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基金总监:建好防御 静候大反弹契机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基金总监,反弹,契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2-28 10:27
谁都可能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看看最近的货币市场基金,表现真让人惊讶。
年化收益率长期趴在1%以下的货币市场基金,近期却在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加息、市场资金面进一步紧张背景下,逆市演绎“井喷”行情。货币基金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至3.5%以上,部分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6%。
逆市上涨的逻辑何在?对于股票市场投资有何新影响?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兴业全球投资总监王晓明、浦银安盛首席投资官周文秱、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天弘基金投资总监吕宜振、嘉实固定收益部副总监王茜、交银趋势基金经理管华雨。
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望超3%
《投资者报》:货币市场基金在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加息,市场资金面进一步紧张背景下,却逆市演绎“井喷”行情,原因何在?
周文秱: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宏观经济有望在开局之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但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国内通胀压力依然很大,未来通胀形势依然严峻,预示未来货币政策仍将持续紧缩。
在通胀压力与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股票市场上涨预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相比而言,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具有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短期有价证券,是风险最低的基金产品,它能在保持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得稳定收益,具有随时可以赎回且收益不会受损的产品特性。
在资本市场走势不明朗,特别是又处于通胀加息周期之时,货币基金的吸引力凸显。2011年央行的加息步伐尚未停止,在利率水平不断走高的背景下,收益率具有“水涨船高”特性的货币基金无疑是众多基金产品中直接受益的大赢家。
从历史数据不难看出,2003年至2007年,我国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从1.98%至4.14%的缓慢上行趋势中,期间货币基金年均收益率也从2.2%一路上行到3.29%,成为当时市场投资的热门投资品种。为此,无论是市场利率上升带来的投资机会,还是与其他类型基金转换的便利性,货币市场基金都是首选的现金管理工具。
对货币基金今年收益率走势,多数人比较乐观。从通胀水平来看,2007年全年为4.8%,与2011年市场预测的均值4.5%左右接近,而2007年全市场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均值为3.32%,为此,按此水平估算今年货币基金收益率将超过3%。
《投资者报》:投资者对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的另一个品种——债券投资的疑虑为何较多?
王茜:其实,随着票息上扬,债券资产吸引力也在提升。Wind资讯统计,截至2月11日,经连续加息后,目前一年期金融债收益率3.64%、AAA级企业债收益率3.83%,总体票息收益率水平已创三年来新高,债券投资吸引力凸显。随着流动性和资金要素价格回归正常,利率水平将趋势性上移,有利于提高债券投资收益。从中长期看,债券型基金因其大部分资产均投资于具有固定收益、风险较低的债券资产,应该是资产配置的必要装备。
调整低点就是今年投资良机
《投资者报》:如果说2010年市场演绎的基础是基于整个流动性上的博弈,2011年的环境无疑更加不利,到底该怎样辩证地看待围绕市场的矛盾?
王晓明:我相信2011年可能还要强调流动性的市场博弈。未来整个市场大的波动上很难出现比较大的行情,依靠自上而下地选择市场投资机会将变得非常有限,更多的还是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站在中期角度上看,选择确定性增长性比较强的行业和股票一定会战胜市场。
同时,今年要把握一个政策的时间窗口,如果出现政策的阶段性放松,市场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反弹契机。所以,在此之前要做好防御措施,因为波动是今年主要的特征,而目前非周期性股票已经包含了足够多的预期,投资者可以用周期性股票做防御,或者作为进攻的手段,收益回报可期。
汪晖:仅从政策背景看,与今年相似政策背景的年份有2004年、2005年和2008年。这几年的共同点是通胀上升趋势强烈,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处于流动性收缩期的市场估值水平受到压制,难有大的作为。但是,从估值、实体经济是否过热、国际环境等其他背景看,今年又与历史上的相关年份相比有较大不同。
比如,如果考虑2011年的成长性,目前的估值已过度反应了流动性紧缩预期,估值有向上修复的动力;再如,今年与以往较大的不同在于,经济中的突出矛盾是通胀,其次是房价,而实体经济本身并没有表现出过热。
尽管当前市场上看空气氛蔓延,但我本人对今年市场并不那么悲观;相反,调整的低点可能就是今年市场的投资良机,我们要做的就是判断时机,精选个股,布局未来。
大规模配置时点尚未到来
《投资者报》:我们注意到,天弘基金最近观点很明确,“大规模配置时点未到”,你们的研究逻辑是什么?
吕宜振:“经济见底”、“通胀见顶”与“紧缩政策见顶”是A股走牛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的宏观环境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通胀与政策紧缩均未见顶,大规模配置的时点尚未到来,但同时需求明显下跌与通胀失控的概率依然较小,如果市场出现短暂下跌后,仍有反弹动力,因此,大规模系统性下跌的风险亦不存在。
据今年1~2季度通胀控制程度与政策紧缩的复杂关系,从持有角度而言,投资者可考虑选择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小、增长较稳定且受政策支持的股票进行配置,如消费领域的龙头公司。
《投资者报》:央行再调准备金率后,银行保险板块全体下跌,医药、新兴产业个股却很强劲,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管华雨:近日表现强劲的医药、新兴产业都属于趋势性行业,虽然医药、新兴产业去年经过市场热捧,曾面临估值过高问题,但始自去年下半年的货币紧缩,给行业基本面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进而带动相关行业出现价值重估机会。
目前可以看清的趋势是,医药行业有望寻找出具有较好收益率的股票,可能成为未来的长期投资主题。此外,今年市场高度认同的人口成本上升后,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和高端装备业可能也会有一些不错的表现,会诞生一些牛股。而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以及收入增加,与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也有较多的投资机会。
……
看看最近的货币市场基金,表现真让人惊讶。
年化收益率长期趴在1%以下的货币市场基金,近期却在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加息、市场资金面进一步紧张背景下,逆市演绎“井喷”行情。货币基金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至3.5%以上,部分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6%。
逆市上涨的逻辑何在?对于股票市场投资有何新影响?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兴业全球投资总监王晓明、浦银安盛首席投资官周文秱、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天弘基金投资总监吕宜振、嘉实固定收益部副总监王茜、交银趋势基金经理管华雨。
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望超3%
《投资者报》:货币市场基金在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加息,市场资金面进一步紧张背景下,却逆市演绎“井喷”行情,原因何在?
