政新增部分不断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中山市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山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负责人说。

  据介绍,中山市社会救助体系从比较单一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逐步扩展到农村五保、城乡特困人员,再到现在的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

  社会救助体系不仅“兜”住最困难群体,还“保”住最基本生活。2022年8月底,中山市将保障延伸到一个新的困难群体——支出型困难家庭,即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认定的医疗、教育、残疾康复或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达到或超过其家庭年收入的60%的家庭。

  覆盖面不断拓宽的同时,中山市社会救助保障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从2012年每人每月400多元,提高到2022年的每月1160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低保标准的1.6倍,从十年前的几百元,增长到2022年的1856元。此外,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低收入家庭)保障标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等都在不断提高。

  民生“底线”数字稳步抬升的背后,是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变革。

  过去的低保补助,主要根据家庭人均收入和低保标准之间的差额进行补助。中山市从2019年开始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困难家庭成员患病、残疾老年人及未成年人等刚性支出,并在收入中进行扣减后再算低保补差。

  为加大精准救助力度,对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在读学生、单亲家庭人员、重度残疾人、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每月按低保标准的40%增发分类救助金,即每人每月可增发生活保障金464元。

  综合下来,中山市低保人群实际补助水平要高于低保标准,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287元、1216元。

  为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中山市还实行临时救助制度。临时救助没有户籍限制,只要生活在中山,出现大病、意外等突发情况,达到救助要求的,就可以申请。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959人次,共计617万元。

  打造三大帮扶中心

  为全面了解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救助保障情况,2018年以来,中山市民政局开展了全面调研。

  调研发现,看病、读书、住房等“三难”是群众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问题。

  为破解困难群众大病、教育、危房改造难题,中山市民政局在广东省率先打造三大帮扶中心,创新性地采用“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运作模式,让困难群众在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外,还能得到社会募集善款的帮扶。

  一是开展大病帮扶。2018年4月18日,中山市困难帮扶中心引入社会爱心企业每年定向捐赠的资金发起设立专项帮扶基金,采用“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的运作模式,精准救助大病困难群众。截至2022年3月,共实施大病慈善救助6215人次,发放慈善救助金约1190万元。

  “困难群体大病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临时救助等帮扶之后,个人负担的费用,再通过大病帮扶基金进一步解决,最终能覆盖困难群体90%以上的医疗费用。”中山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负责人表示。

  以近期获得帮扶的大病患者李某为例,帮扶中心先后实施了两次慈善救助,为其解决个人负担的医疗费6.71万元,最终李某只需负担0.75万元,仅占总医疗费用2.07%。帮扶中心的救助,避免了疾病给其家庭造成严重困难。

  二是开展教育帮扶。2020年,为破解困难学子“读书难”问题,在政府扶困助学制度基础上,中山市困难帮扶中心先后联合“刘蓉蓉慈育助学基金”“骏建博爱慈善基金”共同实施教育帮扶,建立市镇联动的教育帮扶制度,通过建立困难家庭学生信息库,实施主动发现,精准帮扶,让困难家庭学生在初中、高中、大学等教育阶段每学年在享受政府扶困助学待遇基础上,分别额外获得总额不低于1000元、3000元、4000元的助学金,实现大学生每年可获得助学金总额不少于8000元。

  2020年以来,中山市实施教育帮扶共对2327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约659万元,并有效带动社会企业积极投入慈善助学工作。

  三是实施危房改造帮扶。早在2004年,中山市就开始实施低保家庭危房改造工作,2012年起将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纳入政府资助范围,并形成长效机制,将危房改造资金纳入市镇两级年度财政预算。截至2021年,全市累计投入近2亿元为困难家庭改造危房3443套。

  不仅如此,2020年,针对困难对象家庭居住的房屋因历史原因所致政府的改造政策无法覆盖、危房长期不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山市民政局又充分利用慈善救助在社会救助中的兜底补充作用,筹集慈善资金300万元设立专项帮扶基金,实施危房改造帮扶工作,有效破解了部分困难家庭住房改造难题。

  截至目前,中山市困难家庭危房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现在进行的危房改造帮扶工作主要是帮困难群众提升居住质量。

  随着低保家庭、困难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病、读书、住房等三大难题被不断破解,民政部门开始关注解决低保家庭人员自卑心理等其他困难。

  “三个主动” 找到群众

  因为一场病,中山市三角镇的杨某陷入了困境:家里两个孩子正在读书,自己生病后每月1000多元的医疗费用,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中山市民政局通过相对困难群众每月定期数据比对发现他家情况后,安排镇民政部门入户调查核实,协助其申请了临时救助,之后经再次入户综合评估,将其家庭纳入低保,有效保障了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帮扶,中山市民政局在优化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帮扶机制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前老百姓有困难,去找政府找政策,现在则是努力实现“政策找人”。

  2021年,中山市民政局出台相对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及精准救助帮扶长效机制,通过全市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比对,主动筛选发现除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以外的其他相对困难对象,建立相对困难对象数据库,再由镇街民政部门组织入户调查核实,及时了解并详细记录对象的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分层分类救助。

  比如,家庭出现大额医疗支出、学生向学校提出助学申请、向住建部门申请保障房、寻求司法援助等,都会被民政局重点关注。通过这一机制,民政局能够主动发现一些潜在的困难对象和家庭,及时对其进行救助,努力避免其陷入生活困境。

  除了依靠大数据技术,为全面及时掌握困难群众受困状况并精准施救,中山市民政局今年8月构建了主动发现、主动报告、主动告知“三个主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全力织密扎牢兜底民生保障安全网。

  所谓主动发现,即通过结合部门联动、数据共享、信息化核查等举措,及时掌握困难群体受困状况并第一时间提供救助帮扶。主动发现的困难对象不仅包括在册民政兜底保障对象,还纳入了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失业、灵活就业、家庭经济条件差人员,以及困难家庭中的无户籍、非国籍、疑似精神障碍、疑似残疾等六类特殊群体。

  所谓主动报告,即通过建立村(居)急难对象发现报告机制,实施定期摸底排查,做到发现一例上报一例,不遗不漏、及时处置。这一机制有效解决了急难对象救助不及时的问题。

  所谓主动告知,是利用各级救助机构、网络信息平台实施线下、线上政策宣传,对潜在救助对象开放各类信息反馈途径,做到应知尽知、渠道畅通。这主要是为解决救助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确保救助政策家喻户晓。

  据了解,“三个主动”工作机制实施以来,今年8月全市新增临时救助325人次,同比7月增加128人次,增幅65%;新增特困人员78人,增幅8%。

  从“群众上门”到“干部上门”,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中山民政救助机制的创新,正在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及时、更有效、更普遍地转化为共享成果,进一步增加了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