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上课”当慎行

  马志响

  “无生上课”有着规模小、时间短、节奏快、容量大、教师参与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在很多地方的教师招聘、选调、基本功大赛、教学能力测试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甚至一些地区两年一度的学科评优课也选择了这种简易的模式进行。

  作为参与过这种“无生教学”赛课的评委,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评优课模式能否真正公平、公正地体现教师的教学实战能力和业务素养?能否全面地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呼唤教师的实践智慧,但一些教师虽有演课之才,却缺少互动课堂的实践智慧。说起课来头头是道,但却无法应对真实课堂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无法妥善回应学生的奇思妙问,不能够对学生的即时表现进行适切的反馈评价,不能够对教学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更落实不了教学评一体化思想,只管备课不管备学生,教学设计一味迎合评委的功利化思想比较突出……

  评优课的精彩,不仅表现在教师的善教、善导,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共生共长。或者说,唯有让学生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老师的精彩。无生上课过于强调教师教的作用, 展现的只是教师的基本功,而极易忽视师生间的共进共享,忽略了课堂首先是学习发生的地方。课堂绝不是单向传递的场所,它是一种沟通的组织, 是师生之间借助交互作用, 相互传递、彼此交流, 从而获得创见、变革自我的一种沟通。评优课的课堂更需要师生的“对话性沟通”的学习,这种“对话流”,正是学生头脑中的“思考流”的外化……

  一节无生的语文评优课,虽然教师的预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层层推进,然而,教学却是跟着课件一步步走,亦步亦趋。即使教师预设学生会抓住自己最有感触的句段品读、体悟,教学课件也是直接按顺序呈现。试问,倘若在现实课堂中,学生找出的句段与预设有偏差怎么办?届时调整课件的顺序还来得及吗?这一成不变的课件能够真正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吗?凡此种种,皆为教师教学的“学生主体意识”缺失,以至于课堂“目中无人”。

  优质课理应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要时时刻刻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不管学生在与不在都应当将其放在课堂的正中央。无生课堂更考验教师的主体意识,即使是自编自演的模拟推演课堂,也绝不能忽略课堂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而非教师。换句话说,即便是无生上课,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也应为“不在场”的学生服务。

  无生课堂缺少“互动共生”的课堂生态之美。教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一厢情愿单方面的预设、单向度的输出,不能体现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程度,缺乏学生现场的真实体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难以得到检验。而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诉求,是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基石。

  无生上课更多的侧重于教师的“教”,侧重于教的方法和过程,而对学生的“学”的状态只能做出自我猜测,对学生学的方法和过程关注不够。即使有教师为追求无生上课的效果刻意“制造”互动,竭力表演学生在场,也难以真正企及学生的心灵世界,无法真实揣摩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做出真切的互动和回应,呈现一种互动假象。而评优课的“优”不能仅仅体现在教师教得优的层面,更要体现在学生学得优的层面,因为教是为了促学,教是为了不教,要少教多学,以学来定教,以学评教。只有当老师和学生有着很好的交流和互动, 学习才会真正发生,才能真正地促进知识在学生内心生长。

  无生上课中由于学生缺位,教师的教学预设不会受到丝毫干扰和阻碍。但也因为如此,学情不能得到充分关注,使得课堂沿着固化的既定教学路线进行,每个过程都被教师掌控。教师可以把自己最理想化的设计完整呈现出来,借助“学生”之口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

  这样的课堂缺少现场感,缺少课堂的实景,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没有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就没有真正的教学发生,在无生课堂里师生不能够充分地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不能进行彼此间的心灵碰撞,教师的教学机智不能得到良好的展现和考察。殊不知,一个教师最核心的教学素养,是他(她)在课堂上的判断力和行动力,也就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判、引导、启发、纠偏、推进……因此,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不是仅靠教师个人“闭门造车”时的沉思和模拟推演就能实现的,他必须在与教育对象的接触、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

  无生上课是缺少“故事”的课堂。“故事”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经历思维磕绊、碰撞、爬坡的一波三折的过程。这样的课堂不仅生动,更有美丽的生成,充满情趣和思维的张力,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场域;师生共同经历丰富、曲折的教学探究过程,是思维的舒展碰撞、呼应共鸣、曲径通幽……这样的课堂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与学相长,师与生共长。

  无生课堂虽然注重设计感,外表华丽,甚或比较“完美”,但是否过于理想化,是否有纸上谈兵之嫌?尤其是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以学为中心,注重“做中学”“用中学”,注重实操性和实际解决问题的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如何进行无生课堂教学?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科实践,在无生的课堂中,学科实践如何有效落实,如何避免空谈?

  而有生课堂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注的情感互动,情感共享。无生上课并不能考察一个教师的全面素养,师生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亲切交流,情感不能够流动,不能够捕捉到彼此情感的变化,彼此无法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仪式是一种相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根据互动仪式链理论,成功的集体互动是通过共同的积极情绪、相互关注的注意力以及集体团结的感觉而产生的。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够通过构建持续而成功的互动促进学习,在教室等实体存在的环境中,师生通过身体运动、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言语交流并分享情感,随着空间中更多的交流和积极情绪的分享,形成情感能量,从而导致行为的同步和协调,并且当其中成员寻求维持情感并实现集体目标时,便会产生互动的仪式化,从而使得链条更加紧密,学习得以真正发生。

  因此,互动仪式的即时互动性能有效提高课堂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缺乏互动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引起学生的共同关注和兴趣,教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空洞困境。在缺乏互动仪式的无生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共同的情感体验,而在互动仪式中,短时间内会产生高度的情感连带和集体兴奋,使学生能够在有节奏的情感连带中产生情感共振,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参与感,提升学习质量。这些是无生课堂所无法企及和达成的。

  虽然无生上课有它自身的优势,但真实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是再多、再好的模拟推演所无法代替的。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