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好丽 图/李 鹏
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与思索,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重要精神追求,徐复观将其概括为“忧患意识”。他认为,“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
“忧患”二字连用,出现于《易传·系辞下》,其中提到《周易》产生于殷周鼎革之际,是忧患意识的萌芽。
集体的精神追求
先秦时期,忧患意识逐渐成为诸子百家共同的精神追求。《尚书·周书》篇流露着周公、召公对家国的“无疆之恤”;《诗经》中出现了“忧心忡忡”“忧心惙惙”等表达;《论语》则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忧贫与忧道之间,君子当坚守道义立场,忧国忧民忧天下。
超然物外的庄子,也发出了“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的喟叹,孟子更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终极命题——忧国忧民的意识内化为传统知识分子的集体精神品格。
百姓疾苦挂心上
汉朝文人往往通过奏疏抒发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东汉刘陶曾劝皇帝“听民庶之谣吟,问路叟之所忧”,要倾听民众的呼声,忧百姓之所忧;魏晋时期诸侯争霸,三曹、建安七子的诗歌创作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揭露,凝结为“结言端直”“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成为后人追慕效仿的文学典范。
到了唐朝,诗圣杜甫“平生一饭不忘君”,“三吏”“三别”《北征》《悲陈陶》等诗,对安史之乱中百姓流离的悲惨景象有细致描写;中唐时期,张籍、王建的“张王乐府”继承汉魏乐府传统,关注黎民百姓的疾苦与女性的命运。
中唐政治黑暗,老农辛苦耕种的三四亩山田所收获的粮食全被沉重租税收入官仓。粮食在官仓中腐烂,而老农家中只剩下锄头和空屋,儿子只能上山采橡实果腹,而富商的船中珍珠百斛,连船上的狗也常年吃肉。诗中场景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极为相似。
赵宋王朝内忧外患的现实处境,使得宋朝文人的淑世情怀更为强烈,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超越个人利害得失的忧患意识;陆游写下“杜门忧国复忧民”,反映着宋朝士大夫的集体价值取向。
躬身为民奔走忙
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也凸显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心灵遭受重创,但依然在写给李公择的信中坦言:哪怕屡遭贬谪,也不忘为百姓发声,替百姓做事。密州出现蝗灾时,苏轼上书请求朝廷赈济,同时向老农请教经验,采取各种措施防治蝗灾。杭州发生瘟疫,苏轼作为知州坚守一线,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民助医院“安乐坊”,用来集中收治隔离病人。
明朝的王阳明不仅是心学创始人,还曾领兵打仗,从政期间打击官员贪污之弊,积极赈灾救荒。他探索新的粮食储蓄机制——“以商养粮”,新建预备仓用于改善民生。
如果说明朝以前“心忧天下”是君子的责任,那么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则将对天下的责任担当推及每一个国人。这句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晚清救亡图存的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