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马秋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麻二金紫学校,江门529000)

  摘要:为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国学教育,此次研究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强调渗透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培养学习兴趣、加强汉字学习、巧用经典故事、领略唐诗宋词、善用美术音乐等策略,通过小学语文国学教育,达到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渗透策略

  国学是指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以及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从狭义角度来讲,其本质为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利用小学语文的学科优势加强国学教育,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进而达到“经典润泽人生,悦读立节修身”的教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如何实现国学教育的有效渗透,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打好文学基础。国学经典荟萃了大量语言文字,包括诗词、谚语、节气、节日等,不仅能够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其次,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导学生要有博大的胸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导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等。这些国学经典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立节修身的教育效果。第三,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小学语文中的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无论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还是历史典故《将相和》等,都体现出了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而《赵州桥》《颐和园》等则展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学习这些文章,将会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有利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成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困境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在渗透国学教育过程中仍面临较大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观念落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国学教育的深刻认识,教学目标停留在帮助学生读书认字的层面,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仅仅关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没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第二,教材内容有待完善,国学经典所占比重较小。现阶段各地小学所用语文教材,基本都涉及国学经典方面的内容,如经典名著、诗词歌赋、民俗谚语、春联等,但是尚未形成较为完整、丰富的内容体系,所涵盖的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国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国学经典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第三,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操作规范,教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当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存在教学重点不明确、教学方法不成熟等问题,教学实施难度较大,虽然一些语文教师花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开展国学教育,但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一般。这些都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时所需克服的难题。

  三、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如何实现国学教育的有效渗透,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国学教育。

  (一) 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借助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便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应提高学生对国学的认识,理解国学内涵及意义,比如可以结合所学的具体知识点,包括诗词、文言文、书法艺术等,让学生明白何为国学,并引导学生领略国学经典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活动,激发学生的国学学习兴趣。以百家姓为例,语文老师可让学生统计自己所知的姓氏,并用卡片的形式将与姓氏相关的故事及资料进行展示,了解姓氏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加强汉字学习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国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基础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必须加强对汉字的学习。以 “看”字为例,可以根据其含义及字形进行讲解,其上半部为“手”字旁,下半部为“目”,将手放在眼睛上面便表示“看”。这种学习方法既方便学生记忆,又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同时还体现出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书法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笔画、偏旁部首、字形结构等不同方面学习汉字,并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字习惯,在观察、临摹《三字经》、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等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更多汉字,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 巧用经典故事

  国学经典中有很多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它们都蕴含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国学教育时,可借助各种经典故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例如,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浪费了早晨读书的好时间,此时语文教师可以讲述 “闻鸡起舞”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养成勤劳、刻苦的良好精神品质,立志发愤图强,朝着学习目标不断奋进、努力。同时,语文教师在讲解经典故事时,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以及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以“三顾茅庐”为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时的真心诚意,学习其身上的精神品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领略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在国学经典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诗句优美、富有节奏感,而且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素材。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根据诗句中所体现出的观察顺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身处瀑布前的心情,明确诗人为何发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慨,这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掌握。另外,在学习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时,还可以采用朗诵会的形式进行比赛,让学生富有感情地进行诵读,领略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五) 善用美术音乐

  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国学教育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须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借助美术和音乐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国学教育的效果。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美术作品,并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组织学生开展绘画活动,让他们将自己所理解的国学经典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为教师开展国学教育提供借鉴。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如《声声慢》《水调歌头》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国学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既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举措,又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成长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渗透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将国学教育落实到位,在弘扬国学经典的同时,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刘荣珍.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2]陈玉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课外语文,2017(12).

  [3]魏学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7(16).

  [*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2018 年度小课题研究项目《经典润泽人生,悦读立节修身》(课题批准号:GDXKT14266)的研究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