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薯蕷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蘇東坡,薯蕷,食物
  • 发布时间:2024-06-15 17:25

  薯蕷是古老的食物。早在農業興起之前,作為食物採集者,人類就把植物的果實、苗葉和根莖列入食譜,其中就包括了野山薯。薯蕷又名薯藇、甘薯,《山海經》曰:「景山其草多薯藇。」東漢楊孚《異物志》云:「甘薯似芋,亦有巨魁,剝去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人專食當米穀。」主產於南方的甘薯,富含澱粉,不少人以薯為糧。

  公元1097年,流放到海南島儋州的詩人蘇軾,就發現當地少數民族以「薯糧」為主食,很少種植稻穀。他在《記薯米》中稱:「海南以薯為糧,幾米之十六。」又有詩句說:「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聞子由瘦》)難為一位四川人,每天咽下這些奇怪的食物。但蘇軾隨遇而安,很快適應了環境,還親自在房前屋後種薯。他在《和陶酬劉柴桑》詩中描述說:「紅薯與紫芋,遠插牆四周。且放幽蘭香,莫爭霜菊秋。」薯芋落肚,像是脫胎換骨,連故鄉在哪裡都忘卻了。

  蘇軾種的「紅薯」到底是什麼作物?據農學家丁穎、戚經文《中國之甘薯》考據,這種紅薯又稱甘薯、甜薯,與山薯(薯蕷、山藥)同為薯蕷科,但不同種。有意思的是,戲曲史家蔣星熠1980年在《散文》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蘇東坡吃山芋》,認為「紅薯無可懷疑的就是番薯,也就是山芋」。這個觀點讓人驚駭。眾所周知,番薯是明末才引進中國的美洲作物。蘇東坡種薯的時候,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還要數百年後才出生呢。科普作家賈祖璋寫了篇《蘇東坡吃的「山芋」》文章,批評蔣文鬧了「關公戰秦瓊」的笑話,認為蘇東坡吃的不是「番薯的山芋」,而是「山藥的山芋」。

  薯蕷還是山藥?

  中國古代,似乎所有可食用的地下塊莖,都叫做薯,或薯蕷。有人統計說,薯蕷至少有350個俗名和別稱,當中有過兩次重大改名事件。顧文薦《負暄雜錄》稱:「山藥,本名薯蕷,避唐代宗諱豫,改名薯藥;宋英宗諱曙,遂名山藥。」薯蕷運氣不佳,與唐代宗李豫、宋英宗趙曙兩位皇帝的名字同音,為了避諱,先後被迫改名為薯藥、山藥。所以宋代以後,薯蕷以山藥之名通行天下。

  在唐宋以前的文獻裡,薯蕷與天南星科的芋糾纏不清,經常混為一談,薯蕷甚至被稱為山芋。明清之際,從海外又傳入兩種重要農作物——旋花科的番薯和茄科的馬鈴薯,不分青紅皂白被安上「薯」名,造成了新一波混亂。鵲巢鳩佔,如今一說到薯類作物,指的主要是番薯(甘薯)和馬鈴薯(土豆),薯蕷倒變得可有可無。撇開芋頭、番薯、馬鈴薯這些「偽薯」,真正的薯蕷屬作物,我們不妨簡單分為兩大類:一是塊狀的大薯,又叫參薯、甘薯,主要特點就是體量大,單株可重達40公斤,往往用來代糧,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一種是條狀的小薯,又叫山藥、淮山,通常只有數斤重,入蔬或入藥,中國南北均有。

  在我老家閩西北泰寧縣,小薯更為珍貴,稱金薯,或雪薯、淮山,外皮黃褐色,去皮後雪白,多黏液,可以切成薄片清炒,甘滑脆口。金薯的另一種做法是搗爛煮羹,即淮山羹,清甜潤滑,讓人百吃不厭。老友楊鋒種過薯,告訴我說:泰寧話把小薯稱為「金薯」,其實是「斤薯」之誤,意思是每根只有一兩斤重。金薯的特點是一個勁地豎着往下長,直到遇到生土,所以一根根筆直。我們這邊的薯比較短,北方人挖很深的坑,就種出一米多長的鐵棍山藥。鐵棍山藥看着漂亮,主要目的是入藥,不如我們的金薯好吃。大薯呢,它往下長一點,然後就橫着長,遇到阻礙就繞開,所以沒有固定形狀,有的像腳板,還有的像生薑、竹根或雞爪,什麼樣的都有。

  很多人喜歡薯蕷,江淹、韓愈、司馬光、王安石、朱熹都寫過讚美薯蕷的詩賦;但他們附庸風雅,淺嚐輒止,只有淪落天涯海角的蘇軾,吃了三年真正的「薯糧」。告別爬滿薯蕷蔓葉的小院時,蘇軾心有所動,寫下一首感人的詩篇:「我本海南民,寄身西蜀州。」(《別海南黎民表》)食物能夠改變人生觀,我想,怕是詩人把自己也想象為一顆熱帶薯蕷了,錯認海南是故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