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装饰

  • 来源:安邸AD
  • 关键字:装饰,视角,艺术
  • 发布时间:2023-12-15 17:33

  作为永恒不朽的摩登象征,LADY DIOR手袋精彩的创意旅程自1995年面世起,就从未停止。携时代之韵与优雅之姿,它以建筑式的利落线条与标志性的藤格纹图案,凝聚着迪奥这座高级时装屋的风格精髓。而2016年推出的“DIOR LADY ART——艺术家限量合作系列”让这一令人心驰神往的经典之作,进一步幻化为一件件艺术臻品。迪奥每年从世界各地邀请一众艺术家,重新演绎他们眼中的LADY DIOR手袋,希望以他们独具个性的动人视角,将这款标志性手袋的历史传承与精湛匠艺不断升华。

  2023年是该艺术跨界项目的第八年,恰恰数字“8”正是克里斯汀·迪奥先生的幸运数字。在“DIOR LADY ART #8”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颇为熟悉的名字——197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艺术家徐震,是本年度合作中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艺术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徐震是国内第一批先锋艺术家,也是圈内公认身份最为多元,最为跨界的一位艺术家。如今身兼艺术创作者、经理人、藏家、画廊主等多重身份,他在属于自己的多重宇宙中自由切换。

  而从艺术家徐震,到徐震®(注册商标)再到没顶公司的“没老板”,他一直敞开怀抱,迎接商业化与市场化的到来,不是很欣赏创作里那种苦大仇深的状态,也不是很在意“艺术家的自我”这回事。其融合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作品发人深省又不失幽默感,不仅颠覆(相对于大规模生产的)手工艺和原创性的定义,同时也向数字时代的所有权和全球化的概念发起挑战。

  “我只是把商业作为一个工具,作为我们所处的真实的环境,真实的语境。就好像我们成立公司,是因为这是从事艺术创作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我的工作方式就是把这些东西放在桌面上,而避免更多内心深处的消耗。艺术需要流通、需要被拥有、需要交易,这都是它的属性,它必然的需求。而买的好与不好,其实并不影响艺术家想做的任何行为。”正如徐震认为每一次的品牌合作对于自己而言都像是一次社会实践,而他个人混合的身份正是在“非固定领域的艺术实践”的自然产物。“艺术与艺术家不能成为简单的装饰品,而是要能够在跨界合作中有用,能在与品牌的特性中发现一种关系,产生某种化学反应。”

  在徐震看来,并不是说找艺术家合作就一定会为品牌增加一点艺术的东西,“我们需要反思这个所谓的艺术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不只是说你是一个艺术家,然后你合作了就会有艺术性,我觉得对自己也不是很负责。”在此次与迪奥的合作中,徐震选择个人系列作品“金属的语言”为灵感,打造两款全新的LADY DIOR手袋,以一种近乎讽刺的方式,挪用了某些既定的表述方式,来试图反思言论的价值和意义。在原本“金属的语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收集公共漫画中的对话与文字,抽离出原本的语境,搭配各式金属对话框,以街头涂鸦般的轻松姿态构成21世纪的精神肖像之一。

  而本次特别设计的两款LADY DIOR手袋,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和镜面印花材料制作而成,反光的手袋表面饰以“金属的语言”系列中以标志性的金属链条勾勒出金色和银色短语与感叹句,“上面的文字或俏皮或严肃或尴尬,千奇百怪,应有尽有。所以我觉得它本身就是包含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也是与流行、时尚,甚至每天的新闻、心情等都相关的。”徐震表示以这一系列的作品为本次设计灵感首先是从创造者角度考虑的适配度,以及视觉上有没有惊喜;但又要超越视觉,“比如说这个包,当你拿近的时候,是一种可以阅读的状态。但恰恰阅读的是一种近乎不具有任何实际功能的语言,它们相当于一连串空泛的符号。”艺术家便是以如此诙谐轻松的方式,诠释令人神往的手袋作品。

  “金属的语言”系列无疑是徐震的代表作之一,不论是近期在南京金鹰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漂流点赞,街头抽表”,还是温州弘美术馆的个展“训练祖宗”,我们都可以看到该系列作品的呈现。此外,我们可以在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徐震超市》,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永生”“工具”“进化”与最新的“激情”“异形”“局部”等系列中窥见其作品中复杂的形式与多元的内涵——正如全球化发展更加混杂形态的当下一般。

  他的作品基本上呈现了非常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东西:比如中国高速发展的面貌,以及文化变化下的多元性。

  我们看到在这么多年的创作中,徐震似乎从未有过瓶颈期,但在徐震看来,艺术家的创作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临时的,多变的风格是他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吸收新的东西,接触新的人后自然而然的呈现。“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往往非常直接地表现在我们的创作中。它并不只是说好看难看,有没有提供一种什么装饰性的东西,可能更多的还是一种思辨性。我今年开始在准备一个比较大的展览,所以最近一直在梳理过去的创作。然后我觉得自己的主线其实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就是题材可能一直在变,或者选择的材料一直在变,然后形式语言有提升,或者哪些东西有倾向,但我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没有发生太多根本的变化。”

  作为一个策展人与画廊主,徐震的名字常常与当下的年轻艺术家并置。他认为“没顶”其实就是在给予一种环境、一种鼓励,让年轻的艺术家们在艰难的创作路途中还能看到那些认真与坚持的同行。同时,徐震喜欢社交媒体,深受数字化的影响,也被新媒介带来的技术革新与认知所吸引。在数字化洪流中,徐震关注新技术、知识信息过剩和人的智性进化这一系列命题。在他看来,对于科技的使用和数字化的发展给了艺术家新的创作工具和可能性,同时数字化和现实世界是相互关联的。年轻一代则更具判断力,他们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背景。而当代艺术家们面临着传统概念和思维方式的挑战,他们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思考新的创作方向。

  “其实我觉得今天年轻艺术家的压力跟我们那个年代比,真的太大了。大家好像每天都在处理很实际的问题,不像我年轻的时候,每天都觉得自己是个天才。所以我现在看到他们都会跟他们说,尽量高兴一点:你应该要快乐地去享受创作带给你的一种生命被打开的感觉,并且在每个作品做完后,自我认同高涨。这样你到了我这个年龄的时候,不会变得那么的不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