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制造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 来源:职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能制造生产线,岗位能力,教学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3 21:35
文 / 王 艳 向艳芳
摘 要:目前,课程教学设计改革面临许多困惑。本文以高职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为例,阐述了如何以企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开展课程设计,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岗位能力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智能制造生产线 岗位能力 教学设计
课 题:本文是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三教’改革背景下‘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ZJGB2021063)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22年4月20日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四项改革,其中一项就是“三教”改革,提出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等级证书”试点方案》提出要实施“1+X” 证书制度,将倒逼院校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2023年)》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
笔者以高职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为例,通过基于智能制造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构建“二分一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与过程,探索将课程建设中的特色与创新做法推广到其他实践性的高职课程,推进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对接智能制造岗位,重构教学内容
(一)收集调查平台数据,开展学情分析
智能制造生产线是数控技术专业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者主要为数控技术专业大三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学情如下。
1.知识与能力基础
笔者所在学校相关调查数据显示,30%的学生三维设计软件应用基础欠缺;25%的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80%以上的学生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和数控铣床零件编程与加工知识掌握良好。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学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铣床零件编程与加工等前导课程的基本知识,但是缺乏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认知与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有工业机器人示教与编程、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工艺设计等实践经验,但没有操作生产线加工零件的实际经验。
3.学习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距大,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意识薄弱,专注力和创新力有待提升,但动手能力强,喜欢做中学。
(二)对接职业岗位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调研分析,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有产品设计、工业机器人操作、数控机床操作、生产现场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团队结合智能制造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分析职业能力,按照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培养安全、责任、质量、创新和协作“五意识”,有“技能强国”使命感。
2.知识目标
能写出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基本工作流程,能绘制智能制造生产线各设备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图。
3.能力目标
能编写机器人程序、数控加工程序和在线检测程序,能运用智能制造生产线协作完成个性化产品的加工。
紧扣课程标准,依据学情分析结论,确定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程序的编写,能运用智能制造生产线协作完成个性化产品的加工;教学难点是掌握智能制造生产线各设备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
(三)课程“1+X”证书融通,共育技能人才
课程团队结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1+X”《智能制造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开发了与“1+X” 证书充分衔接的课程体系,对应“1+X”证书 “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的技能点开展教学,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将能力要求更好地融入课程,构建产教融合的教学实施范式,开展精准施教,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通过短暂培训能获得“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共设计5个教学项目,共48课时,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严格对接智能制造岗位群,重构课程内容,采用“教学分段、任务分岗”教学模式,开展精准施教。
二、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实践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课程思政基础
努力进行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的探索,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担负起课程负有的思政使命和责任。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强化安全、责任、质量、创新和协作“五个意识”贯穿课程教学始终,鼓励学生以技能强国为己任,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工匠精神,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
1. 采用“教学分段”教学模式
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理实虚一体开展教学活动。课前获取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围绕任务主动开展小组协作学习;课中以任务为工作节点,小组分工协同完成工作任务;课后开展补差和拓展训练,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2.采用“任务分岗”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岗位角色因人施教。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作流程涵盖多个岗位,基于各个岗位职责不同,确定岗位核心任务和协同任务,学生根据各自在小组中担任角色的不同,强化岗位核心任务训练,协同完成小组综合任务。
(三)建设立体教学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依托笔者所在学校建设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和省级数控技术教学资源库,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积极营造“理虚实”学习环境,化解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实训中“高耗材、高成本、高风险”的“三高”困境,解决课程教学中“难实施、难重现、难观摩”的“三难”问题。
(四)构建三维评价体系,助推技能提升
构建合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一票否决评价的三维评价体系,多维度评价学生。合格性评价针对每个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幅度,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责任或质量事故的给予一票否决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和质量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五)制定防疫应急预案,实现防控常态化
根据防疫调整要求,制定授课预案。项目一、项目二和项目三线上线下均可实施,针对项目四和项目五实操内容较多的特点,设计通过仿真软件、云端直播的方式开展教学,实操部分通过开展“我是你的手”活动,由学生在线连线设备操作,教师协助完成现场操作,学生返校后继续补课实施。
三、特色与创新
(一)工作流程任务分岗,开展精准施教
采用“任务分岗”的教学模式,实现因人施教。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作流程涵盖多个岗位,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能力所长和就业取向选择岗位,担任不同角色,基于岗位职责明确每个角色的核心任务和协同任务,在每个工作任务中针对不同岗位技能要求进行精准训练,使担任不同角色的学生在小组协同完成任务时能得到不同技能的训练。
(二)环环应用成果导向,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智能制造技术加工产品综合性强、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的情况,通过在每个任务中多环节设计学习成果项,使学生在每个环节完成任务即可获得可视成果,如设计阶段出模型成果、机器人编程阶段出程序成果、加工阶段出产品成果等,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获得可视成果,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学习。
(三)多元开展增值评价,提升职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维度开展增值性评价,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制定精细化考核指标,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变化情况,从数据变化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精准判断,精准施策。从教师、学生、专家的多维视角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螺旋式质量提升机制,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全面提升。
四、反思与改进
(一)不足之处
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基地紧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发展,虽然教学资源更新较快,但缺乏长效机制。实训基地的培训对象局限于在校学生和精准对接的企业员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意识有待增强。
(二)改进措施
明确校企责任分工,建立更新长效机制,使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更新升级常态化,更好地保持与企业生产现场同频。完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菜单”,实现育训共享,动态调整培训对象,加强对口中职和高职院校师资的培训,扩大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和农民工培训规模,将校园开放日活动常态化,提质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