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贷,金融产品
  • 发布时间:2023-08-26 12:43

  王东波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佛山 528225)

  【内容摘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商业银行增加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通过运用金融科技,使小微金融线上化、平台化、数据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的信息不透明问题,使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现状得到缓解。然而小微金融服务仍存在信贷资金投放不均,产品创新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商业银行通过确定小微金融服务的差异化战略,完善制度和优化流程兼顾效率和风险,推动小微金融的规模化发展,推出差异化的小微金融产品体系和优化人才队伍来提高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小微金融;商业银行;信贷;金融产品

  小微企业规模小,分布广,数量多,是带动创新创业、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的重要引擎,是拉动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税收,实现国富民强的主要渠道。小微金融是指服务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金融服务形态。它的特点决定了其金融需求的多样化,既有日常经营中原材料采购、垫付货款等方面流动资金需求,也有设备更新、生产规模扩大的固定资产需求,既有初创阶段的启动资金需求,也有成长和发展阶段的资本投入需求。小微企业多以个人企业或合伙企业为主,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缺乏抵押品,风险管控难,操作成本高,因而在出现资金问题时,往往难以及时地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近年来,随着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以及金融科技的运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与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银行的操作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改变了以往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的倾向,纷纷建立了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微金融服务部门,在产品设计、贷款流程、人员安排方面不断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的贷款方式,大大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随着小微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小微金融能否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小微企业能否成为市场中的活跃经济主体,带动就业、内需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微金融发展现状

  (一)政策推动小微金融服务面不断增大

  在疫情期间,国家对小微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推动银行业普惠小微贷款实现增速、户数“两增”。各地方政府在此期间也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通过贷款贴息、奖补政策等,使小微金融服务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大部分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比增速都在30%以上,并已经形成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各类商业银行的梯度力量配置,以满足不同区域、类型、层次的小微企业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在贷款利率方面,除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利率较低,其他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利率相对较高,融资贵的问题仍普遍存在[1] 。2022年,国家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到2022年9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58.0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2.93 万亿元,同比增速 24.10%,有贷款余额户数 3811.04万户,同比增加 626.39 万户。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8.36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89 万亿元,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04%[2],在解决融资贵的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小微金融线上化、平台化和生态化发展加速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接触金融”模式的发展使小微金融业务开始以线上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方式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通过运用数据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从创新产品、优化流程、构建场景、搭建平台、智能风控等领域推进小微金融服务模式转变。如南京银行开发出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鑫知贷”“鑫人才”“鑫高企”“鑫智贷”“鑫享贷”,并且拥有小微数据集市、大数据审批模型、反欺诈体系等金融科技。根据全国工商联2022年7月发布的“助微计划”推进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内获得过贷款支持的受访群体中,49%仅通过线上方式获得,34%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获得,17%仅通过线下方式获得。小微金融的线上化发展,既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满足了客户随借随还、灵活方便、降低成本的融资需求。平台化发展主要体现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搭建金融开放平台和场景平台来完成获客、授信申请、审查、审批、签订合同和放款等一系列信贷操作。平台化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加强与互联网平台企业、政府、非金融机构等进行合作,搭建小微金融业务生态圈的过程。通过与特定行业与产业合作,使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向小微企业延伸下沉,拓宽小微金融服务渠道。通过与专业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搭建场景平台,对小微金融客户进行导流,以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信贷决策和风险管控广泛运用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运用,减少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及时做出信贷决策,并以数据分析作为风险管控的依据,不仅提高了决策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风险防控水平。目前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和信贷决策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一是小微企业的税务数据、工商数据和司法数据,其中税务数据覆盖面广,以税定信是小微金融的信用评价的主要依据。二是小微企业在电商平台或互联网平台的消费支付数据,这类数据主要来自于生态圈内小微企业通过交易结算沉淀而形成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将其转换成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数据。三是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数据来支撑链上小微企业[3]。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信贷决策的自动化,适合小微企业贷款的期限短、数额小、需求急、频次高的特点。但仍有很多小微企业,存在数据空白,或信用表现不好,或需求金额大,超出了银行线上审批贷款的风险限额,无法通过数据风控模型审批。

