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响堂山石窟第7窟窟檐建筑艺术及保护策略研究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窟檐,建筑艺术,保护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4-21 19:33

  文/谢空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通讯作者)

  苗淑楠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

  李翊翔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

  摘要:响堂山石窟作为北齐石窟代表之一,其窟檐建筑表现出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文章从建筑美学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南响堂山石窟第7窟窟檐建筑艺术及其空间形态,基于空间环境与形式设计,探究窟檐建筑空间对外部空间和窟内空间的联系作用。结合洞窟营造背景分析东魏北齐时期窟檐建筑艺术特征和空间功能,探讨南响堂山石窟第7窟窟檐建筑保护策略,以期为国内其他石窟窟檐建筑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南响堂山石窟;窟檐;建筑艺术;保护策略

  引言

  南响堂山石窟属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遗存内容丰富,为研究东魏北齐邺城地区的佛教思想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窟檐源于印度,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与传统建筑形式融合,形成了中国化的窟檐建筑形式。南响堂石窟第7窟洞窟结构基本完整,窟外有完整的窟檐遗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石窟建造背景

  南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峰峰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北临滏阳河,由北齐大宰相高阿那弘主持,开凿于北齐天统年至北齐末年。据《釜山石窟之碑》记载:“有灵化寺比丘慧义。仰惟至德,俯念巅危,千齐国天统元年乙酉之岁,斩次石山,兴建图庙。”[1]南响堂第7窟又称为千佛洞,位于南响堂石窟上层西北端部,是南响堂石窟诸窟中窟檐建筑保存最完整的洞窟,雕刻极为精美。第7窟洞窟形制为典型的三壁三龛佛殿窟,方形单室,穹窿顶。

  2窟檐建筑艺术

  窟檐建筑源于印度,是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护石窟内部文物不受风雨侵蚀,又使内部礼佛空间得以向外延伸。南响堂石窟开凿在开敞的崖壁上,朝向西南,分上下两层。据现场考察,南响堂山石窟除了有仿木窟檐外,还有若干木构建筑遗迹。在研究窟檐建筑时也要关注建筑结构、空间关系、建筑美学及建筑功能等方面,将窟檐建筑和洞窟本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

  据学者研究,南响堂窟檐建筑下层1、2窟窟檐建筑形式为佛殿,上层第7窟与第3窟窟檐建筑形式为佛塔[2],而佛塔这种窟檐建筑形式几乎为绝响。佛教信仰者通过窟檐前室进入洞窟,会产生一种从“客观世界”进入“西方净土”的心理感受。窟檐改变了石窟的立面建筑形式和结构,延伸了石窟的内部空间,还使原来的石窟入口空间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产生了扩张、开敞的效果。无论从空间上或是心理上来看,窟檐空间拉近了神圣的佛陀与俗世信徒之间的距离。

  南响堂石窟第七窟窟前左右两侧各凿两柱,构成四柱三开间的建筑形式,两柱子均为八角莲瓣束腰,火焰宝珠柱头石柱,与阑额上的斗拱共同承载了屋檐的重量,同时也分割了内外空间。柱子雕刻精美,风格粗犷大气,柱础为蹲踞的狮子,柱身分为两段式,柱身有明显的收分,四个石柱皆为束腰仰覆莲八角棱柱,柱头为覆莲,形体雅致美观,流体自然,虽比不上西方古典建筑中的爱奥尼柱那般雍容华丽,但也不失皇室贵气。柱间阑额之上有两朵一斗三升拱。在传统建筑中,斗拱一般出现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说明此窟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正中两柱上托圆栱火焰形门楣,尖拱门楣上面刻有一座三刹四面塔,周围环绕飞天伎乐,拱下刻迦陵频伽鸟,两头相顾。上有完整的仿木构简瓦屋面,屋脊上雕饰山花蕉叶,脊间立一金翅鸟。顶部有低平的覆钵,宝珠形塔刹,两侧立短柱,柱头雕饰莲瓣宝珠。

