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故居⁄ 富厚堂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曾國藩,故居,富厚堂
  • 发布时间:2024-06-15 17:31

  謝光輝╱圖文

  富厚堂,是湖南湘鄉荷葉塘曾氏家族的榮耀。晚清曾國藩以史部侍郎在家鄉創辦湘軍,與洪秀全、楊秀清的「太平天國」展開血戰,最終平息洪楊之亂,成為「同治中興第一名臣」。曾氏五兄弟除了二弟國潢在家鄉經營家業,其他兄弟均投筆從戎,三弟國華在三河戰役中戰死。五弟國葆在圍南京時身染瘟疫病亡。四弟國荃攻克太平天國首都南京立下頭功,戰勛卓著登上湖北、陝西、山西巡撫及兩江總督高位。曾氏家族迎來了「福祿周全,門祚鼎盛」的輝煌。

  同治三年(1864年),曾國藩被詔封太子太保,加封一等毅勇侯。一年後,富厚堂落成,當地人稱「宰相府」。這棟大屋是照侯府規制蓋的,東西宅門,進來是一個半月形的石板大坪,大坪外一個半月形大塘,有如泮宮。中門門樓很寬,上有「毅勇侯第」金字直匾。進了大門,北京四合院格局,寬敞氣派。蓋富厚堂花費六千兩銀子,曾國藩嫌家人大手花錢,很生氣,每次回來都不肯住富厚堂,寧願住居喪時蓋的思雲館。

  曾國藩有兩個兒子,長子曾紀澤光緒三年離開富厚堂,長期出使外國,再沒回來。次子曾紀鴻早年患有咳血病,34歲去世,妻子郭筠成為寡婦。郭筠的父親郭沛霖與曾國藩同年考取進士,又一起進翰林院,感情甚好。曾紀鴻一歲時,曾、郭兩家就定了這門婚事。郭筠是一位非常開明,且有遠見的女性,相當長的時間是富厚堂的第一主人,曾家子孫幾十口人都聽她的號令,她策勉男女兒孫要謀求自強自立,同時不要求女兒、孫女們纏足,不贊成八股文章,也不提倡孫輩去考秀才,而是要他們學外語,接受新式教育。

  富厚堂,坐西朝東,背靠半月形小山,環山抱水,地勢西高東低,屋宇錯落佈局,風水極佳。經常有風水師手托羅盤前來考察,對這座大宅的風水讚不絕口。富厚堂的精華是藏書樓,包括曾國藩、曾紀澤、曾紀鴻與郭筠、曾寶蓀等曾氏子嗣的藏書。曾國藩的藏書樓叫「求闕齋」。闕者,空也,缺也。意為學識無涯,無瀛之時,同時也暗含福祿不可盡享,要有缺憾之意。曾國藩藏書10萬卷,有經、史、子、集和各地的地方誌。曾紀澤的「歸樸齋」、曾紀鴻與郭筠的「藝芳館」、曾寶蓀的「思雲館」共藏書20萬卷,尤以「歸樸齋」收藏外文書籍最具特色,如《大英百科全書》及西方政治、經濟、軍事、教育、醫學、農學書籍陳列滿架。

  曾國藩一生崇尚功名,但更重視修身齊家之道。他致信歐陽夫人,屢屢言及「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曾氏家族子弟秉承「耕讀持家」的傳統,後人為官者愈來愈少,是憑一技之長在數學、化學、教育、考古、藝術等領域,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

  1964年12月,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的中國考古文物界一代女傑、南京博物院院長曾昭燏無法承受政治上的衝擊,從靈谷塔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3年後,曾昭燏的哥哥,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的化學家曾昭掄,被文革造反派批鬥折磨而死。以詩書傳家延綿五代之久的曾氏家族,在大陸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