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流行音乐,绽放音乐之美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音乐,流行音乐,引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08 19:01
何锐钢
(泸州市泸县奇峰镇曹市杨娣学校)
【摘要】音乐作为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视听艺术,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表达观点,交流情感,分享思维的重要方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来到了自媒体时代,音乐的传播越来越广泛,以各种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阶段,音乐逐渐向大众化的趋势发展,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音乐,接触最多的便是流行音乐。因此,教师可以以流行音乐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开展音乐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学习之美。
【关键词】初中音乐;流行音乐;引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07-01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流行音乐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但是,经常会有一些浅薄的音乐出现,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流行音乐,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意义
音乐课堂氛围较为轻松,考试形式也多为考查方式,不会给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但也因为音乐教材中选择的歌曲音乐类型多为古典、民歌童谣、爱国歌曲等。对于思想更为开放的初中生而言,这些歌曲所蕴含的情感过于严肃,不够活泼,不符合他们的音乐审美,因此他们对音乐课程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使得课堂趣味性减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流行音乐的类型较为多样,情感也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流行热度,更符合追求潮流的初中生,教师如果可以将流行音乐带入到初中音乐课堂,则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加音乐课堂活跃度,让他们感受到音乐释放的能量,使他们爱上音乐,喜爱音乐课堂。
二、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
(一)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
老师可以借助探讨流行音乐来为学生普及乐器知识和音乐内涵,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感性走向理性,在欣赏和学习流行音乐的同时,完成积累音乐知识和提高音乐素养的目标。在当代流行音乐中,有很多歌曲的填词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经历聆听→欣赏→鉴赏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既学会听,又掌握音乐背后的种种乐理、乐器知识,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流行音乐既弥补了传统音乐教材的不足,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也引导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思想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科学选择流行音乐
随着音乐环境的变化,各类流行音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了音乐市场,也给初中音乐教育带来了便利。但是流行不一定都是好的,因此,教师要对流行音乐进行合理筛选,引入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才能保障音乐教学的质量。第一,根据音乐积极性选择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加入流行音乐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流行音乐的普及性,迎合学生的爱好,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增强对音乐审美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用乐的选择尤为关键,既要选择学生们喜欢的作品,又要保证流行歌曲积极向上。第二,根据学生的喜好风格选择。流行音乐不论何种类型,本身性质都属于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只是各种类型的乐器、演唱者和风格各有不同。教师可以进行“民意调查”,收集答案后分层制定每节课的教学安排,根据学生男女比例、风格喜好,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对于不健康的歌曲作品,初中音乐教师一定要坚决抵制,将低俗控制在源头。当代初中生对未来的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憧憬,对于梦想也有着美好的追求。教师选择流行音乐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类似源于生活的音乐来充实课堂,使学生能够真正适应流行音乐模式的教学方法。
(三)用流行音乐渲染气氛,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
音乐之所以极富感染力,是因为在音乐创作之时,作曲者会不由地将其情感融入曲调之中,曲中有情,搭配上歌词的情感表露,使得听者很快便被带入了音乐所塑造的意境之中,身临其境,感触颇深。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用音乐来渲染气氛。在新年,大街上处处充斥着喜庆欢快的音乐;在电影中,悲伤的情景大多都用悲怆的音乐进行陪衬。音乐对于氛围的塑造、渲染极为到位,而流行音乐的种类繁多,且深受初中学生的欢迎。在流行音乐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课堂教学情感基调的音乐来进行辅助教学,调节课堂氛围,以此来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感恩的心》这一歌曲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最需要感恩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首流行音乐《当你老了》,奠定课堂以亲情为主题的感情基调,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在音乐塑造的氛围之中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从中学会感恩,这是这堂音乐课教学的主旨所在,学生对“感恩”二字体会深刻,那么课堂也就达到了其应有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课外音乐活动
作为音乐教师除了要高效的进行课堂音乐教学意外,还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课外机会,让学生们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鼓励学生们自主举行一些课外音乐活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音乐表现以及音乐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有针对性的鼓励一些学生进行自己的音乐作品的创作,并大胆的“唱”出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热情;此外教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歌曲接龙比赛,通过接龙的歌曲特征发现他们的兴趣点,有利于更加正确进行流行音乐的筛选,通过开展此类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丰富学生们的音乐生活。
结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流行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音乐素养的给予者。
参考文献:
[1]肖玉洁.浅析基础乐理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1(15):116-117.
[2]周凤梅.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2):153-154+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