周文秱: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宏观经济有望在开局之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但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国内通胀压力依然很大,未来通胀形势依然严峻,预示未来货币政策仍将持续紧缩。
在通胀压力与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股票市场上涨预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相比而言,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具有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短期有价证券,是风险最低的基金产品,它能在保持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得稳定收益,具有随时可以赎回且收益不会受损的产品特性。
在资本市场走势不明朗,特别是又处于通胀加息周期之时,货币基金的吸引力凸显。2011年央行的加息步伐尚未停止,在利率水平不断走高的背景下,收益率具有“水涨船高”特性的货币基金无疑是众多基金产品中直接受益的大赢家。
从历史数据不难看出,2003年至2007年,我国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从1.98%至4.14%的缓慢上行趋势中,期间货币基金年均收益率也从2.2%一路上行到3.29%,成为当时市场投资的热门投资品种。为此,无论是市场利率上升带来的投资机会,还是与其他类型基金转换的便利性,货币市场基金都是首选的现金管理工具。
对货币基金今年收益率走势,多数人比较乐观。从通胀水平来看,2007年全年为4.8%,与2011年市场预测的均值4.5%左右接近,而2007年全市场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均值为3.32%,为此,按此水平估算今年货币基金收益率将超过3%。
《投资者报》:投资者对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的另一个品种——债券投资的疑虑为何较多?
王茜:其实,随着票息上扬,债券资产吸引力也在提升。Wind资讯统计,截至2月11日,经连续加息后,目前一年期金融债收益率3.64%、AAA级企业债收益率3.83%,总体票息收益率水平已创三年来新高,债券投资吸引力凸显。随着流动性和资金要素价格回归正常,利率水平将趋势性上移,有利于提高债券投资收益。从中长期看,债券型基金因其大部分资产均投资于具有固定收益、风险较低的债券资产,应该是资产配置的必要装备。
调整低点就是今年投资良机
《投资者报》:如果说2010年市场演绎的基础是基于整个流动性上的博弈,2011年的环境无疑更加不利,到底该怎样辩证地看待围绕市场的矛盾?
王晓明:我相信2011年可能还要强调流动性的市场博弈。未来整个市场大的波动上很难出现比较大的行情,依靠自上而下地选择市场投资机会将变得非常有限,更多的还是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站在中期角度上看,选择确定性增长性比较强的行业和股票一定会战胜市场。
同时,今年要把握一个政策的时间窗口,如果出现政策的阶段性放松,市场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反弹契机。所以,在此之前要做好防御措施,因为波动是今年主要的特征,而目前非周期性股票已经包含了足够多的预期,投资者可以用周期性股票做防御,或者作为进攻的手段,收益回报可期。
汪晖:仅从政策背景看,与今年相似政策背景的年份有2004年、2005年和2008年。这几年的共同点是通胀上升趋势强烈,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处于流动性收缩期的市场估值水平受到压制,难有大的作为。但是,从估值、实体经济是否过热、国际环境等其他背景看,今年又与历史上的相关年份相比有较大不同。
比如,如果考虑2011年的成长性,目前的估值已过度反应了流动性紧缩预期,估值有向上修复的动力;再如,今年与以往较大的不同在于,经济中的突出矛盾是通胀,其次是房价,而实体经济本身并没有表现出过热。
尽管当前市场上看空气氛蔓延,但我本人对今年市场并不那么悲观;相反,调整的低点可能就是今年市场的投资良机,我们要做的就是判断时机,精选个股,布局未来。
大规模配置时点尚未到来
《投资者报》:我们注意到,天弘基金最近观点很明确,“大规模配置时点未到”,你们的研究逻辑是什么?
吕宜振:“经济见底”、“通胀见顶”与“紧缩政策见顶”是A股走牛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的宏观环境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通胀与政策紧缩均未见顶,大规模配置的时点尚未到来,但同时需求明显下跌与通胀失控的概率依然较小,如果市场出现短暂下跌后,仍有反弹动力,因此,大规模系统性下跌的风险亦不存在。
据今年1~2季度通胀控制程度与政策紧缩的复杂关系,从持有角度而言,投资者可考虑选择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小、增长较稳定且受政策支持的股票进行配置,如消费领域的龙头公司。
《投资者报》:央行再调准备金率后,银行保险板块全体下跌,医药、新兴产业个股却很强劲,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管华雨:近日表现强劲的医药、新兴产业都属于趋势性行业,虽然医药、新兴产业去年经过市场热捧,曾面临估值过高问题,但始自去年下半年的货币紧缩,给行业基本面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进而带动相关行业出现价值重估机会。
目前可以看清的趋势是,医药行业有望寻找出具有较好收益率的股票,可能成为未来的长期投资主题。此外,今年市场高度认同的人口成本上升后,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和高端装备业可能也会有一些不错的表现,会诞生一些牛股。而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以及收入增加,与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也有较多的投资机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