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脸师兴起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捏脸师,发展,元宇宙
  • 发布时间:2023-11-03 20:50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 编辑陈融雪

  捏脸师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互联网进入元宇宙时代的产物。

  近日,一则“捏脸师月入4万”的新闻登上网络热搜。

  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职业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与个性化。捏脸师、宠物代喂养、乡村无人机驾驶员、艺术疗愈师、标本师、剧本杀主持人等灵活性、自由度较高的新兴职业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只要有手机、有网络,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捏脸”,就可以实现近4万元的月收入——这是Soul用户@七小包 成为一名“捏脸师”的经历。生于1999年她,大学毕业后选择灵活就业,看似在家“无所事事”,实则随时随地都可赚钱。

  捏脸师这种新兴职业靠谱吗?从业者日常工作状态如何?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经历?

  何为捏脸师?

  捏脸师,即虚拟头像创作者,是社交应用平台Soul带火的一种新兴职业。

  据悉,该平台上线之初,不支持上传真人头像,用户只能将虚拟头像作为自己独特的身份凭证。2019年初,平台推出“超萌捏脸”工具,提供包括五官、头饰在内的创作素材,正是基于此技术,第一批捏脸师应运而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捏脸师的诞生是元宇宙发展的必然结果。元宇宙千人千面,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形象。捏脸师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互联网进入元宇宙时代的产物。

  基于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喜好,捏脸师很快打开市场。捏脸师的原创作品,一般通过在虚拟商城上架,实现变现。在元宇宙概念爆火的当下,捏脸师可谓元宇宙里第一批打工者,专属的虚拟头像几乎是社交元宇宙里重塑“第二身份”的必要元素。

  “想要成为一名好的捏脸师且能获得不错的收入,需要具备很多专业背景:美术、化妆、建模、营销、运营、心理学等,甚至是哲学。”捏脸师HC-DEVIL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好的审美也是捏脸师的竞争力。技术的积累,加上自身对审美的理解,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另一名“95后”捏脸师陈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为人物捏脸,就像是画师设计角色一样,需要对人脸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了解什么样的五官搭配起来才会协调好看,越是细致的部分越需要用时间和精力去打磨,独具匠心的细节可以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捏脸可以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增强沉浸感和互动感,捏脸师能根据买家需求或是自己的审美,塑造出一些独一无二且不缺乏美感的形象。

  需求风起

  2014年,“脸萌”捏脸兴起;2016年,QQ秀流行;2018年,捏脸社交软件ZEPETO蹿红……现在,不少社交软件都增加了类似玩法,用户们可以捏造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打开社交平台,可以看到不少人的头像都是AI人像。

  当前,捏脸功能产生最多影响的领域当属游戏。许多游戏都有捏脸环节,这几乎已经成为国产游戏的标配。

  对于捏脸师这一行业,药药有着自己的理解。“游戏对我来说,就像盗梦空间的第四层梦境,捏脸师就是大家众多梦境中的美梦编织者。”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0年6月,“逆水寒”手游正式上线。“玩游戏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了第一个虚拟形象的脸,受到周围好友一致的好评。我感到自己审美还不错,就开启了捏脸师的生涯。”药药说。

  按照一周捏三张脸的频率计算,药药一年大概捏了100来张脸。

  “最初的时候,我对脸部的各个部位比例掌握还不够熟练,会产生正脸超级好看,侧脸面部线条不够流畅的问题;或者有时候太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丧失了一些原本应该有的美感。”药药表示,“随着捏脸作品的增加,我的审美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当然,大量时间花在捏脸上,也会被家里吐槽要住进电脑里了。”

  每次看到不同的发型,或是好看的场景,药药脑子里就会自动生成灵感,然后按照想象中的样子先捏出脸部轮廓,再进行五官的细化,最后再补充上妆容。

  在众多作品中,药药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女生发来的与好朋友的一张合照,她们是从小长到的好姐妹,但大学没有在一座城市,因此希望将角色捏成自己的样子,在游戏中重聚。

  “捏脸是创意十足的行业,大家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不会停止,这里蕴藏的潜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新技术去挖掘。”药药说。

  更多成就感,更多阅历

  2021年9月,陈维给自己小说角色创作了一组虚拟人像。

  “我对一切可自主创造的玩意儿都感兴趣。有一天,我不经意间刷到别人的AI人像创作,觉得很有意思,便想给自己一本小说中的角色捏AI人像。当时一共捏了4张人像,是一家四口。没想到这一组AI人像创作火了。”陈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有人私信她,可否给按照真人的喜怒哀乐,以及脸部特征进行捏脸定制。从这个时候起,陈维开始接单。

  陈维接到的第一个人像定制,来自一名女生。陈维通过使用捏脸软件,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完成创作。“这一笔订单我没有收费,当做是自己一个尝试。收到图时,她说除了脸形尖了一点,都很像。”陈维表示,这名女生的认可激发了她的创作欲。

  2022年4月,陈维根据“MBTI”(一种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创作了两组男女16型人格虚拟人像,受到欢迎,给她带来了60多个单子。订单增加后,她对客户需求进行了规范。“我会要求定制AI人像的网友提供三张无遮挡、无滤镜的正面照片,详细记录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情绪与风格,比如写实、抽象、动漫化形象等。”陈维说。

