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几点思考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阅读能力,学生,教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08 19:01
黄娜娜
(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而教育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关注。我国一直是一个重教育的国家,学习要从小抓起,小学正是养成学习习惯的阶段,所以小学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在小学各类学科中,语文是主要学科之一,语文的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语文最重要的一点之一便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水平的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从小学开始,小学语文教师应格外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08-01
语文是漫长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更广泛来讲,不仅是漫漫求学过程中的必要,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小学语文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础所在,小到说话举止,大到文化修养,小学语文均有涉及。语文是开始、是积累,小学语文掌握不好,以后的语文学习也很难提高,就算想要提高,也需要从小学语文学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从学习成绩方面,阅读理解占语文成绩很大一部分;从生活能力来看,阅读能力也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强调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年级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比较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和家长,但是低年级阶段正式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关键时期。强调语文阅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要思想,使语文更加生活化,减少学生对语文文章存在的生硬、难以理解的固有印象。倘若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单纯的从同学、教师口中得知文章内容,那么阅读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以小学课本中《恐龙的灭绝》为例,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可能只会读课文、学字词音等,缺少和学生的互动,这就使原本学生很感兴趣、可以很精彩的一堂课变得索然无味,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降低,阅读效果也会减半。但是如果将课本内容拓展开,为同学们讲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或者利用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展示一些恐龙动画片段,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讲授学习内容,极大程度上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氛围也就更加活跃,那么阅读效果必定会提高。
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前提,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往往是学生的基础和习惯的奠定及培养,教师不应只追求成绩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能力,导致本末倒置,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为小学语文相对来说比较基础、比较简单,可能学生不具备一些能力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也是随着年级增长越来越多学生语文水平下滑的关键原因所在。
二、扩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扩展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脑洞。文语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充满激情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思维相对来说是比较活跃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不能禁锢学生思维,要帮助学生在原有活跃的思维的基础上加入阅读思维。向小学生思维灌输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这会让他们的思想更有逻辑性,也会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
比如课文《白鹅》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关于白鹅的故事,当代小学生大多对鹅没有太多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带学生认识鹅,这样一来,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思维也会扩展开来。将知识点包装成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每次留一点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阅读,这样一来,在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后,就会产生自豪感,阅读欲也会激发出来。
扩展学生思维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将学生思维打开,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而语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灵活的头脑。头脑灵活,才能使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才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及水准。在小学生眼中,文字可以是有趣的,也可以是枯燥的,形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的,正是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尝试将语文生活化、故事化,会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大有帮助。
三、提高学生阅读数量
勤能补拙,教师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之后,更要督促学生阅读。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课下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文章阅读量,当然,也应该秉承适量原则,否则非但达不到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教师在安排练习的同时应格外注意契合学生当时的水平,稳中求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教育是面向集体的,所以应注重大部分学生,不应为了个别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
学校可以开设阅读课,鼓励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校可以以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图书,图书种类应丰富多彩,既要包括小学生喜欢的故事类的图书,也要包括富有哲理的书籍,为学生阅读提供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内容处于初级阶段,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教学方法讲求由简入深。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过程中也应注意由简入深,注意培养的过程,不应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成长。
四、结语
小学语文不像更高年级的语文一样需要讲求技巧性的方法,更多的是为学生的语文打好基础,偏向基础性的学习,所以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牢固。小学语文也不像其他学科如数学一样讲求标准化、固定性,其更多的是开发、创新,帮助学生树立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识,在正确的大框架上鼓励学生思维活跃,更需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水平。培养阅读能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相反,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稍微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很好的达到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雪敏.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1,(19):125-126.
[2]王月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1,(22):74-75.
[3]张雅青.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