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傳奇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米開朗基羅,傳奇,原作
  • 发布时间:2024-06-15 17:27

  2022年夏季,香港藝術館破天荒與意大利卡波迪蒙特博物館合作,舉辦《走進巴羅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我在傳媒專場飽覽了那些動人心魄的繪畫。其中有一幅畫是由意大利畫家馬塞洛.維努斯蒂在1549年臨摹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最後的審判》,我頓時被畫中錯綜複雜的情節吸引。雖然是《最後的審判》的臨摹品,大小只有188x145厘米,但沿用了當時盛行的蛋彩與油彩混合畫法繪製於木板,畫得精細直追原作。而米開朗基羅在1541年完成的原作,則是在羅馬西斯汀小堂佔滿祭台後方整面牆壁的巨作,尺度巨大。

  從神童到大師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年-1564年)生於佛羅倫斯,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哲學家和詩人,堪稱「通才」,與達文西和拉菲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我對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喜愛程度甚至超過達文西和拉菲爾,他的風格影響了幾個世紀的藝術家!

  米開朗基羅一生的藝術作品之多冠蓋當時的藝術家。達文西因為愛好太廣泛,傳世的藝術作品僅20件左右;拉菲爾37歲英年早逝,未及到達巔峰之境;米開朗基羅享年88,他以超人的智慧和毅力攀上巔峰,藝術風光無限。

  他創作的人物以「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軀也描畫得肌肉健壯。他的雕像作品「大衛」舉世聞名,美迪奇墓前的「晝」、「夜」、「晨」、「昏」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大奴隸」等。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汀小堂的天頂畫《創世紀》和壁畫《最後的審判》,其氣勢宏大,創造人物眾多,無人可比。

  1490至1492年間,當米開朗基羅還是一個小男孩,就進入佛羅倫斯統治者美迪奇設立的人文學院學習雕塑。米開朗基羅的世界觀和藝術風格都受到當時最傑出的哲學家和作家的影響。

  1496年,21歲的米開朗基羅抵達羅馬,不久就名聲鵲起。1497年為法國駐羅馬大使創作雕塑《聖觴》,後來成為米開朗基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當時他只有23歲。

  不過,米開朗基羅脾氣孤獨不群,與達文西和拉菲爾都合不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即使是對最大恩主教宗也常逆其意而行。

  《創世紀》:冠絕群倫的天花板

  1505年,米開朗基羅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回到羅馬。教宗委以重任着米開朗基羅為自己設計陵墓,同時又不斷委託創作其它作品。米開朗基羅受命於教宗,歷時9年多創作了西斯汀小堂穹頂畫《創世紀》。在穹頂畫與祭壇畫的創作間隔,曾有歷史事件「羅馬之劫」發生,今天美術史上仍把這一時期作為文藝復興由最鼎盛轉衰的過渡期。

  同一時期,米開朗基羅受委託為西斯汀小堂繪製天頂畫,大約花了4年時間(1508年至1512年)。教宗委託的壁畫內容是星空背景上的十二宗徒,但是米開朗基羅卻採取更複雜的方案,創作了《舊約聖經》中的《創世紀》故事。宏大無比的場面,中心部分是創世紀中從「開天闢地」到「洪水方舟」的九個場景;其中最著名的是《創造亞當》。《創世紀》共描繪了343個人物形象,個個生動逼真,在當時舉世無匹。

  最後鉅作的滄桑

  1534年,米開朗基羅開始為西斯汀小堂繪製壁畫,1541年10月最終完成。作品規模宏大,佔據了西斯汀小堂祭壇的整面牆壁。《最後的審判》取材於聖經《啟示錄》中的故事,描繪世界末日來到時,耶穌再臨,並親自審判世間善惡。這幅巨畫描繪有400多個人物,都是以現實和歷史中的人物為「模特兒」,因此這與其說是傳說中的末日審判,不如說是畫家對現實世界中人的評判。

  畫中基督被聖徒環繞,揮手之際,最後審判開始,一切人的善惡將被裁定,靈魂按其命運或上升或下降,善者上天堂,惡者下地獄。這種兩極的世界,在壁畫中通過妥善的分割,組成一個個故事,整體顯現出一種螺旋式的動感。

  畫面分為4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中央是耶穌,下層是受裁決的人群,最底層是地獄。耶穌下方8個天使正吹號角喚醒死者。身軀高大、神態威嚴的救世主基督,正舉起有力的右臂,表示審判開始。12門徒和聖母瑪麗亞環繞在旁邊。左邊是基督的門徒和殉道的聖者們;耶穌右腳下方,是扛着梯子的聖勞倫斯(St.Lawrence)。其實那個不是梯子而是烤肉架,因為他是基督教早期的殉道者,被放在烤肉架上活活烤死。耶穌左腳下方雲端是使徒聖巴多羅邁,手中拿着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這張皮畫的正是米開朗基羅自己。

  米開朗基羅在描繪地獄風景時曾受到但丁《神曲》地獄篇的啟發。整個構圖形成了一個律動的圓形,以基督為中心的統一體。這樣,使眾多的人物和複雜的情節顯得統一、和諧。

  作品剛剛完成,就有人認為壁畫褻瀆了教義,因為米開朗基羅把基督畫得一絲不掛。卡拉法樞機(後來的教宗保祿四世)要教宗毀掉這幅壁畫,但是教宗沒有同意。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被臭名昭著的「遮羞布運動」大量破壞。米開朗基羅去世後,教廷請米開朗基羅的徒弟達尼埃萊為那些裸體畫上遮羞布掩蓋私處。達尼埃萊也因此得到了「褲子畫家」的謔稱。

  到了現代,1993年文物工作者修復壁畫時,決定保留一部分遮羞布,以作為歷史記錄。另一方面,之前一些藝術家為了給這幅鉅作「翻新」,改變了原作的部分形象。幸好博物館收藏了維努斯蒂在1549年的臨本,臨摹本忠實於原作,使我們可以見到原壁畫未被後人修改前的大貌。

  1546年,聖座任命米開朗基羅為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的建築師。已屆高齡的米開朗基羅一直堅持到穹頂下部支撐環建成之後。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基羅在89歲生日前夕去世。根據他的遺願,遺體自羅馬運回家鄉,安葬在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