  窟檐除了美化立面外,还可以阻止风、沙、雨、雪对石窟内部的侵害。窟檐的建筑形式主要分为木质和石质两种,两种皆依地势而建,不同之处为,前者是在石窟前方搭建木构建筑以保护石窟本身,后者是由石窟周围岩石雕凿而来。据《大金西京武周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云冈石窟中的“十寺”指的就是窟前有木构建筑的洞窟[3]。另外,从考古发掘报告中得知,251窟与254窟窟前木构建筑可能是莫高窟最早修建的木质窟檐[4]。据《敦煌录》记载:“前设置楼阁数层……其小龛无数,嘻有虚栏通连,巡礼游览之景。”[5]窟前石质仿木建筑始于北魏,盛行于南北朝至唐朝,大多集中在云冈、龙门、响堂山、天龙山、麦积山等大型石窟寺中,唐之后仅零星分布于陕北、晋南、川渝地区[6]。南响堂第7窟窟檐属窟外崖面雕凿而成的塔形窟,不仅拓展了窟内空间,还大大改变了石窟的立面形象,为窟内文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是窟外空间向窟内过渡的虚空间,深刻体现出“入塔观像”的精神层面[7]。

  3窟檐空间特点

  南响堂第7窟窟檐为单层窟檐,四柱三开间,符合我国传统建筑发展规律,也反映出中国传统礼制思想文化。三壁三龛中轴对称,窟檐柱子也以中轴布置,开间为奇数,映射出北齐时期古建筑营建标准的普遍认知和审美一致性[8]。据古籍记载及考古发掘证实,夏末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最完整的宫殿遗址。从考古发掘现场可以看出当时夯土台上的建筑形制中轴对称,面阔8间,面阔开间为双数,这与传统建筑发展规律中的中轴对称、开间为单数不同。杨鸿勋先生提出:“双数开间是早期强调中轴的一种方式。”[9]强调了中国传统建筑,如宫殿、民居、礼制、陵墓、宗教等各类建筑都注重中轴对称布局的建造规范。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以梁柱结构为主,建筑的各种空间形态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从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南响堂第7窟窟檐建筑是半开敞式空间。建筑的屋檐、梁、柱子成为空间开敞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决定了建筑空间生理及心理的舒适感。光照通过建筑结构的引导或者遮挡进入窟檐建筑空间,后经过门洞进入主室,光线随着遮挡物增加由明渐暗,从而增加石窟内部空间的神秘及崇高的氛围感,这与西方古埃及时期陵墓建筑的设计手法有相似之处。窟前的半开敞空间体现了对礼佛之人的包容性和交流性,同时与信仰者进行礼佛活动时的心理变化契合。

  从建筑空间形态学角度进行分析,南响堂第7窟窟檐建筑建造模式与莫高窟的大多数窟前殿堂所产生的空间作用和心理作用是相同的。窟前建筑指的是依窟建造的地面遗存,主要有殿堂、佛殿、佛塔等建筑形式,与石窟共同组成了统一的整体。石窟依据礼佛需要,在窟前建造建筑,此建筑能够产生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为礼佛及参观者的活动服务。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响堂山石窟进行了多次清理发掘工作,使湮没多年的第七窟北齐时期窟檐建筑的原貌逐渐展现出来。由此可见,窟檐建筑的出现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空间的可能性。其不仅是进行礼佛活动的场所,同时是石窟内部空间向外部环境延伸的桥梁和纽带,增加了空间序列的丰富性,也是空间流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此空间结构可以引导信仰者的心理逐步发生变化,由悠闲自在、漫不经心到勤勉进取、笃信不疑。

  基于上述讨论,窟檐建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从实际功能出发,其使石窟的内外空间产生联动作用;从精神层面来说,主要使信徒的心理逐渐升华至净化心灵。南响堂第7窟,无论是石窟内部的造像壁画,还是石窟外部的建筑形式,无不映射着北朝晚期的佛教思想,其空间形态顺应着历史发展的需求,为信仰者宣扬佛教、广弘佛法等佛事活动提供服务[10]。

