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他!”——有感语文课上的“伙伴关系”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伙伴,关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7-31 14:34
骆正位
预备铃响,我打开教学课件,孩子们知道这节课将要继续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就迫不及待告诉我昨晚已经背会这篇小古文,还兴致勃勃地背了起来。这情绪、这状态哪个当老师的不乐见?于是,我便临时决定将教学的导入调整为背诵展示,以满足孩子们展现学习成果的心愿,更想以积极事件开启一节课的教学。看到一贯单纯快乐的小铭同学情绪最高、声音最亮,我便请他第一个展示。考虑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接续上节课没有充分展开的讲故事,他发言后我便把方向一转,让他推荐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他环顾四周后,很肯定地指着他的小组同伴小君:“我推荐他!”这真是个了不起的推荐!——剧本也未必敢这么写。
要知道,上节课这个环节我请的就是小君,有些语词比如“尝”“折枝”“取之”等他在讲述故事时表达得不够准确,同学们嬉笑中指出了他的问题,却因为下课时间到了,他便没有机会再说一遍。从下课追着我解释有些词他不是那样表达的,大家误会他了,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束让小君满是遗憾——孩子们对公众场合下表达的敏感、在乎,到四年级已经愈发细腻和强烈。看到他那委屈、遗憾的样子,我心头也掠过隐隐的感动和心疼,想着下节课再帮他要回这自尊吧。这不,小铭同学仿佛读懂了我似的,那么快乐肯定地推荐了他,让他这么自然、如意地得到一次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我先问梓铭:“你为什么推荐他呢?”这位胖乎乎的大高个儿微笑着说:“因为他上节课不是说得不太好嘛,我想推荐他,让他有机会再说一次。”果不其然,这孩子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但还是出乎了我的预料——他的选择居然不只缘于“近水楼台”,而是他还清楚地记得同伴上节课的表现,还记挂同伴上节课结束后的不快乐,还想着要给他争取一次表现的机会!我不禁暗自思忖:我之前课堂上看到的他们这个小组的合作不佳,是不是刻板印象?他们之间的学习关系,就这件事而言已经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我听完小铭的反馈,心已化了。我对同学们说:“多好啊!这就是真正的学习伙伴!他居然还记得上节课发生的事情!拥有这么好的同伴,小君你太幸运了!”庭君同学憨憨地微笑点头,很利索地站起来,接受了这宝贵的机会。不负众望,小君这一次故事讲得尤为出色,讲完,全班鼓掌!他心满意足地落座,小铭更是使劲鼓掌喝彩。可以想象,上节课过后,小君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纠葛和自励自学。如果不是同伴敏感,如果不是老师及时抓住这个机会,上节课带给他的那种压抑或许会影响他很久,又或许会让他从此多了某种学习的消极、某种表达的迟疑。
过去成就当下,当下即是未来。儿童当下的学习生活所经历的一切,接续过去,更塑造当下、蝶变未来。一个不完整、不和谐的学生时代的当下,如何成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生长的未来?一个不懂合作与对话、无视同伴和共学的孩子,如何健康地走向全人的未来?在我看来,学生时代的伙伴,是教育学语境、成长语境里“包容”“合作”“请教”“对话”“协商”“沟通”“分享”“学习发生”的代名词,关注并持续研究“学习伙伴”及其共学共生机制,应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回避的命题。(作者单位:北京市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