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 发布时间:2024-03-30 16:46

  何吉龙

  引言: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仍在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简单阐述了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程的开展现状,探讨了基于群文阅读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的根本意义,重点分析了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以此保证高中语文课程质量。

  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群文阅读为基础,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同时基于群文阅读开展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做好坚实基础。

  1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程开展现状

  1.1 未深刻理解群文阅读概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与新课程标准相契合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工作之前,首先,应对群文阅读的概念有着正确深刻理解,系统化全面化地理解群文阅读的实际内涵。但从现阶段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来看,有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的理解有所偏差,通常会将群文阅读的议题与主题放在同等位置上对待,对群文阅读所要求的达成共识现象错误地认为是按照标准答案进行教学工作。还有一些语文教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群文阅读的实质内涵,片面地认为群文阅读只是在阅读文本的数量方面有所增加。因此,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工作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导致群文阅读教学课程没有发挥出它本身具有的优良效能,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1.2 教师缺乏足够的群文阅读教学经验

  在高中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对群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工作过程中,因为教师之前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自身的群文阅读教学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再加上受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程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从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层面来看,通常在选择阅读教学内容时,是以应试考试内容为基础,内容选择上不够合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所采取的单篇阅读模式,教师往往会针对这一篇文章内容进行全面化的分析讲解,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仍会沿用同种方式,使得教学时间较紧张,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呈现一定的程式化态势。

  1.3 未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部分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工作时,往往不会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对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阅读文本内容选择上没有综合衡量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群文阅读教学工作没有落实到根本。与此同时,教师所设定的群文阅读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更多地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除此之外,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较为单一,以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没有主动地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群文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根本提升。

  2 基于群文阅读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的根本意义

  2.1 群文阅读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

  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看,它提供了一种对话渠道,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样也是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已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单篇阅读教学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文本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浮于表面,学生不能更加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涵以及将同类型的文章等联系起来,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群文阅读则有效弥补了这一弊端,同时完全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学生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语文阅读相关知识。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在我国各地应用较为广泛,以统编版教材为例,基于群文阅读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能够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新的工作思路,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契合,以达到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2.2 推动构建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推动构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一学习方式并不适应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时,通常会将教学工作重点放在讲解文本上,对学生个体阅读思维的培养缺少足够的重视;从阅读内容层面上来看,容易对阅读文本过度解读,使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内涵;关于阅读策略方面,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阅读教学工作其实是对话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基于群文阅读,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可以整合多个阅读文本内容,以明确的议题为基础,师生以此展开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应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更加良好。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读多写,并且可以经过长时间的阅读积累深化认识,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渐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是以一个确定的议题为核心,以此展开相关的阅读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合理数量的阅读文本,并且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时间所占的比重较小,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自行进行阅读理解。所以,基于群文阅读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有利于保证语文教学工作质量。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掌握阅读策略,具有阅读能力,形成阅读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3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3.1 从多角度入手整合开发课程资源

  以群文阅读为基础,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应当从多个角度入手来整合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由两部分所组成,分别是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的课程资源主要指的是开发阅读内容教学工作,同样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教师首先可以根据统编版教材上的文本内容,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具体的方法为,通过教材的文本内容以此确定出一个明确的议题,接下来对教材中有关的议题内容进行整合,同时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将它们归纳成为一组群文。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教师可以自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采取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不断对群文阅读课程资源进行完善,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被更好地激发出来,同时课程资源的全面性也更加有所保证。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从现实的需求层面为切入点,以此完善群文阅读课程资源,可以综合考虑文化传承、思想品质、价值观等因素,同时与学生的个体发展相结合,践行人才培养目标。

  隐性课程资源主要指教师的资质力量、学生家长的支持力度以及班级或校园内开展阅读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学校应不断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深化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和教学工作水平,为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工作做好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积极主动去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群文阅读课程质量。除此之外,在班级范围内举办阅读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书香校园”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推动学生可以自主地去阅读。

  3.2 对群文阅读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有所明确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明确群文阅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根本导向,重点集中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以群文阅读为基础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的课程总体目标要覆盖阅读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从阅读方法、阅读知识、阅读能力、阅读数量、阅读兴趣这几方面所确立。高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阅读文本时,应当重点选择有明确议题的文学作品,以统编版教材为基础以此进行延伸拓展,通过教师的阅读引导,使得学生逐渐发现阅读的乐趣,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深化。在新课程标准中,传统表达方式中的课文被文本所取代,因此在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时,也同样要考虑到这一点。在进行阅读课程内容的选择时,不能完全受限于统编版教材,只集中在教材中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统编版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呐喊》《狂人日记》等鲁迅先生其他代表作品的部分文本内容,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数量,同时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先生,以及他不同作品中表达的文化内涵,以此实现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3.3 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多元化方法

  以群文阅读为基础展开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它的教学流程可以大致分为:师生共同进行文本内容的阅读,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同学之间互相议论交流文本内容,最后是展示环节。在阅读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的方式,这样构建的阅读氛围会更加良好,学生也可以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的演讲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演讲的氛围,体会情感也会更加容易代入,有利于保障阅读效果。在进行到思考和议论的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协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崭新的启发,同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多次的教学研究能够得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相比于个人独自阅读方式来说,学生的阅读感受更加深刻,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最后的展示环节,高中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选择方法较为多样,可以采取PPT或读书笔记的方式,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采取多元化的展示方法,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加高涨,阅读成果也会更加理想。

  3.4 不断完善群文阅读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群文阅读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应当不断完善群文阅读课程评价体系。群文阅读课程评价体系重点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阅读素养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采取制订评级制度的方式,评级制度中应当包含阅读目标和阅读议题的确立,课堂设计具体策略、课堂的阅读效果以及阅读教学工作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表,综合衡量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教师能够在教学评价表的反馈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反思总结,对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保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则要将重点放在学生是否具有了语文核心素养,阅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阅读技巧是否熟练掌握等方面。除此之外,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评价方式不能受限于传统的阅读评价方式,应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态势,遵循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原则。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合作小组成员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评价,演讲和舞台剧表演的方式也是检验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良好手段。

  3.5 整合归纳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由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两部分组成,以群文阅读为基础构建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应当对这两部分教材设置进行归纳总结。必修教材各个模块的设定都表现出了阅读与表达两方面的要求,教师在开展群文教学工作时,应以必修教材为基础,在议题确定后,去选修教材中挑选合适的文本内容作为学生阅读学习的补充。整合归纳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符合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的实际要求。而选修课程的阅读范围能够合理克服必修课程中阅读范围的局限,有助于学生由理解性阅读向探究性阅读过渡,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核心素养逐渐深化。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内容选择的补充,拓展了群文阅读的整体阅读范围。高中语文教师在选择必修课程的文本内容时,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准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在选修课层面上,重点应当集中在选择的多样性层面上,能够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群文阅读实际需要,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以群文阅读为基础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些课程内容设置,以此更好地适应课程体系构建要求,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将语文群文阅读知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机融合在一起。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要从多角度入手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对群文阅读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有所明确,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多元化方法,不断完善群文阅读课程评价体系,同时整合归纳统编版教材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保证群文阅读教学工作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要求。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规划课题《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S〔2022〕GHB0315。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