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实践探究

  文/ 广州市南国学校 徐运连

  生命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就是引导学生敬畏并尊重生命,获取直面生活的勇气及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学校要发挥生命教育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科课堂与生命教育的融合、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班会主阵地丰富学生生命内涵。

  但当前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存在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缺乏学生深度思考等问题。本文以生命观为基础,以初一学生为对象,设计主题班会课《你真美,李焕英》,以唤醒学生追寻生命来源、敬畏生命、探寻人生意义的意识,促使学生感念亲恩、直面困难、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最终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主题班会实施前的准备

  1. 收集学生出生当天的照片

  提前通知家长以自愿为原则提交孩子出生当天的婴儿照及妈妈刚生产完的医院电子照片,并要求不要告知孩子。

  2. 学生上交妈妈最美时期的照片

  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看相册,家庭商量讨论并选出一张妈妈最美的照片。

  3. 制作图片合集视频

  把学生上交的最美妈妈照片用软件制作成《最美李焕英》视频,背景音乐用歌手陶喆的《就是爱你》。

  4. 读绘本并完成调查表

  全班共同阅读学习滨田桂子的《你出生的那一天》绘本。绘本以姐姐的角度观察怀有身孕的妈妈如何照顾家庭、家里人如何准备迎接新生儿、全家陪妈妈入院及妈妈等待生产四件事。绘本没有给出最终的结局,只有下雪的场景以及一段文字:妈妈肚子一紧……

  看完绘本,学生回家询问家里人,并完成调查表《我出生的那一天》。调查表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1)我的生日与体重。(2)妈妈生我花了多长时间? (3) 家里人做了什么准备迎接我?(4)妈妈在产房经历了什么?(5)我出生后,家里人有什么反应?(6)我的名字的寓意是什么?(7)调查后,我的感受是什么?

  二、主题班会实施过程

  1. 视频导入,初探生命意义

  播放电影《你好,李焕英》片段,学生被背景音乐《萱草花》美妙的旋律所吸引,有的学生跟着哼唱,有的学生还偷抹眼泪。课堂温情的气氛一下被点燃。教师及时抛出问题:(1)视频中,在女儿的角度,她认为妈妈想让她成为怎样的人?(2)妈妈的真实答案是什么?(3)哪句话让你觉得最感动?(4)为什么让你感动?

  学生普遍引用了李焕英的那句话:“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地一直生活下去。”教师引导学生:“是的,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是父母对孩子的最真实、最朴实的心愿。”

  2. 游戏匹配,感知生命相连

  教师设计小游戏,把全班学生出生当天的婴儿照全部展现出来,然后把病床上的戴着氧气罩的妈妈图片一一呈现。游戏要求学生找到刚出生的自己,把婴儿照拖动到妈妈的脸庞,帮助妈妈亲抚自己的宝宝。这个寻亲小游戏瞬间激起了本节班会的小高潮。学生凭着生命的本能及对自己生命体的熟悉,快速地找到亲子间的联系——血脉相连。这个环节,有些学生眼含泪水,全场从原本的热闹变成一片寂静。 游戏过后,教师表扬学生并引导:“感谢你们让妈妈第一时间亲抚自己的宝宝。很多宝宝能够比较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但也有一部分宝宝经过特别大的困难才降生,我们来听听大家的降生之路。”

  3. 故事分享,体会生命力量

  学生手持自己的《我出生的那一天》调查表,根据教师的提问,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自愿举手示意。教师的提问包括:(1)你出生那天,天气很糟糕;(2)你是剖腹产的;(3)你出生的体重超过7斤半;(4)妈妈生你超过2天;(5)妈妈在产房中发生过意外;(6)你出生后,仍要住院治疗,甚至进入ICU观察;(7)妈妈生产后,要住院治疗;(8)你的名字含有健康快乐的寓意;(9)你的家人非常欢迎你的到来。

  在学生举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有学生谈及妈妈产后大出血的故事,也有学生谈及自己在ICU 待了一个月才出院的曲折治疗之路。

  教师不由感慨:“生命的力量不容忽视,看到大家现在如此健康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我真心感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尤其是妈妈们的幸福。”

  4. 观看视频,欣赏生命之美

  教师说:“妈妈的幸福很多时候是看到孩子健康成长。请大家欣赏每位孩子眼中最美的妈妈形象。请说说妈妈什么时候最美?”学生回答:妈妈认真工作的时候、妈妈照顾生病中的我的时候、妈妈上台领奖的时候……

  在学生的各种想法碰撞的过程中,教师板书学生的回答。学生逐渐发现,当每个人在生活中认真学习、认真工作、关爱家人、学有所得、自得其乐时,能散发耀眼光芒。

  5. 由彼及己,追求生命之美

  看到板书的各种发挥生命光辉的瞬间,学生思考更深刻问题:(1)我在家人、老师、朋友的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2)我能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美好吗?(3)我能在哪些方面付出具体的、看得出效果的努力?教师要求学生静心写下心中的想法。

  三、结束语

  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在生命观的指导下,使学生认知生命的不容易,感受生命、敬畏生命,丰富生命意义内涵,充实自己的生活,活出精彩向上的自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