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决定性瞬间
- 来源:艺术启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决定性,瞬间,心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6-03 20:17
文/纸 月 图/李 鹏
“认为照片是用相机拍成的,这只是一种错觉,其实它们是用眼睛、心灵和头脑拍成的。”这句话听上去有点儿“玄”,却是布列松的肺腑之言,是他为自己制订的“摄影守则”。
志同道合的朋友
布列松从不拍矫揉造作的照片,而是专注于纪实。他的照片里最常出现的不是宏大的场面,也不是隆重的典礼,而是街头巷尾的行人以及他们真实的生活。从这样的照片中,观者更能体会到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轨迹。
正因如此,布列松陆续结识了几位摄影师朋友:罗伯特·卡帕、大卫·西蒙、乔治·罗杰——这几位可都是了不得的摄影大师。
罗伯特·卡帕是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奔赴战场,拍下了《倒下的士兵》这张经典的照片;大卫·西蒙因战争逃往国外,后来致力于拍摄以难民、孩童为主题的作品;乔治·罗杰曾是英国海军,在战争期间走进非洲,从事风土人文纪实摄影。
◎ 大卫·西蒙及其作品
他们家境不同,性格迥异,却怀有相同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世界,揭露战争的残酷。在布列松逃出集中营之后,他们更加积极地拍摄纪实作品,为时政报刊供稿,并成立了享誉世界的摄影经纪公司——玛格南图片社。
玛格南本是一种大瓶香槟酒的名字。据说,欧洲的战地记者死里逃生后大多会与朋友喝玛格南来庆祝。无论是深入战地,还是奔忙于民间,玛格南“四君子”始终抱着同样的信念,代表了新闻纪实摄影的四重境界:无畏、热情、悲悯、正直。
决定性瞬间
布列松在摄影这件事上给自己定了很多规矩:坚持不摆拍、坚持不开闪光灯、坚持不后期修图、坚持只使用简单的照相器材。他就像一个严于律己的“学霸”,不满足于考试大纲的要求,要额外给自己增加学习难度一样。就这样,布列松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力和审美,抓拍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瞬间。
1952年,他写了一本关于摄影的著作。几十年来,这本书几乎成为摄影界的必修课教材,它就是《决定性瞬间》。在这本书里,布列松将“决定性瞬间”定义为: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你觉得不好理解,那么就来欣赏布列松拍摄的两幅作品吧!
布列松抓拍到了一个人即将踩到水的瞬间。仔细看,这个人和他的倒影一上一下,呈现出对称感;跳跃的男子的身影恰好与身后招贴广告中跳跃的女郎相似,一左一右相映成趣。这个完美的拍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瞬间”。
这张照片你更不会感到陌生了!巴黎街头,一个小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昂首阔步,露出得意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布列松不愧是“用平凡打动人”的摄影大师。
然而,你觉得小男孩就是这张照片的全部亮点吗?当然不,这个瞬间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就是男孩身后的两个小女孩。她们用“崇拜”的神情看向“男主角”,脸上露出了同样可爱的笑容,这让小男孩的情绪变得更加富有感染力。
另外,照片的构图既用虚实表现了景深,又借两个女孩填补了画面空白;倾斜的地面恰到好处地增加了小男孩走路的动感。不得不说,布列松对“瞬间”的把握已经到了“如有神助”的地步。
用镜头拍下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布列松依然在坚持他的“环球旅行”。他用镜头记录下了法国人庆祝的姿势、爱尔兰的民间舞会、意大利战后的街景,也拍摄了美国和墨西哥当地民众的生活。
布列松喜欢在街上边闲逛边拍照,他用黑色胶布将银色的镜头缠起来,尽量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俨然一副准备随时“偷拍”的架势。有趣的是,不少同行的摄影师都很喜欢偷偷跟在布列松后面,拍下他抓拍别人的“决定性瞬间”。
1948年,布列松开启了他的东方之旅,先后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度过了三年时光。布列松在中国居住的那年是1949年,他将镜头对准了中国的老百姓,为我们回望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名人收割机”
作为专业摄影师,布列松还承接了不少为知名人士拍摄人物特写的活儿,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名人收割机”。对于拍摄人物特写,他依旧坚持尽可能不干涉被拍摄者的原则,拍下了大量真实又自然的照片。
晚年的布列松放下了他的徕卡相机,重新拿起了童年时喜爱的画笔,正式退出了摄影界。很多人说,学英语要从“ABC”开始,学摄影要从“HCB”学起。HCB便是布列松的全名缩写。无论是作为富有正义感的新闻摄影师,还是作为瞬间美学大师“构图教科书”,布列松无疑都是值得崇敬和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