  4第7窟窟檐建筑保护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仿木构石质窟檐建筑受到人为或自然破坏,使得洞窟内部造像、壁画等暴露在外,窟内文物正面临着被环境侵蚀的危险。因此,根据南响堂第7窟仿木构窟檐建筑保存现状,分析保护需求,提出适宜的保护策略,对于石窟寺本体的长久保存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现状调查,南响堂现存共有7个洞窟,分为上下两层,其中华严洞、空洞、般若洞、力士洞、千佛洞窟前均有仿木构佛殿或佛塔式窟檐建筑遗迹。西方洞与东方摩崖佛龛群离主体石窟群较远,且无窟檐建筑,暂不作论述。南响堂千佛洞窟檐建筑是响堂山石窟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仿木构窟檐建筑,窟前有四柱三开间柱廊,上有石质仿木屋檐,顶部有覆钵形塔顶。目前,洞窟门口左侧石柱底部畏兽受损严重,很难看清全貌,石柱莲瓣束腰处缺口较大,有折断的危险。右侧石柱底部石柱畏兽缺失头部和左前兽爪,畏兽上方有一条大的裂缝,上部柱棱受损较为严重,但有完整的莲瓣束腰。柱上尖拱门楣下方有两个大一点的缺口,飞天和三刹四面塔等雕刻有所磨损,清晰度降低。另外两个石柱受损情况较轻,屋檐下飞椽和檐上的筒瓦部分受损严重,整体保存较为完整,顶部覆钵顶建筑形式完整,装饰纹样清晰,几乎没有破损情况,保存十分完整。千佛洞窟檐建筑作为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较强的装饰美化作用、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等而被传承、弘扬、创新并留存至今,成为石窟寺窟檐建筑研究的重要实物遗存[11]。

  南响堂山石窟是邺城地区重要的石窟寺之一,也是冀南地区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推动了北朝晚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演变。现存的7个洞窟均受到人为或自然不同程度的威胁和侵蚀,为避免石窟寺继续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21世纪初,在石窟前方加建轻钢结构“雨棚式”窟檐。这种窟檐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太阳直射和雨雪侵害等问题,但不能有效防止石窟风化、雨水回流等现象。其次,窟檐的建造破坏了石窟寺历史风貌,与石窟寺整体环境不协调。“雨棚式”窟檐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人为或自然对石窟的破坏,并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作为石窟寺临时保护性建筑是有必要的[12]。

  石窟保护性窟檐建筑营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考虑到建筑形式是否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是否有显著的保护效果,是否可以长久保护等问题。南响堂山石窟第7窟窟檐建筑相对来说受侵蚀较小、危险性较低,应该以窟檐本体修复和病害检测及预防为主,修建保护性建筑为辅。在建造技术上,保护性窟檐建筑要有显著的保护效果,尽量采用体量适宜、结构稳定,符合石窟寺的整体历史风貌的建筑形式,且不能对洞窟本身或洞窟内的造像和壁画产生干扰和破坏。在建筑形制上,注重历史窟檐遗存研究,明确探究窟檐建筑形制和时代特征。新建窟檐建筑要对石窟寺现存窟檐痕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窟檐建筑时代特征,明晰历史发展演变脉络,发挥现代材料优势,寻求与石窟寺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影响石窟寺整体环境,具有较强耐久性的新型材料窟檐建筑形制。

  为避免南响堂石窟第7窟再次受到各类病害侵扰,应根据石窟现状分析,探究适宜且长久的保护性窟檐建筑形式。新建的保护性窟檐建筑要以保护石窟为根本,尊重鼓山地区历史风貌,协调周边环境,尽量采用符合地域性及时代特色的窟檐建筑形制。简而言之,要重视本土性窟檐建筑形制、结构特征和营造制度研究,明确发展演变脉络,把握新建窟檐对石窟寺整体历史风貌影响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窟檐建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从实际功能出发,其使石窟的内外空间产生联动作用;从精神层面来说,主要使信徒的心理逐渐升华至净化心灵。南响堂第7窟窟檐与柱式空间关系遵循我国传统建筑空间发展规律,也符合传统建筑形制的要求,同时具有独特的时代风格。窟檐建筑是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建要以保护石窟本体为前提,应与石窟寺整体环境协调融合,兼顾石窟寺历史风貌,把控石窟与景观的协调平衡,采用现代轻型建筑材料,减轻对石窟本体的荷载,避免对石窟本体产生负面影响,以达到保护石窟文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繁兴.南响堂石窟清理记[J].文物,1992(05):16-18.

  [2]钟晓青.响堂山石窟建筑略析[J].文物,1992(05):19-31.

  [3]宿白.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4]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内容总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5]唐耕藕,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6]彭明浩.中国石窟寺窟前建筑的发现与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18(05):4-13.

  [7]马若琼.莫高窟第196窟窟檐建筑艺术探析[J].敦煌学辑刊,2018(01):77-82.

  [8]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0]张景峰.敦煌石窟的中心佛坛窟[J].敦煌研究,2009(05):31-32.

  [11]裴强强,陈嘉睿,郭青林.石窟寺窟檐保存现状与保护对策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42-156.

  [12]尹志勇.峰峰矿区石窟寺调研及其保护性窟檐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