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人”爱学习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新老人”,学习,期盼
  • 发布时间:2023-01-04 14:52

   “新老人”与时俱进,跟得上社会时代发展的节奏,对“银发生活”有更多新追求、新期盼。

  “疫情发生前,我每天和一群退休了的老朋友们练太极拳。疫情发生后经常居家,我加入了乐龄学堂学习,听了很多电子书。2021年冬天,和老友们在海南过冬,我们把网课投屏到电视,一起上课学习唱歌,还和国外友人连线表演。线上课程丰富了退休生活,让老年人也能学到新知识和新技能。”退休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机关党委原书记李兆新举着手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近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在京启动“老年教育公益行动”。该项目将围绕健康教育、思政教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等特色内容向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普及公益性老年教育。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介绍,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老年教育公益行动”将大力助推发展公益性、普惠性老年教育,推出“乐龄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使老年人有所学、有所得、有所为。

  “新老人”不愿“躺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2%。“十四五”时期,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与此同时,我国正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退休潮”:每年有2000万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步入退休人员行列。相较于之前“40后”“50后”,“新老人”群体与时俱进,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对“银发生活”有更多新追求、新期盼。

  “新老人”,特指20世纪60年代出生、正步入低龄老年阶段的人群。作为受益于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代人,“60后”大多有一定的教育背景,他们进入职场后的人生轨迹,几乎与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同步。他们是改革开放事业全过程的参与者和中坚力量,是改革开放后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新老人”中的很多人,不会因为退休而“躺平”、不甘于社会边缘化的生活,他们对新技能、新知识充满渴求,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老年教育公益行动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刘广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新老人”群体对于健康教育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两个方面,他们对此类教育的专业层次要求也比上一代更高;对艺术教育的关注更多停留在娱乐层面,也包含提高修养层次的要求。“老年研学能满足老年人对于丰富生活体验的追求,而技能教育持续成为‘新老人’甚至中年人的特色需求,通过掌握更多技术技能,老龄人士可以更多地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创新发展老年教育”“鼓励老年教育机构开展在线老年教育”。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说,面对老年群体旺盛的学习需求,新时代的养老服务要从生活必需型向发展型、参与型、享受型转变,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老年教育可及性提高

  提起老年教育,许多人首先想到老年大学。

  “看我拍的这张照片,阳光照在银杏叶上,金灿灿的,多美!”张红蝶是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学员,参加了2021年秋季学期的“摄影技巧初级班”,收获颇丰。

  与张红蝶一样,当下许多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校)的学习中,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983年,中国创立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此后哈尔滨老年人大学等相继成立,老年大学开始在各地兴起。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推动老年教育加快发展。近年来,各地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加速,覆盖面逐步扩大。

  创办于1989年的江苏省淮安市老年大学如今设有10个学院,开设55门课程,包括“玩转智能手机”“能侃旅游英语”……这些老年大学“网红”课程多次上过社交平台热搜。西安一所老年大学开设化妆课,吸引许多爱美人士报名,班上年龄最大的女学员70多岁。南京一所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课程,94岁的学员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

  2021年11月,上海市推出老年大学“倍增计划”,鼓励各区新建一所以“数字化、特色化”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老年大学,到2025年将建100个老年智慧学习场景,创建100个老年智慧学习品牌,开展1000名助老智慧学习骨干教师培训。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全国现有老年大学70951所(不含远程教育机构),在校注册老年学员1088.2万人(不含网络学员)。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说,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老年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除了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兴起也提高了老年人获取教育资源的可及性。

  1999年教育部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至今已遴选设立了180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建立四级教育网络。

  “这些实验区和示范区有力推进了社区教育在办学网络、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提升了服务老年群体等重点人群的能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教育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说。可以说,今天的老年教育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多主体合力共建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更丰富的老年教育产品,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现有的老年教育服务还需要不断升级与创新。

  一方面是老年大学的名额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老年大学扩容受到制约。北京市一所老年大学的负责人表示,该校一半支出依赖财政拨款,一门课一学期300元的学费,不足以覆盖成本。

  刘广汉说,我国老年教育服务仍然供给不足,政府主办的老年大学资源不足以满足需求;社会力量与公益参与不足,后者虽有良好愿望,但尚未找到合适的进入路径;教育资源分布上的不平衡,体现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资源分布不平衡上;在传播载体上,除了现场授课之外,课程多集中在手机终端上,家庭大屏内容的终端供给不足。因此,发展老年教育需要从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投入,向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机构多主体合力共建转变。

  通过公益项目的引领,是将老年教育资源优质化、公平化、普惠化,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有益探索。依托“新老人”对互联网的较强接受度和使用熟练度,“乐龄云课堂”等公益在线老年教育服务平台受到用户的青睐。

  据介绍,“乐龄云课堂”开设了收纳课、视频剪辑课等直播课程共51门。因为不受地域限制,授课教师的来源更为年轻化、多元化。截至目前,“乐龄云课堂”有30万会员,建立了600多个班级群,老年学员在班级群里就可以方便地向老师求教。

  “老年教育公益行动”发起方负责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黄轩庄表示,在不断完善老年教育课程的同时,还将开发出版课程相关配套教材、教辅等,积极促进线下老年教育发展,组建以老年阅读为纽带的“乐龄云读书会”,促进师生见面会、讲座、教育主题沙龙、老年研学等活动的发展,形成多渠道、多场景的老年教育公益供给格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