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关爱随班就读儿童——家校共教,培育自信
- 来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德育工作,家校共育,随班就读儿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7 20:47
何雅皓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鹤鸣五巷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自信即个体对自己积极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自信心对学生的成功非常重要,为了让随班就读儿童走出成功的第一步,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在随班就读儿童生活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随班就读儿童非常关注身边的伙伴和成人的评价,他们对随班就读儿童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为此,教师和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促进随班就读儿童的成长。
关键词:德育工作;家校共育;随班就读儿童
自信就是个体对自己积极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它就像催化剂,可以把我们在生活中的所有潜能调动起来,非常有激情地对待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很久之前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组,成绩优秀的为A组,成绩一般和成绩欠佳的为B组。心理学家找来了两位能力相当的教师来教导他们,心理学家把B组的学生交给第一位老师,并告诉这位老师B组里面的每位学生的智力都非常优秀。接着心理学家又把A组学生交给第二位老师,并告诉这位老师A组学生的智力正常。通过两个月的实验,心理学家惊奇地发现B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都明显优于A组学生。是什么原因使这两组学生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原来,第一位教师不明真相,以为自己教的是优秀的学生,所以对学生非常耐心,大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方法,导致B组学生在教师的耐心鼓励下,不断增强自信心,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信心对学生的成功非常重要,更何况是对随班就读儿童呢?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具有极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这些都是他们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所以,为了让随班就读儿童走出成功的第一步,就必须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一、利用代币法给予随班就读儿童成功的体验
如某班的叶同学,她出生时窒息,大脑缺氧,后来经医生诊断为大脑发育不良,精神发育迟滞,社会适应性行为重度缺陷。因此叶同学在班级里不与同学交往,参与集体活动时会大哭大叫。从叶同学的表现来看,她属于严重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叶同学克服恐惧建立自信,因为一切的学习活动,都以建立自信做保证。教师对她采用“正强化”方法训练。“正强化”就是给予一定好的刺激。即:在她有好的表现,如当同学碰到她的物品时,她不发脾气,老师就奖励她印花,或以微笑、点头、口头称赞和表扬等方式对她给予肯定,运用奖励的方式,使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又例如,她上课能安静听讲,小组讨论时能转过身去倾听同学的发言,或愿意动笔写作业,教师都立刻给予她微笑、表扬,运用身体语言、眼神示意等,唤起她自信心。教师的关心和赞赏激发她进一步建立自信。教师还以代币法,不断向她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她逐步参与到班级活动,愿意与同桌或熟悉的老师交往。代币法是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例如,当她获得老师奖励的印花,集齐一定数量就可以换取她喜欢的食物和文具。但当她出现不合群、情绪激动时,就想方设法让她的情绪安定下来,如好言好语相劝,如果情绪仍然激动,则采用“负强化”方法,隔离她一段时间,使她的情绪逐渐平伏。然后运用模仿法,引导她向班上、身边的同学学习,使其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心理治疗法,主要是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使她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代替不适当的行为模式;如针对她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教师通过“每周一句”的训练方式,初步使她懂得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否则不会满足其要求;一旦她能向老师或同学说出感受,取代沉默寡言,老师要马上表扬,通过正强化的方法刺激、鼓励其继续。
一般来说,在生活中体验成功越多,随班就读儿童就会慢慢增强自信心,反之,体验成功感较少的就越自卑。随班就读儿童不可能凭空产生对自己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通过对实践结果的不断反馈,才能逐步认识自己。所以,成就感越丰富的随班就读儿童,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就越积极,自信心也就越强。
二、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有效影响随班就读儿童的成长
教师和家长是随班就读儿童生活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年人。随班就读儿童非常关注身边的伙伴和成人对他们的评价,这些人对随班就读儿童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如果父母总是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行为总是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而且不盲目地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即使在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在他们失败的时候,也从不怀疑、否定自己孩子的能力,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一定是非常自信的。
(一)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自信对其的重要意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例如,教师和家长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会在日常生活的话语中无意地批评孩子,从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尽管孩子真的错了,在批评他的时候有没有注意把人和事区分开?会不会因为孩子做了一件错事,而对他们的能力,甚至人品大加批判呢?我们可以从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看出,耐心的帮助和积极的鼓励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坚持正面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用耐心和鼓励浇灌随班就读儿童心中的自信之树。
(二)增加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孩子建立恰当的目标
树立合理的生活、学习目标,是每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但是,随班就读儿童由于智力、经历等方面的原因,在制定生活目标和学习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目标定位过高的情况,导致目标难以实现,从而产生挫败感,这样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教师和家长可通过一些家务劳动、游戏活动,让随班就读儿童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帮助他们合理地制定学习或生活的目标,使他们较容易地达成每一个小目标,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树立自信。也可以帮助他们把一个大目标拆分为几个小目标,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引和帮助下一一达标。例如,我们班的卢同学是随班就读儿童,但她对学习很感兴趣,在读一年级时经过努力,各科都能取得C级的成绩。但当她二年级时,家长因工作忙,在家里没有家长的督促和陪伴,成绩大幅下降,久而久之,她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此,为了重建她对学习的信心,笔者只能降低作业的难度,让她在作业和练习上找回成功的体验。并且在班队活动中,让她跟着组员们一起参与节目的练习和表演,只要她有进步,教师都得及时表扬,以增强她的自信心。总之,自信心是每一次成功体验的累积,教师和家长可以有意识安排一些机会,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家让随班就读儿童参加家务劳动、和他们分享校园生活等,这样就能帮助他们积累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帮助随班就读儿童找出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对于随班就读儿童来说,他们缺乏成功的体验,他们对自己在某事中失败后,不懂得总结经验,或者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做某事失败了。所以,先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失败或者成功都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例如卢同学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她认为这是因为她的努力学习,所以能力强,这样就将成功归因为内在因素,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反之,她把这次测试成绩好,归因为运气好,而上次测试成绩不好则是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差,这就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所以,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教给他们正确找出每件事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的方法,勇敢地面对失败,正确分析自己的失败原因,努力提高某项能力,从而在下一次的实践中获得成功,以提高随班就读儿童的自信心。
(四)让随班就读儿童感受“爱”
对于随班就读儿童来说,“爱”是信任、教育、陪伴和关心。教师和家长在帮助随班就读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提高他们自身能力的时候,应该注意能力的均衡发展,不要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养成。不然就会造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缺乏自信。目前,有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受到挫折,就包办代替,严重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下去,孩子只会越来越依赖家长,对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正确的认知,自信心就难以建立起来。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凡是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这样,孩子感受到了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信任,才会事事乐于尝试,练习多了,体验成功了,也会自然而然增强自信心。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予随班就读儿童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教育,他们就能信心满满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久而久之,当他们面对困难时,都能大声、自信地对自己说:“我试试,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