  一开始,陈维将AI人像收费定价为49元。在MBTI人格系列火了后,陈维接到了很多的订单,也积压了不少订单。后来,对比市场行情、自身技术水平、时薪等因素,陈维将价格涨到了188元。

  兼职做AI人像创作,给陈维带来了成就感,也带来更多人生阅历。

  在MBTI这组作品走红后,有个女生来找陈维定制男性人像,她的社交头像是陈维往期的作品。

  “女生的父亲是癌症晚期,生命快到终点了,她想定制一张父亲的AI 人像,留住他的样子。”陈维回忆道,这张单子她琢磨了很长时间,反复去设计一些细节,比如女生父亲做某个表情时,脸上的肌肉是如何牵动的。她花了一个星期熬夜赶制,就是担心发给女生的时候,其父已离开人世。

  兴趣做成生意

  捏脸是一项慢工细活,制作者需要有耐心。由于3D人物在不同角度下会产生不同透视,加上游戏环境也会对贴图造成影响,捏脸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

  HC-DEVIL读的专业与美术相关,阴差阳错,毕业后从事市场营销行业 。基于积累的营销经验,HC-DEVIL学会了如何把兴趣变成一门生意。

  “2018年左右,是端游和手游的分界线,捏脸行业也渐渐从PC(个人计算机)端过渡到移动端。”HC-DEVIL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2018年,手游《龙族幻想》因为有着规模庞大的捏脸系统获得了许多捏脸师的关注。当时,游戏策划了一期“捏脸大赛”,由捏脸师们展示自己的捏脸作品,最终由玩家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一张脸”。HC-DEVIL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随后创建了自己的捏脸团队。

  正是在这一年,HC-DEVIL开张了自己的捏脸店铺。HC-DEVIL作为同行中既懂技术,又有美术天赋,还懂生意的人,开启了国内最早一批捏脸生意。

  HC-DEVIL在做捏脸产品时不光注重技术和美观,也会认真钻研和思考怎样才能做出更多人喜欢的脸模产品。

  “捏脸非常伤神,一天要工作10至12个小时,有时候熬夜到凌晨三四点,早上醒来继续捏脸。”HC-DEVIL说,定制一个捏脸作品一般需要两三天。每年情人节的时候,单子会比较多,不少男生会选择定制一个捏脸作品送给女朋友。

  据介绍,定制类的客户往往有不同的要求。有的会直接发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希望在游戏里还原;有的想在游戏里捏一个明星或者他喜欢的虚拟角色,比如在《永劫无间》里还原一个《阴阳师》里的酒吞童子;也有的描述比较泛,会讲述一个理想的感觉,要温柔、善良的角色……HC-DEVIL都会通过自己的经验来设计制作。

  行业亟待规范

  今年以来,随着GPT-4和AI绘画工具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文字生成图片”的应用超出了大众的想象。有国产软件推出了上传照片,自动生成100张卡通头像的功能。

  那么,AI能不能替代捏脸师呢?

   “人工智能‘文字生成图片’,需要专业术语结合逻辑去告诉AI,然后才会获得一张比较满意的脸。相比而言,捏脸师是人,不是机器,捏出的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网红脸。MBTI系列作品能够火起来,是因为大家认为这组作品里有强烈的情绪表达。这不是AI 做大数据、大量学习就能获得的。”陈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我抱着纯粹的心态进行创作,但我发现,不是好作品就一定能带来流量。这个行业还存在复制抄袭作品、同行随意降价、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陈维说。

  据介绍,在2020年之前,捏脸一直走的是创作优质脸模,配合电商和自媒体渠道的发展路线。 “但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新入行的朋友通过从网上搬运原创作者分享的免费捏脸数据,在自媒体账号上获取流量,再通过广告变现。这种情况挺伤害原创作者的激情。”陈维表示,很多原创捏脸师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作品被盗卖的人转卖牟利,因此大受打击。

  HC-DEVIL也表示,这个行业盗版现象严重。

  随着捏脸越来越火,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边是努力做原创的创作者,一边是为了牟利不择手段的盗卖。HC-DEVIL说:“这个行业赚钱不易,恶性竞争很严重。以前行业情况好的时候,定制一张捏脸需要500至800元,现在只需要200元左右。”

  多名受访的原创捏脸师表示,付费捏脸的收入与前景不仅依赖着游戏的热度,还与各方对原创作品的保护意识息息相关。再精心制作的虚拟形象,只不过是一段数据,如果缺乏相关认证机制,捏脸数据被盗用转卖很难防范。

  唯物科技创始人吴靖仇表达了对行业的担忧。他认为:“目前,这个行业还处在野蛮生长的起步阶段,会出现各种侵权的风险。为保护捏脸师的作品,平台不宜开放下载数字人模型。”

  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震律师认为,玩家在游戏中通过捏脸创作的形象,符合《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的定义,可以构成作品。创作的形象可以独立使用的,其权利归玩家所有。

  陈震表示,商家或个人非法复制、传播原创捏脸作品的行为,侵犯了捏脸师的知识产权。他建议捏脸师要注意保存好自己创作底稿、创作过程等记录,作为享有著作权的证据;还可以采用时间戳、区块链等法律认可的存证手段固定创作成果,作为维权的基础。看到侵权行为时,可以通过向运营平台举报、保留证据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中药药、陈维、HC-DEVIL均为网络化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