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豪车梦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比亚迪,豪车梦,性价比
  • 发布时间:2023-08-12 14:34

  文|张凤玲

  为何另起炉灶

  一直以来,比亚迪在中下端市场游刃有余,被称为“性价比之王”。

  在燃油车时代,比亚迪旗下销量最高的车型是F3,主打面向家庭的经济型中级轿车,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仅4.39万-9.58万元。上市16年以来,一共卖出了300多万辆,轻轻松松成为中国单车销量冠军。

  今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全面进入新能源时代。

  新能源时代,比亚迪月销售量超过20万,在新能源汽车阵营一骑绝尘,比亚迪的日子可以说,过得非常滋润。

  不过,销量第一,并不代表利润也能第一。2022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 2600多亿元,净利润为 90多亿元,换算下来,比亚迪单车利润大约为1万元。这个数字已经领先国内不少同行,但跟特斯拉相比,比亚迪却被甩开不小差距。

  从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特斯拉单车利润已经达到7万元,是比亚迪的7倍。也就是说,比亚迪卖7辆车才能抵得上特斯拉卖1辆车的利润。

  更糟糕的是,随着销量规模攀升,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却在持续下降,从2020年的25.2% 、到2021年的17.39%,再到2022年上半年的16.3%。

  因此,提升利润率,对于比亚迪来说已迫在眉睫。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1月7日,深圳仰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比亚迪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何志奇,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在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亲自官宣,比亚迪将推出一个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

  比亚迪不想只干苦活了。

  更何况,2022年,已经成为公认的新能源龙头车企的比亚迪,比亚迪销量一路暴涨、员工士气高涨情况下,比亚迪现在不推出豪车,更待何时?

  谋定而动

  论新能源高端品牌,比亚迪其实是最早的拓荒者,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联手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共同成立合资企业,2012年推出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品牌腾势。

  在这之中,奔驰负责整车制造以及品牌营销,比亚迪负责三电技术,各占股50%。

  起了个大早的腾势,原想凭借政策补贴和奔驰高端品牌加持,高价直通中小型轿车新能源高端市场(售价36.9万元、补贴后25.5万元)。但事与愿违,其销量数据非常难看,2015至2019年,腾势销量分别为2888辆、2287辆、4713辆、1974辆、2089辆。

  这是由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还在早期的接受过程中,燃油车仍然是市场的主角: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还不足1%。

  因为进错了时代,奔驰的品牌光环,戴姆勒的德系工艺、比亚迪强大的三电能力,也未让腾势品牌腾飞。

  腾势品牌未能成功,有大环境时机未到的原因,但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到爆发时刻,蔚小理之后中国企业纷纷推出独立的高端智能纯电动品牌,说明大家都认为时机到了。

  从产业基础、消费者接受度等外在环境来看,现在是比亚迪突破豪车品牌的最好时机。

  从企业自身来看,比亚迪现在的崛起比此前自主同行在燃油车的崛起更有含金量,毕竟以前自主车企更多是跟随者,跟着外资品牌跑,现在比亚迪在电动化赛道则是领跑者。

  更重要的是,百万元级别的超豪细分市场,本身就是小众市场,对销量的KPI考核不大,只要有这个级别的产品,能卖出去,就能以此为幌子,作为市场营销的话术,带动大众化市场的产品销量:看比亚迪都能卖百万级豪车了,30万、50万的豪车当然不在话下。

  更何况,国产车企苦品牌久矣,时常因为技术产品提升但品牌短板,产品卖不上价而苦恼。

  所以今年5月,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平台宣布,比亚迪将启动高端品牌项目,首款车型或为硬派越野SUV,在品牌、产品、销售服务网络、运营团队等方面,采用独立运作模式,售价上探至80万-150万元。

  草蛇灰线、趁水生波,一切早有规划。

  特斯拉走向大众

  值得玩味的是,在比亚迪不断向上探索的时候,它最强大的对手特斯拉正在不断走向“大众市场”。

  不久前,特斯拉先是官降1.4万-3.7万元,紧接着又推出4000-8000元的保险补贴,在新能源车市场率先掀起一轮降价潮。其中,特斯拉Model 3或降至21.99万元、Model Y为24.99万元。

  在今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提出,特斯拉团队正在全力研发一款新车,成本只有Model 3的一半。