  (四)针对小微企业的非贷款金融服务兴起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非贷款金融服务业务的开发日渐重视。小微企业客户除融资需求外,还存在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银行通过靠近小微企业的经营场景,可以为其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如南京银行的企业手机银行“鑫e伴”产品可以支持银企对账,全国范围内账户收付功能,企业办公、业务流程审批和采购功能[4]。这种综合金融服务不仅提升了小微企业对银行的黏性,增加了非息差收入,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商业银行下沉到场景中,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了解,收集相关数据,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决策依据。

  二、小微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微金融信贷资金投放不均

  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存在信贷资源分配不均,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商业银行在选择小微金融客户的时候,都倾向于选择优质的小微企业提供支持,甚至有些小微企业资金并不缺乏。而亟须资金支持的部分小微企业因为自有资金少,偿债能力弱,无担保,往往无法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因而,在小微企业中出现了明显的信贷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发展前景比较好的行业和产业,创新型、科技型和成长型的小微企业很容易获得资金,甚至出现资金过度投放的现象,而一些受疫情影响严重,非正规的,民营的小微企业,却因缺乏资金无法正常经营,只能裁员或关门歇业。

  (二)小微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很多商业银行在设计小微金融产品时并未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而更多的是考虑企业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担保。对不能提供有效担保的小微企业,即使经营状况好也只能按照小额、信用和分散的原则发放一定额度之内的贷款。虽然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希望通过改变融资模式或运用金融科技来消除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摆脱通过抵质押物规避风险的信贷投放约束。但在实践中却面临重重困境,如很多小微企业处于供应链和产业链末端,难以获得核心企业的担保。很多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小微企业信息,如依靠企业税务信息、支付消费信息等来支持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决策,但实际上很多小微企业的税务信息和支付消费信息也无法反映其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很多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仍需要企业提供担保。小微企业的线上化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一定限额之内的信用贷款和获客渠道的线上化。

  (三)小微金融服务水平不高

  商业银行出于成本及对银行贡献率的考虑,往往把服务的重点集中于优质大中型客户,而忽视对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虽然很多商业银行成立了专门的小微金融服务部,但很多人员来自于原来的个人贷款业务部或公司信贷业务部,仍沿用原来处理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业务的思路来处理小微贷款,没有根据小微客户的特点进行贷前调查和信用评估,如很多人员缺乏与小微企业管理人员深入的沟通和对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仍然执着于企业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书面材料的收集。还有一些人员是新招聘的人员,缺乏业务经验和沟通能力,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服务需求。商业银行要在深入理解小微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来预测小微企业的风险,因而对客户经理的能力、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三、提升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水平的对策

  (一)确定小微金融服务的差异化战略

  小微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商业银行制定正确的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战略,围绕自身资源优势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既能满足小微企业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又能满足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商业银行要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达到有效获取小微企业信息、简化小微企业贷款手续,缩短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流程的效果,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小”的特点。有些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已经探索出一些可用的经验。如泰隆银行,立足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开展金融服务,不依赖财务报表,贷前主要看三品,即人品物品产品,三表,即水表电表海关报表;担保方式尽量采取保证担保方式。市场定位于当地,采取社区化经营,实行客户经理上门服务方式。简化流程,审批权充分下放,实行业务受理 “三三制”,三小时以内解决老客户贷款,三天内定夺新客户贷款[5]。小微企业数量多,群体差异性大,地区差异性大,行业差异性大,决定了小微金融服务没有统一的服务模式,如我国已经存在的比较有效的两种小微金融模式,互联网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和平台生态的纯线上模式和以浙江部分城商行为代表的社区银行模式。因此商业银行应从自身经营的特点和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出发,结合当地小微企业的产业特点、行业特点,积极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小微金融模式。

