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动”支教模式,达到“星火”支教效果

  文/ 东莞市可园中学 卢名远

  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21 年印发了《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找准受援方基础教育短板弱项,提高帮扶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基于课堂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

  按照省政府的规划,东莞市承担了教育帮扶揭阳市的任务。在两地教育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帮扶团队把握支教问题的关键,创新“三动”支教模式,充分激发支教教师的特长与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与创造力,效果显著,支教亮点与特色纷呈。“三动”支教的创新举措,已达到“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效果。

  一、选优配强,分散式支教面临困难

  东莞市政府与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教育帮扶揭阳的任务,超额选优配强。2022 年8 月以来,笔者已先后带领两批共267 名东莞骨干教师赴揭阳市支教。其中,2023 年8 月,东莞市教育局共派出来自90 所学校的111 名优秀教师赴揭阳支教,包括正高级教师1 人,省市名教师4 人,教育管理部门行政和校领导26 人,学校中层干部36 人,党员41 人。

  这些教师被分散安排在揭阳市5 个区县的90 所学校,平均每所学校1.2 人。无论是6 名市及区县的支教组长还是受援校领导,都与支教教师互不熟悉、互不隶属,因而行政管理力度较弱。90所受援学校遍布揭阳全市,支教教师几乎不在组长们的肉眼范围内,这种分散式支教会产生较多监管难题。如何达到东莞市教育局要求的“用心、用情、用力”及“应揭阳所需、尽东莞所能”?如何创新帮扶方式,做出亮点与特色?如何建立高效、长效机制?这都是摆在支教组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三动”模式,发挥骨干特长

  1. 以骨干“工作坊”的项目带动

  为了充分发挥有教研特长的骨干的示范引领能力,打破骨干自我设限于受援校或区域的心态,扩大示范引领辐射的范围,推广东莞的成熟优秀教学经验与优质教学资源,在两市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共遴选设立了27 个“莞揭支教工作坊”。工作坊坊主由有教研特长的支教骨干承担,要求每个工作坊招收8 名揭阳成员,共招收约220 名揭阳成员;每个工作坊要辐射约5 所学校,共辐射约150 所学校;每个工作坊要至少推广与分享一项东莞的优秀教学教研成果。这样以项目为驱动,让工作坊成为分享优秀教学经验与资源的平台,成为教研骨干支教期满后的可持续交流的纽带。

  2. 以行政“挂聘的职务”推动

  为了让有管理特长的支教行政能名正言顺地参与受援校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与执行能力,更好地推广与实践东莞的优秀管理与教育教学经验,协助受援校进行管理与教学改革,经过与市及区县教育局的协调沟通,我们为65 名支教教师挂上各类职务,挂职率达58.6%。这样以“挂聘职务为推动”,促进支教行政以“第三只眼”主动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参与受援学校的管理工作,分析学校发展的方向,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决策,选择并推行实践东莞的优秀管理经验。支教行政挂职后,也能以自身拥有的行政资源,推动两地行政的沟通与交流。

  3. 以“一校一品”的目标驱动

  为了让支教教师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努力打造支教品牌,激发创造性与积极性,各组长发动与指导支教教师在了解受援校的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长和经验,确定受援校“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目标。支教教师在受援学校对接东莞优质资源、奉献力量,为受援学校打造一个或多个特色品牌。

  三、加强沟通,确保双向奔赴

  1. 加强沟通与协调

  东莞市支教组长多次向揭阳市教育局科级以上干部和各区县教育局领导宣讲介绍“三动”措施,揭阳市各级教育局主动发文落实,也积极做好各种协调与保障,主动到校关怀与激励支教教师敬业、奉献、创造。这种双向奔赴的支教氛围,防止了“剃头挑子一头热”,防止了“欣赏你的优秀,拒绝一起努力”,防止了“示范≠引领与辐射≠生根发芽”,促进了双方“应你所需,尽我所能”。

  2. 深入调研指导落实

  所有支教组长勤于调研指导,在新学年开学第一个月就走访了90 所受援学校。组长与骨干们深入调研受援校的现状、需求和发展方向,指导工作坊坊主与挂职行政精选拟推行的东莞成熟经验,指导骨干拟定受援校的“一校一品”,将精选的“三动”项目与两市的教研项目、名师工作室项目融合。组长们还执行定期会议制度,及时交流反馈,研讨解决落实中的困难;定期赴受援校调研慰问,及时了解支教团队的工作状态,让支教教师感受到团队的关怀与力量;及时发现亮点与特色,同时组织骨干帮助优化、提炼与推广。如及时提炼推广榕城区陆联小学的“劳动+ 教育基地”、揭东区龙尾镇龙珠中心小学的“三香校园”、龙尾中学的“管理五优化”等优秀成果与亮点。

  3. 宣传与评价激励

  支教团队基于“让努力被认可、让优秀被看见”理念,做好月度支教工作动态汇总并及时报送,确保了“三动”的可持续发展,起了很好的借鉴与激励作用。支教组还设立了“智汇莞揭”支教公众号,及时记录与宣传支教骨干的优秀事迹。在南方+、广东省教育厅公众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公众号、广东省教育厅驻揭阳帮扶队、揭阳市电视台、《揭阳日报》、莞揭帮扶协作指挥等渠道,每年共计宣传800 多次。汇总的《莞揭教育帮扶》也分发给广东省教育厅、两市市长、两市各级局长等。

  每年的4-5 月在每区县选1~2 所学校,以开放日形式集中汇报“三动”成果,主要方式有公开课与讲座、管理成效汇报、品牌亮点展示。揭阳市各级教育局也主动配合,在每年7 月支教结束时,遴选优秀工作坊、挂职行政、“一校一品”与优秀支教教师,并召开全员表彰大会。

  四、精诚奉献,达“星火”效果

  经过两年的实践,支教团队优化与修正了“三动”的诸多操作细节,成熟的“三动”模式已成为可复制的支教组织方式与模式,支教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精诚奉献,得到当地教育局与学校的高度评价,支教骨干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学科特长也相应得到成长。

  2023—2024 学年度,挂职行政积极参与管理得到落实的建言献策有120多项,工作坊开展的优质教研活动达180 余次,直接或协助共享各类教学资源达10 多万项,打造有特色的“一校一品”项目达97 项,各类示范引领辐射活动共400 多项。

  比如龙尾镇龙尾中学的支教团队全方位沉浸式参与学校管理,协助学校推进德育规范化系统化;协助教师们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教研深入发展;全面推动及践行素质教育;通过“传帮带”等方式,逐步实现帮扶由“输血”变“造血”的转变。

  责任编辑 魏文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