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往事》创作谈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津门往事》,创作谈,热播
  • 发布时间:2023-11-24 20:09

  文/张玲

  一部从天津城市视角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之路的历史人文纪录片《津门往事》,于2023年3月20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首播,并在学习强国、央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等多家网络视听平台热播。

  该片以10集、500分钟的超大体量,用人类学的文化演化史视角,以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维度,将上百名历史人物、几十个现实人物,铺陈在1840年至1949年跨越百年的历史时空中,将天津与中国命运相连的近代百年历史,提炼成富有强烈戏剧性的故事,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谋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画卷。

  《津门往事》纪录片播出后,《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解放军报》等相继发表了评论文章,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学术网站发表了6000余字的学术专访,《当代电视》刊载了7000余字的学术专论。这些文章还被学习强国、人民网、今日头条、网易、纪录中国等多家网络平台和众多微博、微信平台转载和置顶。2023年9月,该片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名单。

  天津是个充满传奇的城市,“临海、近都、亲运河”的区域特质,让天津在千百年的不同历史时空下,绽放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津门往事》犹如近代中国的缩影,讲述天津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茫然无措,不假外求、脱胎换骨走向现代世界的过程。天津用坚韧的躯体,在无形的时空里用有形的画面,雕刻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黑暗、贫弱到站起来的传奇故事。《津门往事》正是循着这样的历史脉络构建的影像时空。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物质基础,更需要精神力量。在创作中,我们在历史大背景中选取了不同身份的人物视角,深挖潜藏他们在悲情下细腻的、超越人性的、为了大义不惜舍弃个体生命的精神之光。这道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哪怕微光阑珊,被照耀的灵魂将恒长不朽。

  在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有与八国联军殊死搏斗“以死报国”的罗荣光、聂士成;有抒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强保种观念的严复;有以千万文字探索救国思想的梁启超;有携8000 字“富强观”来到天津,上书对中国未来希望的孙中山;有起兵讨袁、发起护国运动的蔡锷;有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教育思想培育莘莘学子的张伯苓;有周恩来、邓颖超、张太雷、于方舟等在觉醒中觉悟的新青年;有范旭东、李烛尘、宋棐卿等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家;有创造了29小时解放天津奇迹的刘亚楼……他们有的出自天津本土,更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近代历史的偶然性,让他们纷纷驻足津门,近代历史的必然性,让他们从军事、思想、教育、商业等不同领域,将救亡图存的抱负、行动乃至生命,留给了这座城市。

  忧国忧民、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旋律,他们的故事值得服膺于心,值得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影片中年事已高的诸多历史亲历者与其后人,当他们抚今追昔时,胸中依然澎湃着那一代人备尝艰辛、薪火相传的不竭动力。

  该片创作历时五年,由祖光纪录片团队精心摄制完成。十多年来,我们深耕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了《五大道》《有个学校叫南开》《过年的画》《津门往事》等优秀纪录片作品,用一个个影像,搭建天津城市的文化、教育、民俗等多层面、多维度、立体的历史人文时空。

  城市的伟大,在于不同人在这里产生了对话。天津正是古今、中西、雅俗文化碰撞、交融的城市。通过作品的延伸,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源,我们越来越深刻理解今天和历史的丝丝关联,也越来越深爱天津这座有故事的城市。

  记录是时间的延续,故事是记忆的传承。挖掘天津的深厚历史,传播城市的文化样态,传承绵延的中华魂脉,颂咏人类的经验智慧,是我们身为纪录片人的时代责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