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园,角色游戏,社会性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8-18 11:48
庞丽先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岗镇幼儿园 广西 北海 536131)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在园内与日常活动过程中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身心能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分为创新性游戏与有规则类型游戏,角色、结构、表演等游戏是创新性游戏中的一种。能够使孩子对这个社会进行初步的认知和感受,是实现对幼儿园阶段孩子综合性培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幼儿教师通过让孩子对游戏展开参与,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使孩子在与伙伴沟通互动中身心获得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09-01
所谓的角色游戏,就是依据孩子自身的爱好与兴趣,挑选不同形象的角色,通过对角色展开分析、扮演角色等渠道,润物细无声的对孩子日常的行为产生影响,使孩子在社会上的行为逐步具有特定的角色标准。在自身社会性发展时,社会性是主要内容,是孩子逐步向社会人转换的主体渠道,所以幼儿教师应在园内教学过程中,使角色扮演游戏的作用获得充分发挥,以此为推进幼儿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应用角色游戏的意义
因为角色游戏是一项对角色展开演绎的活动,所以深深受到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接纳与喜爱,角色游戏不止与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相符合,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孩子渴望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欲望获得满足。在幼儿园开展的角色游戏过程中,它的道具、主题与情节都和孩子社会实际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所以,在幼儿园中游戏实践中加入角色游戏,有益于孩子自身社会性的发展。一般状况下,常常参与角色游戏扮演的孩子,能够展现出较为强力的社会实践能力。
2、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应用角色游戏所产生的影响
2.1推进孩子社会认知意识发展
在幼儿园内游戏实践活动过程中,运用角色游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辅助孩子对社会更好的了解及接触,具有着极其强力的模仿性特点。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孩子们展开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必须要以孩子日常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为其创设和他们日常生活紧密链接的游戏氛围和游戏材料,继而帮助孩子在展开模仿的进程中,使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程度加深。一般状况下,幼儿园内组织的角色游戏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孩子对这个社会,已经有了逐步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对于每名孩子来讲,父母是他们最亲近、最为熟悉的人,对父母这两个角色有着一定程度的经验与认知。例如,“娃娃之家”这一游戏里,幼儿教师可以让孩子分别扮演“父亲”“母亲”的角色,并且模仿家长在家里做饭、打扫卫生等行为。是幼儿在对此角色展开扮演的过程里,能对社会产生更加深入的逻辑认知意识,以此使幼儿个体的社会性特点获得发展。
2.2培育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社会性游戏通常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规则,就算是最为简单的游戏,例如,蒙面躲猫猫游戏,孩子在参加此游戏时,也要遵守游戏中所蕴含的规则,需要家长与幼儿先后把脸蒙起来。而在幼儿园展开的角色游戏过程中,有着更加复杂化的规则,只要孩子在对某一角色进行扮演后,其语言行为就必须与角色中的行为相同,一旦双方之间行为规范有了不同,其他孩子就会随之提出异议。许多游戏中所含的规则,不是游戏进行前就已经制定完成的,而是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即时制定完成的。在对游戏规则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能够使孩子对游戏规则更为明晰,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对规则的意义,有着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例如,“听口令走走”游戏过程中,孩子能跟着幼儿教师边走步边唱相应的儿童歌谣,“走走走,跟着口令一起走,找找找,找个板凳坐下来”当幼儿教师念完儿歌的时候,孩子才能够迅速寻找个板凳坐下来。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孩子要能够听懂幼儿教师发布的口令,并且能够自觉性对游戏中制定的相关规则,进行认真的遵守与服从,这样才能够使游戏能够有序的开展下去。幼儿教师还要使孩子在参加游戏以后意识到,必须遵守与服从游戏规则,惟有这样,才能够自然而然使孩子们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幼儿园内的孩子在游戏展开中,所形成的优质习惯,对其自身社会性发展影响深远[1]。
2.3在游戏过程中提升孩子自信心
在幼儿园中开展角色游戏,能够最大程度对孩子的潜力展开发掘,使孩子的自信心获得培育。幼儿教师要引导孩子自主动脑,通过运用自身智慧,对参与游戏时候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克服。因此,幼儿教师在带动孩子们参与角色游戏过程中,要激励孩子对游戏勇于参与、勇于实践,使他们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能够把自身能力展现出来,以此推进自身的自信心获得提升。例如,在“蚂蚱跳”游戏中,幼儿教师要以孩子自身个体性差异为基础,有序创设不同角色运用的语言及动作,让孩子选取与自身能力贴合的角色。有的孩子能力不强,假如在低级难度的游戏里取得了成功,才会使他们有自信心应对新的难度,这样能辅助孩子逐渐树立起自信心。还有的孩子身体活动能力不高,这个时候,幼儿教师要适时的给予其一定程度的指导,让孩子在幼儿教师的辅助下,完成游戏中规定的动作,幼儿教师要适时对其进行表扬,使孩子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与成就感。假如孩子的能力一般化,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孩子遇到难度时给予一定的帮助,给他们一定范围的自主发挥空间,孩子在完成游戏规定动作或者获取竞赛胜利时,会产生出愉悦的情绪,继而也会使他们更加具有信心,对其他游戏积极参与[2]。
2.4增进孩子间关系融洽度
幼儿教师在创设角色游戏活动时候,要给孩子创设出愉悦轻松的游戏情境,使孩子们拥有更多交流协作的机会,并且依据自身的偏好进行游戏。环境与孩子互相作用的环节,就是孩子对社会逐渐展开认知的环节。例如,在“水果超市”游戏中,让孩子分别扮演顾客、售货员等角色,让孩子了解售货员的工作职责,并且在参与游戏的时候,通过对这些社会性角色的扮演,推进其自身个体社会性发展。通常来讲,“水果超市”游戏都是由几个孩子合作共同完成的,在游戏时候,孩子能够充分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力量,认识到和其他孩子交流协作的重要性,并以此调动孩子协作的认知意识与精神[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的角色游戏中,不止能让幼儿获得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使幼儿自身的综合能力获得了锻炼。伴随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幼儿个体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度日益提升,孩子的社会认知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家、校、幼儿及社会间一起努力而产生的。所以,幼儿教师应对孩子自身社会性发展予以关注,为幼儿创设更加多的角色游戏,为幼儿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明敏.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3.
[2]袁萍.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3(39):308-311.
[3]黄英姿.幼儿园区域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新校园(阅读),2015(07):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