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非道德心理”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道德,心理,助人为乐
  • 发布时间:2023-08-11 14:17

  马志国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助人为乐是道德高尚的表现,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具体的助人行为并非都是道德范畴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助人行为中,也有非道德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那么,影响助人为乐的非道德心理因素有哪些呢?

  非道德心理之一:彼此的相似程度

  在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他在越南问题上的立场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心理学家彼得·苏菲尔德和他的同事们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可以利用抗议活动对助人为乐行为进行一次“秘密”研究。于是,在同一次抗议活动中,他们做了两次心理学实验。

  在抗议开始时,研究者让一名留长发、蓄胡须的演员假扮成嬉皮士,并准备好一块写有“推翻尼克松”的牌子进入抗议人群。在预定的时间,这名演员突然停下脚步,坐在地上,双手抱头假装身体很不舒服。接着,演员身边的一名女研究者向抗议者求助,问他们是否愿意帮助自己的朋友。如果抗议者愿意伸出援手,她会接着问他们是否愿意帮她把朋友扶到人群外面。如果抗议者依然同意帮忙,她再问他们是否愿意帮忙把她的朋友送到最近的急救站。如果抗议者到此时还没有表示拒绝,那名演员就会请抗议者把他送回11千米之外的家里。最后,演员还请求那些愿意送他回家的抗议者帮他购买公交车车票。

  在第二次实验中,研究者和演员提出的所有要求跟第一次实验时完全相同。不过,实验的细节有一些变化,比如,演员拿着一块“支持尼克松”的牌子,剪短了头发和胡子,并将嬉皮士装扮换为相对保守的着装。

  研究者发现,两次实验结果有较大差异。在第一次实验中,很多抗议者伸出援手,很多人愿意自掏腰包让演员坐公交车回家;甚至还有一些抗议者提出自己开车送演员回去;有几位没钱也没车的抗议者竟然表示愿意陪演员走11千米,护送他回家。然而,在第二次实验中,抗议者们就不再愿意帮忙了。

  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大部分抗议者反对尼克松,在第一次实验中,抗议者把演员看成了与自己相似的人。在第二次实验中,由于演员的外表和政见发生改变,抗议者将其看成了敌对者。这项研究证明,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相似程度越高,越愿意伸出援手。

  其他研究者做过类似的实验,让身上涂着番茄酱的人躺在马路上求助,当过路的人发现求助者跟自己在年龄、装扮上相似时,最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有时候,甚至是毫无现实意义的相似点,也会引发人们的助人行为。

  心理学家伯格和他的团队打着进行占星术实验的幌子,将志愿者请到实验室。研究者把志愿者介绍给另外一名志愿者(由演员假扮),让两人认识。然后,给两人各发一张表格,要求他们填写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姓名和出生日期。当志愿者填完自己的出生日期后,演员会偷偷地看一下,然后再填自己的表格。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让志愿者有机会看到彼此的生日是否相同。该实验会邀请多名志愿者参与并进行多次,在一半的实验中,演员会填写与志愿者同样的日期;在另一半实验中,则填写不同的日期。

  接着,研究者请志愿者和演员评估一份占星术资料的准确度,并表示评估完成后就可以离开实验室了。志愿者觉得实验已经结束,事实上,实验才刚刚开始。当两人一起穿过走廊时,演员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篇长达4页纸的文章,问志愿者是否介意仔细阅读一遍,并以文中的论点为主题写一篇评论。

  结果显示,在知道自己和演员生日不同的志愿者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乐意帮忙。但是,在认为两人生日相同的志愿者中,却有约三分之二的人乐意帮忙。仅仅因为生日相同,人们就更愿意帮助一个陌生人。

  非道德心理之二:人口的密集程度

  心理学家罗伯特·莱文用丢信封的方法对人们的助人行为进行了研究。莱文及其团队的实验地点是停车场,他们将贴有邮票、写好地址的信封放到了随机选出的汽车挡风玻璃上,并在旁边放了一张手写的小卡片,卡片上写着:“我在你车子的旁边看到了这封信。”研究者想看看从各个地区能够收到多少封信。与之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比如,研究者在随机选择的人面前走过,刻意把钢笔掉在地上,然后计算有多少人会把钢笔捡起来并交还给他们;一名健康的研究者故意绑上腿部支架,然后假装费劲儿地去捡掉在地上的一摞杂志,而另一位隐藏的研究者观察公众对此情景的反应;研究者带上墨镜,手拿一根白色的拐杖,观察有多少路人会主动搀扶自己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

  莱文及其团队对美国36个城市中助人为乐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人口的密集程度是预测助人行为的可靠指标:人口密度越高,助人行为越少。

  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的理论,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里,人们会有更多的“感觉超负荷”状态。城市居民接触的人群和环境更多、更复杂,每天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大,这让他们习惯于根据重要程度给信息排序,把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重要的信息上。正因如此,人们更容易从需要帮助的人身边走过,把责任推诿给其他人。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种貌似矛盾的现象: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感到孤独。

  非道德心理之三:生活节奏的快慢

  莱文和他的同事们造访了3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三个指标去衡量各地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程度,并进一步研究生活节奏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指标是,测量随机挑选的行人走过一条长18米的人行道的平均速度。第二个指标是,到各个邮局观察并记录顾客购买一张邮票所需的时间。第三个指标是,在随机选出的15家市区银行里,记录银行内时钟的准确度。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衡量指标是彼此相关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确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生活节奏的指标。然后,研究者调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助人行为的发生概率。

  研究结果显示,在生活节奏较慢的城市里,人们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正如米尔格兰姆的“感觉超负荷”理论,生活节奏越快,人们就越没有时间去注意那些与其主要目标无关的事件。

  如果把研究结果与现实结合起来观察,就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境都证明了如上研究结论的客观性。

  这些心理学研究结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从社会层面看,社会管理职能部门不能无视非道德心理因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在积极倡导助人为乐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如控制人口密度、调节生活节奏等,以促进人们的助人行为。

  其次,从个人层面看,一方面,应遵循心理学规律,在需要求助时,讲究求助的心理策略,比如,求助时最好指向具体的人,最好向与自己相似的人求助;另一方面,必须看到非道德心理因素的作用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我们拒绝助人的理由。一旦把助人为乐化为人格力量,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哪怕外表和见解不同,哪怕再匆忙,我们也会雪中送炭,伸出援手。

  【责任编辑】张小萌

  xiaomeng1756@163.com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