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在玉门
- 来源:大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方式,诗词,旅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2 21:44
文/赵盛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儿时,父母用“跟着诗词去旅行”的方式,让我认识了苏轼词里的月、《诗经》中描绘的蒹葭,以及王维笔下的落日……
因为对诗词和自然的热爱,在高考填报专业时,我将环境科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就读,我发现这所以工为主、石油特色鲜明的高校,竟有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丰富多彩的诗词活动,比如清明诗会和中秋诗会,就是学校文学社每年都要举行的春秋雅集,它们为我进一步学习诗词提供了机会。
“讲”诗词
对我而言,品读诗词不仅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文化浸润。化用王维的一句诗,这种感受就像“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023年初,我参加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迎豹回家”项目。作为项目队长,我所在团队的主要工作是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生态位模型为基础,为华北豹设计河北小五台山-北京百花山的生态廊道,并根据实地调研考察结果来进行修补。在科学模拟、精准预测华北豹扩散和迁徙路径的基础上,我们前往门头沟区灵山、百花山及周边村镇展开实地调研,考察沿途经济、社会、生态情况,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供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参考,以保护栖息地的连贯性和高质量。工作中,我深感项目像极了一位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孩子做衣服,于是,我为团队取了个颇具诗意的名字——“豹得三春晖”。在我们的努力下,项目获得了“青创北京”2023 年“挑战杯”专项赛金奖。
作为江苏省蝴蝶观测项目的志愿者,每年暑假回家,我都会参与该项目的志愿服务工作。2022年暑假,作为宣讲员,我们带领中小学生前往自然保护区、街边公园或在学校中观测蝴蝶,识别并记录下蝴蝶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秘密。
为了激发更多中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在宣讲中融入了描写蝴蝶的诗句,展现古人生动有趣的观蝶场景。我带着孩子们赏读欧阳修的《望江南·江南蝶》,并在这一阕小词中,借诗句帮助孩子们了解蝴蝶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我告诉孩子们,诗句中“身似何郎全傅粉”说的是蝴蝶翅膀上有一层白粉。而那句“微雨后,薄翅腻烟光”,其实并不是巧合,蝴蝶特别喜欢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下活动,特别是雨后初晴,因为它们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这一点与人的生活习性和感受相同,大大减少了我们的监测难度。看着孩子们脸上惊奇的表情,我不禁感叹欧阳修对蝴蝶的细致观察。这次体验,让我不再满足于只是“背”好古诗,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讲”古诗。
石油人的玉门关
2023年6月,我报名参加了“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当时,我选择赏读李白的名篇《关山月》。在我的理解中,《关山月》就像一曲苍凉悲壮的边塞曲,在玉门关的上空久久回荡。听完我的讲解,指导老师摇摇头:“长风浩荡吹千年,玉门雄关今在否?”
老师的话,一下点醒了我,“玉门关”不仅是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的地名,玉门也被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作为石油大学的学子,我是否应该在讲解中将诗中所描述的古代将士在甘肃青海一带为国征战的场景,与近现代玉门油田的发展结合起来?
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了解到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西北约90公里的玉门关,自汉、魏以后,就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它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因西域的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1000多年里,各种典籍中屡有关于玉门出产“石酯”、“石漆”的记载。20世纪20年代以来,先后有许多中外地质学家对玉门进行地质考察,他们一致认为玉门石油具有开采价值。
1937年,为支援抗日战争,被誉为“中国石油地质奠基人”的科学家孙建初,带领西北地质矿产探查队远赴祁连山下探寻能源。经过两年的艰难求索,1939年,孙建初在甘肃玉门发现中国第一口油井,开我国现代石油炼油工业之先河。在此之前,外国的油田都是在海相地层发现的,玉门油田是第一个从陆相沉积地层发现的。因而,玉门油田的发现,对陆相成油开辟了新的思路。
1957年10月8日,新华社从兰州发出电讯宣告: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在玉门油田建成。写下《王贵与李香香》的著名诗人李季闻讯,举家从武汉搬到玉门成长为第一代石油诗人,他写下石油人的报国心声:“我要新生,我要激变,我要世界因我而更加俊秀。”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还意外地发现,李季的《石油之歌》激励着一代有志青年奔赴石油会战第一线,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石油大学第一任海燕诗社的社长许开煊同学,他在大学毕业后也扎根玉门。1984年10月,由许开煊主编的《海燕诗刊》恢复建社出版,它串联起学校从北京石油学院到中国石油大学的峥嵘岁月。正如歌中所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这是我们石油人独有的诗意与豪情!
于是,我以“戎马关山度玉门”为题,通过玉门的古今对比,讲述新中国石油人开辟玉门油田的爱国奉献精神,带着观众感悟诗词背后的精神力量。
圆梦
2023年初,我参加了《202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录制。在活动现场,主持人连线了一名驻守在玉门地区的退休民警。在老警察的讲述中,我们得知他工作的雅丹派出所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茫茫戈壁的“窑洞派出所”。雅丹派出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这里没有所谓的“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有的只是寸草不生、黄沙漫天的景象。民警们每天饮风餐沙、爬冰卧雪,完成了罗布泊探险遇难救助任务236次,从死亡线上救回了26条鲜活的生命,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单位。老警察和战友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我逐渐明白,只要常怀一颗报国之心,人生何处不玉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仅是唐代士兵的梦想,也是大漠警察的日常。他们将日复一日的坚守变成对一方百姓的守护。“戎马关山度玉门”,历史的记忆与人民的荣光,在这一刻完美交汇。
2024年4月,我再次参加《2024中国诗词大会》。在大会第六场“寒暑”主题的比拼中,我一路过关斩将,冲出百人团,圆梦主舞台。
一路走来,中国古典诗词之于我,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因为诗心在,桃源就在。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