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林丽珠谈养生

  名医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也不例外。

  饮食:少盐多醋

  林丽珠教授家的厨房里有各种各样的醋:山西的老陈醋、镇江的香醋、致美斋的米醋、苹果醋……那么多高高低低的瓶瓶罐罐里装的都是醋。林教授笑着说:“醋的品种繁多,吃起来有不少讲究。山西老陈醋醇而不涩,除了用来煮菜调味之外,吃面条、饺子适当放一些,既解腻又爽口;镇江香醋味香微甜,拌凉菜最合适了;而吃海鲜时,致美斋的米醋则是必不可少的提鲜去腥剂,还兼能消毒杀菌;平时下馆子或在家里吃多了肉,我则会喝点苹果醋或梨醋一类的饮料来消滞。”

  “我从小吃东西就有‘少盐多醋’的习惯,而且几乎每天无醋不欢。”林丽珠开玩笑说:“‘吃醋’的妒忌心理是不健康的,但吃醋的好习惯却让我的身体获益匪浅。”

  小时候是不自觉地喜欢喝醋,时长日久,林丽珠才慢慢领悟出它的好处来。她解释说:“自古‘五味调和醋为先’,醋不但是公认的调味‘高手’,更具有多种保健功效。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开胃消滞’作用之外,还有助于扩张血管,预防心血管病;而对女性来说,还有一定的护肤美容效果。”

  中医学认为:“醋酸,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避邪、解鱼蟹鳞介诸毒;陈久味厚者良。”由于醋酸甜而性温,故自古以来中医专家都认为醋能理气、止痛、行水、散瘀、解毒、健胃;吃醋能增进食欲,消除疲劳,软化血管,润泽皮肤,还能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的发生。

  “即使你喜欢吃醋,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吃。”林丽珠提醒说,醋作为调味品或功能饮料,平时也不能过量喝,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反而伤胃。而在服用抗生素或是解表发汗的中药时,就不宜吃醋。

  喝茶:提神养生

  林丽珠教授作为潮汕人,爱好喝茶的习惯也是众人皆知。在每日晨会、门诊之前,林家的弟子便会冲好茶摆在她的办公桌前。林丽珠在淡淡的茶香中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

  自古以来茶就是养生的佳品。《神农食经》中说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陶弘景《名医别录》云:“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茶叶本身具有提神宁心的功效,而中国茶道是以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方式,通过富有仪式感的过程让人舒缓精神,这些都与中医的精神养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丽珠教授嗜爱喝茶,而且喝茶有讲究。第一,只喝热茶,不喝冷茶。此处的热茶并不是滚烫的意思,是指温热的茶。李时珍早就指出:“饮之宜热,冷则聚痰。”又引李廷飞曰:“大抵饮茶宜热、宜少。”第二,不饮过浓茶。喝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第三,睡前不饮茶。很多人睡前饮茶,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第四,进餐不大量饮茶,酒后不宜饮茶。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

  减压:歌房飙歌,疏肝解郁

  作为大肿瘤科的主任,林丽珠除了临床、教学、科研之外,每天还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需要处理,工作压力是常人的好几倍,遇到棘手问题受委屈是常有的事。要在工作中保持一以贯之的豁达平和的心态,就必须及时释放压力、清理负面情绪。而林丽珠的减压办法很新潮——到K歌房飙歌。

  “说实在的,我的歌唱得并不好听,但遇到压力大时,我就会约上同事或朋友去唱卡拉OK,因为我发现用这种方式减压很有效。”林丽珠分析说,在唱歌的过程中,整个身心犹如吐旧纳新:“选一首自己熟悉、喜爱的老歌,或低声浅唱或引吭抒怀,把积压在身体里的各种压力尽情地宣泄开来,不但有助于疏肝解郁,换回轻松和愉悦的好心情,而且可使气血流通、少生病。”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增进与同事和朋友的互动,使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更融洽,使大家在工作中配合起来更默契。

  运动:八段锦行气血、通经脉

  林丽珠教授日常做得最多的运动便是八段锦。她介绍说,八段锦练习时无须器械,只需要立足的地方就可以了,而且比太极更简单易学。林教授说:“八段锦,是指八段锦帛,八个动作,具有舒筋活络、调理气血的功效。”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林教授介绍说,这前四个动作是以防病治病为主,针对三焦(上焦指心肺,中焦指脾胃,下焦指肝肾)及所谓“五劳”(指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七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的损伤)的调理。

  “后四个动作分别是: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则以强身为主。”林教授刚开始练习时,她每个动作做八次,一套动作做完只需二十分钟左右,对于没时间的人来说,八段锦是很好的保健操。

  “不过,练习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刚学时可注重‘调身’的动作;而后逐渐学会调节呼吸、进一步放松身体,即内在的‘调息’;到了最高层次,则是所谓的‘调心’,使心神趋于静虚的状态。”林教授称,这套操行气血、通经脉的效果的确比较显著,至少自己每次做完都会觉得神清气爽。

  名医忠告:治病要考虑“药物经济学”

  “我每天都要接触很多肿瘤患者,他们及其家人最关心的是用什么药治最好。”林丽珠指出,许多患者因此走进了一个误区:追新药、追贵药。有经济能力的家庭还能支撑得住,经济能力不够的则容易“因病返贫”。因此,她经常耐心地跟病人讲:要考虑“药物经济学”。

  “这个词许多人听起来都会觉得生僻,说白了就是治疗成本跟效果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患者本身的经济能力,以有限的钱换取更好的效果。”林丽珠说,“治肿瘤的药物很多,现代医学发展得最快的是靶向治疗,这类药物每天吃一颗,价格从500~2000元不等,一个疗程下来,普通的都要花十几万元,但只对少数的人有效。经济实力强的人倒还罢了,如果负担不起,不但后续的治疗难以为继,一家人的生活也受到影响,心情不好,反过来作用于病人,更是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具体的某个病人,只能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案,除了疗效,还得考虑性价比。”

  摘编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网站等(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