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影像诊断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分析

  • 来源:系统医学
  • 关键字:MRI 影像诊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
  • 发布时间:2023-06-28 21:37

  翁时婴 郭伟芹

  广东潮汕司法鉴定所 广东省汕头市 515000

  摘要:目的 对脊柱损伤患者实施法医临床鉴定,试探析MRI 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行法医临床鉴定的脊柱损伤患者,研究时间在2019.03 月至2022.08 月,入选患者共32 例,均接受MRI 检查,分析MIR 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效果。结果 结合法医临床鉴定,本组案例中18 例患者属于压缩性骨折、10 例患者为粉碎性骨折、4 例患者为骨折伴移位。在损伤类型上,13 例患者存在韧带损伤、脊髓损伤6 例、4 例软组织损伤、3 例椎弓骨折、其余为神经根损伤。在伤残等级上,4 例患者属于六级伤残,8 例患者为八级伤残,10 例患者为九级伤残, 3 例患者不构成伤残等级,其余为十级伤残。结论 在对脊柱损伤者进行法医临床鉴定过程中进行MRI 影像诊断,可以有效保障鉴定准确性。

  关键词:MRI 影像诊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

  脊柱属于人体得中轴骨骼,由32 个椎骨组成,第个椎骨包括椎体、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功能主要表现在连接四肢、保护神经和运动、支持体重等功能。脊柱损伤属于法医临床鉴定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类,包括脊柱骨折、脱位和脊髓损伤,易造成功能障碍甚至肢体瘫痪,故客观且科学地对脊柱损伤进行法医临床鉴定是十分必要的[1]。本次研究就主要对MRI 影像诊断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开展时间在2019.03~2022.08,研究对象为32 例行法医临床鉴定的脊柱损伤患者。本组案例中存在男性20 例,女性12 例,年龄在19—62 岁间,均值为(43.12±1.83)。

  1.2 方法

  在对本组案例疑似脊柱骨折或脊髓损伤者均运用MRI 影像技术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诊断。MRI 检查由具备有3 年以上操作经验医师进行,保障各方面操作的准确性。

  2 结果

  结合法医临床鉴定,在骨折类型上,本组案例中18 例患者属于压缩性骨折、10 例患者为粉碎性骨折、4 例患者为骨折伴移位。在损伤类型上,13 例患者存在韧带损伤、脊髓损伤6 例、4 例软组织损伤、 3 例椎弓骨折、其余为神经根损伤。在伤残等级上,4 例患者属于六级伤残,8 例患者为八级伤残,10 例患者为九级伤残,3 例患者不构成伤残等级,其余为十级伤残。

  3 讨论

  脊柱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诱发因素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压砸伤等均可能导致,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肢体瘫痪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影响到患者往后的正常生活。结合有关统计可以发现,交通事故属于导致脊柱损伤的主要原因,且脊柱损伤位置的不同,在临床表现上同样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故做好损伤的鉴别工作是十分必要[2]。

  其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在损伤登记判定过程中极为重要,对于伤残赔付或者工伤赔偿等方面均存在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鉴定脊柱损伤程度时,首先要明确诊断,影像学技术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常规进行法医临床鉴定的过程中,多借助螺旋CT 技术进行诊断,但在从临床具体实施情况可以发现,该诊断方式存在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明确显示骨折部位的损伤程度,且对于脱位类型的诊断难度较大。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下,借助 MRI 影像诊断技术开展该方面法医临床鉴定工作逐步被运用。MRI 可以鉴定人脊柱损伤部位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准确的显示,包括椎体、附件骨折信息等[3]。且在诊断横断性软组织损伤、骨髓损伤等方面均存在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MRI 影像技术的作用下,可以较为清晰的对骨髓损伤情况进行显示,判断脊柱受压情况、椎管损伤情况等[4]。在患者确诊脊柱损伤后,需要掌握损伤发生的时间,确定损伤类型,了解新伤或旧伤。某些脊柱损伤患者仅通过X 线片或CT 检查结果,不能直接判断损伤的新旧程度,尤其是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存在脊柱退行性病变,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不能准确识别新伤、旧伤。对于上述情况,法医应该结合其他方面进行鉴别诊断,比如患者的脊柱损伤病史,是否有损伤前的影像学资料,通过比较损伤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判断损伤的新旧类型;若是患者没有损伤前的脊柱影像学资料,法医可根据损伤部位的软组织等情况,询问其是否具有腰背疼痛、四肢肌力、肢体协调程度、行走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同时结合MRI 影像学资料判断损伤属于新伤或旧伤。在鉴定伤残程度时,应借助《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2017 年版,同时掌握鉴定时机,重点观察后期功能影响损伤程度。在鉴定脊柱损伤时,单一椎体损伤的鉴别难度较低,合并行脊髓损伤的鉴别难度较大,需考虑的因素较多,所以,脊柱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时间通常选在受伤后6-12 个月。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粉碎性骨折早期骨折的T1 表现为长信号, T2 表现为压脂像高信号影。骨折伴移位在MRI 诊断过程中,T1 表现为高信号,部分患者存在有短暂信号异常的情况,需注意是否间接造成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受损,相应层面可表现T2 压脂像高信号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MRI 检查后,其影像学表现为:①对于出血型损伤患者,T1 加权像存在中心低信号区,;②针对水肿型患者,T2 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③对于混合型患者,其MRI 主要表现为脊髓内的信号混杂、高低不均。陈旧性损伤在MRI 成像上则不具上述特异性表现,所以MRI 成像技术不仅有助于鉴别脊柱损伤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等情况,还能鉴别是否陈旧伤。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2017 年版,发现4 例患者属于六级伤残,8 例患者为八级伤残,10 例患者为九级伤残,3 例患者不构成伤残等级,7 例患者为十级伤残。由此看出,正确、科学应用MRI 影像学技术有助于保障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在进行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的过程中可以合理使用 MRI 影像学技术,有效提升该方面鉴定工作的准确性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冷冰.脊柱损伤康复评估中CT 及磁共振检查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3):103-106.

  [2]罗孝炼.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运用多层螺旋CT 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效果[J].法制博览,2022(18):116-118.

  [3]董明德.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附102 例X 线、CT、MR 回顾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2):412-413.

  [4]梁晋社,韩波,安学飞.X 线平片、CT、MR 检查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06(07):55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