  对这款新车,马斯克显得信心满满,“我认为,它肯定会超过所有其他车辆的总产量”。

  特斯拉敢“自降身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其超低的单车成本。相较于比亚迪庞大的产品矩阵,特斯拉车型极少,各车型差别也不大,尤其是Model 3和Model Y,在同一平台打造,能够共享许多汽车零部件,这大大降低了特斯拉的生产复杂性和成本。再加上这两款车型越来越高的销量,更大的规模经济之下,成本得以进一步摊薄。

  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早在2020年,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会通过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来降低生产成本。以Model Y为例,这款车采用巨形车身铸件,能够将70个汽车零部件压缩至1个。

  显然,务实的马斯克,早已明白,做一个超豪华品牌,“昔日你看不起,今后你高攀不起”的样子看起来挺爽,但纵观豪华品牌,挺难做大市场的,马斯克要的是大众市场。但对于努力冲高的比亚迪来说,做大做强之后呢,肯定还是希望秀秀技术的。

  当然,并不是说品牌不重要,而是说品牌提升关键看技术产品。

  技术产品提升了,品牌自然水涨船高,技术产品跟不上,品牌硬往高端上靠,能糊弄一时,糊弄不了永远。

  前任“自主一哥”们推出的高端品牌大多折戟,哪怕曾经势头很猛的长城魏派、吉利领克,如今也卖不动了。

  固然有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进程加速的外界因素,但也有自身产品技术后续升级换代缓慢的内在原因,简言之还是技术产品对品牌的支撑度不够。因此,想要实现品牌向上突破,与其在品牌上做加法,推出全新高端品牌,不如在技术与产品、售后服务等方面多做加法。

  当然,会有人说,做高端品牌,以前不行,不等于以后不行。别人做不成,不等于比亚迪做不成。

  但问题是,比亚迪已经有高端品牌腾势了,并且没有成功。

  护城河不牢固

  虽然比亚迪这两年发展势头非常猛,令一众同行黯然失色,但并非毫无隐忧。

  首先,在技术层面,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经过多年打磨,在技术指标与市场表现上都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但技术的护城河也并非十分牢固,吉利、长城、长安等竞争对手也都推出自己的混动技术。在主流自主品牌都迈过混动技术门槛的情况下,混动赛道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其次,在纯电动领域,比亚迪的竞争对手更多,既有强敌特斯拉跨越了从小众市场到大众市场的鸿沟后,产品进一步下探;有蔚小理等中高端起步的新造车,在小众市场站稳后,势必也要往大众化市场走;还有广汽埃安这样的国企新能源品牌优秀代表,品牌定位、产品定价都与比亚迪高度重合。

  比亚迪这两年的销量大爆发,是自身在电动化赛道多年苦练内功,与外在环境新能源产业加速,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成为公认的大方向、热门赛道,多方力量纷纷下场的情况下,比亚迪作为电动化先行者的领跑优势能否继续保持?

  再次,在动力电池领域,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到了“打赢国内,进军国际”的阶段。这个阶段要尽可能争取国际车企的大订单,除了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不断拿下国际大订单,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也争抢国际大订单。而比亚迪多年推动的电池业务独立、扩大外供比例进展并不太顺利。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电池装机量外供比例仅为5.56%。

  想要坐稳动力电池第二甚至挑战

  宁德时代的龙头老大地位,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外供上还要进一步发力。

  最重要的是,在生产层面,去年比亚迪销量爆发时,已经出现交付延期的问题。抛开芯片短缺的行业共性难题,延迟交付迟迟难以解决,说明在电池、汽车制造领域摸爬滚打了20余年的比亚迪,虽然是制造领域的资深老手,还有些通关能力有待提升。

  简言之,对于眼下的比亚迪来说,有比极度烧钱的超豪华品牌更紧要更迫切的课题,诸如:30万元的大众市场做扎实了吗?动力电池的新一轮“竞赛”准备好了吗?

  打铁还要自身硬,品牌提升关键靠产品和技术。强势崛起的比亚迪,眼下最紧要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高端品牌缺位。但比亚迪似乎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最紧要的是乘风而上,打造一个百亿级的超豪华品牌。

  解决好眼下的生产交付问题,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加码深耕,改善被诟病已久的服务水平,就算没有百万级超豪品牌,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价格也会逐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是今后二三十年最大的风口不假,比亚迪很大概率会是今后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也不假,但还是不能操之过急,依然得脚踏实地,解决好当下的每一个问题。

  就算比亚迪现在真的“不差钱”了,把至少亿元起步甚至十几亿起步,打造一个喧嚣一时但很可能过后一地鸡毛的超豪华品牌上,不如投到比亚迪和腾势两大品牌的提升上,投到给员工更多激励上,比如给一线工人涨涨工资啥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