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沉默的视角看教育

  殷文韬

  “长期以来,教师对于课堂上的沉默有着狭隘的理解,那些面向全班大声说话的学生被认为是参与者,而那些保持沉默的学生则不会被认为是参与者。”美国学者凯瑟琳·舒尔茨博士在《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一书中“探讨了理解沉默的若干视角,总结了沉默的各种形式和功能,认为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课堂上沉默的学生,学会解读观察学生的沉默,把他们的沉默视为一条线索去了解如何给学生参与提供更多可能”。该书除了为我们理解课堂沉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沉默的视角,让教育工作者以此视角来思考教育。

  在课堂上,老师们总担心课堂不热闹、气氛不热烈、学生参与度不高,潜意识地追寻喧哗的课堂。其实除了喧哗以外,课堂还有着另外的“半边天”,那就是课堂沉默。凯瑟琳·舒尔茨认为,“学生沉默的意义是相当丰富的,沉默作为抵抗、沉默作为权力、沉默作为保护、沉默作为对创伤的回应以及沉默作为创造性和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探究凯瑟琳·舒尔茨的思想,可以发现,课堂沉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沉默,主要是倾听型沉默,即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静心聆听所授内容时所产生的沉默;另外一种是消极的沉默,消极沉默即由学生认知困难、课堂教学内容承载量过重导致学生认知疲倦时所产生的沉默。教师要有效利用积极的沉默,同时通过教育智慧去化解消极的沉默,让沉默在课堂“发声”。

  当老师发现了课堂沉默“半边天”后,解读沉默就成了题中之义。这可以分为三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步骤。第一步解读学生个体。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是沉默的直接原因,教师要留心观察、细心分析。第二步是解读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教育背景是孩子沉默表现的重要原因。第三步是解读社会背景。为什么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加沉默?为什么男生和女生在课堂上的沉默表现有区别?教师通过解读沉默而了解学生,进而创造更优质的课堂参与环境。

  关于课堂沉默的社会背景,有更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目前的教育领域存在“重”喧哗、“轻”沉默的现象。个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程改革指挥棒的强大磁场牵引着课堂喧哗的浪潮。2001 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近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课程改革指引性文件当中都提到了“交流”“合作”“互动”等理念,这些理念无疑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但在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许多专家、一线教师却对此产生误解,以为提倡“交流”“合作”“互动”的课堂就等同于反对安静、沉默的课堂。基于这种偏见,大量的教学活动都承载着喧哗的基因。

  有教育学者对比了中外教育的基本情况,认为班级人数的差别是影响中外教育差别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部规定:小学班额不超过45 人,中学班额不超过50 人。而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小班教学(班额25 人以下)。试想在一个班上有50 个学生,一节课只有40 分钟的背景下,学生全员“喧哗”地参与必然是困难的,必然有部分学生属于沉默的一部分,无论是积极的沉默还是消极的沉默。

  从一个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来看沉默与喧哗,会发现其中遵循着某种规律,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不同阶段,学生的沉默和喧哗大致遵循喧哗越来越轻,沉默越来越重的规律,这与个体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关,也是各教育阶段中学生表现的自然演进。其实,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沉默和喧哗也遵循此消彼长的规律,从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到老年时期,喧哗指数在慢慢下降,沉默指数在缓缓上升。

  始于课堂参与的思考,结合人生不同阶段的特征,反复去品味沉默与喧哗,会发现它们呈现此消彼长、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沉默与喧哗交相辉映,构成了美妙的交响乐,课堂中的教师就好比交响乐的指挥家,而一场音乐能不能演奏得美妙生动,要进入什么旋律,少不了指挥家的全情指挥。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应该通过对课堂的调控,使课堂呈现动静有序、高低起伏、张弛有度、错落有致的动态美。教师不仅要拨动热情活泼的喧闹区的琴弦,也要聆听低调沉稳的沉默区。

  其实,沉默与喧哗,不仅是课堂参与的“双簧”,也是学校管理的两种不同状态,有的学校是“喧哗”性格,风风火火、热热闹闹,气氛活跃有的学校则是沉静的风格沉默不语、安安静静、踏踏实实。沉默的学校和喧哗的学校构成了多彩的教育生态。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