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北极的“中国雪龙”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北极,“中国雪龙”,科考队
  • 发布时间:2023-12-26 21:26

  9月27日,上海码头。小朋友们手捧鲜花,欢迎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科考队”)凯旋。这支科考队于7月1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78天,航行1.5万余海里,来到“世界尽头”——北极点。

  这次科考,队员们在冰原海雾中,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样本,提取其中的生物基因标本,来丰富我国对于北冰洋生态的认知。同时,将采集到的一手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北极国际治理中的态度和作用。

  另外,此次科考在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测、洋中脊地区调查、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

  • 数次科考终抵北极点 •

  这是中国北极科考的第24年,也是我国科考船抵达北极点的第一年。

  9月5日13时55分,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王金辉向队员宣布“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已经抵达北极点。”完成这项任务的“功臣”之一,正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它总长约122.5米,最大宽度22.3米,在每小时12海里的情况下,续航力在20000海里以上,接近绕地球一周。

  北纬90度,是北极点的坐标。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海冰厚度厚,密度高,对科考船的破冰能力要求很高。

  “雪龙2”号与其他科考船不同,它是全球第一艘实现艏向、艉向双向破冰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双向破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船舶在冰区的机动性,即使在密集度非常高、冰非常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前进或者后退的方式灵活调整航向或者船位,一方面是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被困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更大地满足科考作业的需求。

  “本次‘雪龙2’号抵达北极点,科考队通过深入研判海冰的情况,合理规划行进路线,基本上避开了所有的密集海冰区域。在科考队任务非常饱满的情况下,能够安全、高效地抵达北极点。”船长肖志民补充道。

  在北极点区域,科考队开展了综合调查作业,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北极点区域调查数据的空白。作业结束后,“雪龙2”号环绕北极点数圈,跨过了地球所有经度,并开始向低纬度航行。

  • 北冰洋海底“拆盲盒” •

  两个小时,捞出两只虾和一些海蜇。

  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的底栖生物拖网作业中,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是一种常态。它需要将长达十几米的巨大拖网投放至海底,等拖网捞出后,科考队员从成吨重的淤泥中慢慢“淘洗”出可能存在的生物样本。

  在刺骨的寒风中,科考队员浑身冻透,沾满泥浆,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弄了一身泥,就这么点东西,多少有点遗憾。”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坤说,“但是,再小的生物,也是非常珍贵的样本,这一网总算没白捞。”科考队员们已经学会了从微小的海洋生物中,寻找最大的满足。

  加克洋中脊是此次科考队聚焦的另一片海域,科考队员们开展了一系列和地球物理相关的实验。这片海域是地球岩浆产生的地方之一,被称为海底山脉。本次作业中,科考队员通过布放海底大地电磁仪、海底地震仪等设备对洋中脊进行精细化研究。

  对于这项作业来说,回收是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环节。布放的大地电磁仪会以约每分钟20米的速度从近4000米深的海底浮上来。在船上,队员们通过水声探头进行定位,不断测量距离,将搜寻范围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海域。平均回收一台设备要花费四五个小时。每次找寻仪器时,驾驶台都会聚集不少队员,望远镜、长焦相机、无人机等都被用来搜寻目标。一旦发现,队员们会齐心协力把仪器打捞上来。

  经过精心组织,科考队成功布放并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和5台海底地震仪,其中地震仪回收率达到100%,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率纪录。

  • 冰原上开启“国际窗” •

  自1996年中国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国后,在北冰洋考察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2004年7月28日,坐落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黄河站正式启用,中国成为了第八个在该群岛设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2005年,中国成功承办了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开亚洲国家承办之先河;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2018年10月18日,中国和冰岛共建的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运行,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除黄河站之外又一个综合研究基地。

  这些项目宛如一道道桥梁,连接起北极海域不同国家和组织的科学资源与力量,中国在北极考察的“朋友圈”越来越广。

  在此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中,我国首次与泰国针对“微塑料污染治理”问题展开合作。中泰两国利用“雪龙2”号上的实验室和观测平台,围绕大气、表层海水和沉积物等立体调查要素中的微塑料,为全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的谭赛参与了此次微塑料调查,他表示,本次考察采集了极点区域亚表层水体微塑料,进一步扩大了微塑料样品的采集范围,最大程度地收集了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相关样品将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研究。

  伴随着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北极点区域,我国北冰洋调查范围进一步拓展,也为微塑料、黑碳等国际前沿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除此之外,在加克洋中脊海域,中—俄围绕重力磁力等多种测量方式的地球物理合作调查进一步深化,为双方共同开展北冰洋地质构造研究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剑锋表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北极科考,大力发展无人值守长期观测装备获取数据,并与有关各方一道,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为提高北极认识水平、促进北极生态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