  (二)通过完善制度和优化流程来兼顾效率和风险

  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贷款流程不同于一般公司贷款,必须通过简化流程来提升审批效率,缩短放款周期。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流程,下放审批权限的方式来提升审批效率。商业银行应对小微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如首贷户和老客户,不同行业的客户,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的小微客户的共性风险进行分析,加强对小微企业个性风险的把控。商业银行要细化小微金融服务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制度,客户经理工作制度等,使小微金融服务的效率提升和风险管控制度化、标准化。另一方面,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用户体验的角度,推动小微金融的线上化、数字化发展,对于优质小微客户、信用评价高的小微客户、能够提供担保的小微客户尽量采用线上办理。对于首贷户、信息不透明的小微客户,则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理方式,通过线下走访,了解小微企业真实情况,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贷款的真实用途出发,获取真实有效的贷款申请资料。商业银行应追求将信贷服务嵌入场景化的交易流程,同时保证资金流的闭环,这是最好的满足小微企业客户融资特点和更好的控制信贷风险的方式。

  (三)推动小微金融的规模化发展

  小微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模块,规模化发展是降低小微金融成本和提升盈利水平的主要方式,因此商业银行要依据自身特点建立小微金融营销模式。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电子化营销和互联网营销,通过主动呼叫或小微企业客户自主申请的方式,来获取潜在小微企业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小微企业生态圈,如与政府部门、协会商会、互联网平台等进行合作,获取小微企业客户名单,或通过搭建场景,发现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通过与政府及产业生态的融合深化,可以促进深度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对小微客户的精准服务。第三,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特点,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模式,推动小微企业结成融资联合体,采取联贷联保,批量营销,批量办理的方式[6]。如南京银行就以标准化产品、批量营销作为普惠小微金融的业务重点,主要聚焦产业集群式项目、圈片式项目、核心企业链式项目三种模式。

  (四)推出差异化的小微金融产品体系

  商业银行应在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整体发展战略指导下,开展差异化的小微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产品与服务,打造商业银行专属的小微金融服务品牌。首先,商业银行应在小微客户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针对目标客户的融资需求,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需求特点、经营特点、风险点等,开发符合其特点的产品体系,包括:针对线下小微客户群体的可以通过网点销售的小微信贷产品,以扩大银行的覆盖面,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针对小微客户的互联网信贷产品;针对小微企业应用场景开放的信贷产品。第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点、痛点进行产品创新。如江苏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贷款手续繁琐、申请困难的痛点,开发的“随e贷”产品,秉承“让融资不再难、总有一款适合您”的理念,实现“一键申请、秒速审批、随借随还”的全智慧服务。而这种产品的差异化特色是建立在服务的数据化、集成化和开放化的基础上的。通过线下线上小微客户数据的收集构建算法模型,为客户匹配适合产品,然后“以客户服务为中心”智慧集成多种小微产品,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自动识别客户身份,为客户匹配专属额度 和利率的产品。整个服务过程对客户来说简单方便,无须注册,无须下载APP[7]。

  (五)优化人才队伍提高服务水平

  小微企业服务需要有专属的小微金融人才队伍,需要具备金融知识,具有金融操作经验,了解小微企业运营规律。商业银行要注重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各种激励制度提升小微金融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小微客户的满意度。

  四、结语

  商业银行能够构建起小微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既关系到我国小微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提升。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为小微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提升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商业银行作为小微金融的供给方必须要结合自身特点确立差异化的小微金融服务战略,通过完善制度和简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风险,推动小微金融服务规模化发展,通过增量实现价优。推出差异化的小微金融产品体系,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通过优化人才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的专属品牌。

  参考文献:

  [1] 欧阳文杰,陆岷峰.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传统模式比较与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2.10(519):45-56.

  [2] 吴丛司,支持实体经济2022年银行业交出这份成绩单[N]经济参考报,2023年1月4日第007 版.

  [3] 陈游. 银行普惠小微金融创新破局之道:聚焦用户体验[J], 新金融,2022,8(403):30-35.

  [4][7] 黄金老. 小微金融科技—江苏的创新与实践[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

  [5] 泰隆银行:专注于小微金融服务[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2,(10)

  [6] 张丹. 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具体策略[J], 冶金管理,2022(23):102-104.

  (编辑/王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