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为什么嘴里发苦?

  每当感冒或发热时,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味觉出了问题。大多数食物变得寡淡无味,不但嘴里发苦,吃到咸味食物时还会苦上加苦……为什么生病时味觉会出现这种变化?

  生病后,味觉也在跟着“历劫”

  美国费城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家汪红发现,这一味觉的变化实际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其中的关键是一种被称为“TNF-α”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会引起炎症和发热,从而帮助身体抵抗感染;但为你战斗的同时,它也可能影响味蕾,让你对苦味更敏感。

  科学研究证实,患感染、自身免疫病或者其他免疫类疾病的人比正常人具有更高的TNF-α,这也是为何生病的人会觉得嘴巴发苦。当你生病时,吃到本身就含苦味的食物(如咖啡)或含盐的食物,都会觉得更苦。盐自带的苦和味蕾叠加的苦,还会让你体验到双重苦味。

  经常口苦,可能是哪些原因

  除了生病时出现的口苦,临床常见的口苦,主要有一过性口苦(以晨起多见)或持续性口苦,常常合并口干或口臭等。

  江西省中医院消化一科(肝胆病)负责人、主任中医师葛来安介绍,引起口苦的常见疾病,大致有以下4类:

  肝胆疾病胆汁酸是人体重要的苦味物质,正常情况下循行于肠、肝,外周血中含量极少。而患有肝胆疾病时,胆汁酸大量溢出,造成口腔唾液胆汁酸含量升高,引起口苦;如有肝硬化等基础病引起的肝损害,胆囊的慢性炎症导致胆汁反流等。

  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胆汁反流,可诱发口苦,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可缓解口苦症状;肠胃功能不佳,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口苦。

  口腔局部疾病牙龈炎、牙龈出血等是引起口苦的常见原因。

  神经症及不明原因工作生活压力大、过度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缺乏运动、打呼噜、张口睡觉等人群也易出现口苦。

  口苦可能与情绪有关

  出现口苦,一定是生病了吗?不一定,但晨起口苦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医生提醒,比如不仅有口苦,同时还有腹痛、恶心,甚至呕吐或厌食,或者近期体重有明显下降情况时,应到医院检查。

  如果既往体检合格,自我感觉状况良好,又只有口苦症状,大多数人经过调节饮食、作息,是可以把口苦调整过来的。

  专家表示,口苦还与情绪密切相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向上,学会接纳自己,多和朋友分享倾诉,不但要合理处理负面情绪,也要经常开怀大笑。

  若长期口苦且无法辨别缘由,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摘编自《生命时报》(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