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兔的奇妙旅程》:创新讲述从远古到未来的“兔子”故事
- 来源:网络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兔子,故事,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24 20:06
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
兔子何时出现在地球上?兔子有几颗门牙?兔子什么时候和人类相遇?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白兔?兔子为什么和月亮有关?在兔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推出七集微纪录片《萌兔的奇妙旅程》,重新审视解读古今中外与“兔”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中国人源远流长的“兔文化”,带领受众走进一场科学与文化相互印证又妙趣横生的“萌兔进击史”。该片推出后收获广泛好评,相关话题13次登上全网热搜榜,阅读总量突破3亿,《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纷纷报道点赞。
一、融合科学文化,开展趣味性科普
《萌兔的奇妙旅程》融合了动植物科普纪录片与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特点,不仅讲述兔子的进化史,还巧妙地融入成语、典故、神话、历史故事等,深入解读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符号象征和多重寓意。例如,该片以追溯模鼠兔化石为切入点,猜想远古的兔子和老鼠是否“沾亲带故”;从成语“狡兔三窟”入手,深挖穴兔和野兔的种族天赋、生活习性;从人类与兔子由古至今共生关系的演变,展示兔子从“蹭吃蹭喝”到驯养圈养的紧密度;从“龟兔赛跑”的故事出发,揭秘兔子奔跑速度之快背后的身体结构,引申汉字“兔”“逸”“冤”的释义;从“小白兔白又白”的儿歌入手,讲述兔子的毛色变化、人类对白兔象征纯洁美好的情感联结;从古人对月亮上是否有兔子的疑问切入,讲述古今与兔子相关的神话传说、文化象征。文化与科学的相互映衬是每一集的特征,它们都展现了兔子的生物属性,更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才能。
二、创新拍摄手法,突出年轻化表达
《萌兔的奇妙旅程》采用实景拍摄、棚内录制与动画效果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在强化知识性、科普性的同时,突出年轻化表达,叙事节奏简洁明快,让观众在“云撸兔”过程中,深入了解萌兔的前世今生、生长习性、物种演变与文化现象。同时,作品充分发挥旁白的作用,凭借新潮的语言词汇,透露一种多元化的趣味。例如,“蹭吃蹭喝只是基本操作,小兔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穴兔小手抖一抖,三室一厅可以有”等解说词让人忍俊不禁,为作品增添了轻松、时髦的调性,拉近了兔子与观众的距离。
全片融入传统剪纸、复古印花等多种文化元素,化静为动,让国画、马赛克画、水彩画中的兔子和人类形象“动”起来。同时,这些色彩绚丽的动画元素让全片整体基调欢快活泼,描绘了一幅灿烂的萌兔历史。
三、构建情感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
《萌兔的奇妙旅程》还抓住民族精神内核,以“兔”为载体唤醒文化记忆,构建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例如,第三集展示了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野兔化石,以野兔的饮食结构中有黍和粟的事实,证明早在4900 多年前,兔子就与走向农耕文明的人类建立了互相“蹭吃蹭喝”的关系。由此,“兔子”不再是一个具象化的物种概念,还能从侧面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此外,通过《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到兔毫毛笔再到“玉兔号”月球车,激发了观众对这些兔文化元素丰富内涵的求知欲,涵养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