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山水相连,民心如何相牵?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中国,东盟,关系
  • 发布时间:2024-08-30 11:01

  保持中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推动双方人文相交、民心相通。

  文 |《中国报道》记者 李英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下南洋”蔚然成风,随着东南、华南沿海民众的大规模移民,槟城、苏门答腊,这些充满异邦风情的名字通过一张张信纸、一份份报刊传回,与遍地的椰林一道,构成了那个年代国人心中的南洋。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双方的交流肇始于秦汉时期,千年来贸易往来不断。东南亚也是华人移民最多的地区,大约 3000 万华侨华人生活在东南亚。近现代,东南亚华侨华人曾为抗日救国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1991年,新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启对话进程,各领域交往逐渐恢复。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多年来,中国—东盟双方人员往来密切,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2月2日的开幕式上,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并宣读李强总理贺信,贺信中提到:“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郑和七下西洋,留下了中国同当地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的佳话。当前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保持中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推动双方人文相交、民心相通。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家园,更离不开双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交流让理解更深刻

  “只有交流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彼此的想法和需求。”

  自2008年以来,为推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促进民间友好交往,夯实人文交流,贵州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交流的过程中,贵州大学教授、东盟研究院副院长杨达发现,每次参加活动,东盟的专家学者往往都带有自己的期待和需求。

  “一位泰国朋友告诉我,泰国的欠发达地区很需要水利方面的相关经验,他非常希望我们的技术人员到当地进行勘察,帮助他们进行水利设施规划。中国有很多治理经验,但如何让东盟的老百姓真正认可我们的治理经验,认可‘一带一路’,需要更多地与当地朋友聊一聊。”杨达说。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老挝留学生乔月莹就读于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今年刚毕业的她打算留在中国继续深造,把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老挝。农业是老挝的经济支柱,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农业技术落后等问题,老挝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尚未实现自给自足。

  7月4日,“青春遇见 美美与共”2024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500多名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年代表参加活动。在活动的故事分享会现场,乔月莹作为5名“广西故事讲述官”之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老两国的农业交流和合作尽一份力。”

  自2022年以来,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已举办3届,共授予19名中国和东盟青年为“广西故事青年讲述官”。19名讲述官中,有14名是来自东盟各国的留学生,他们不仅分享了在中国的留学生活,也讲述了亲身参与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传播,亲眼见证“一带一路”共建和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在全球来华留学生中,东盟十国来华留学生占比近20%,2019年底,中国和东盟双向留学生人数已突破26万。这些开放、包容、充满创造力的青年是客观真实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中国东盟友好交往进程的强大生力军。

  文化相通,和而不同

  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史源远流长,彼此影响、文化相通,但同时也丰富多元、各具特色。

  “像歌圩和天琴,不仅是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越南的民族传统。”南宁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陈晓钰介绍,“在观看了我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和邕剧表演后,越南嘲剧剧团的成员告诉我,其中很多技艺让他们大开眼界。嘲剧的细腻表演也给国内的非遗剧种传承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上,包括越南嘲剧、泰国孔剧等在内的东盟多国非遗传承人带来了精彩的演出,现场观众喝彩连连。越南手工藤编工艺品、缅甸漆器制作技艺、柬埔寨丝绸纺织技艺,中国赣南客家擂茶、西湖绸伞、雕花蜜饯……来自东盟国家和国内各地的非遗美食、手工艺品进驻非遗大集市,每个展位都人气爆棚。

  非遗周的活动也让陈晓钰看到了东盟各国对民族传统的坚守,她表示:“非遗交流在国际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让双方民众有机会深入认识彼此的文化传统、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也能增进国家、民族间的互相了解和互相尊重。非遗周不仅展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文化多样性,也展现了双方共同致力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决心和行动。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不同国家的非遗传承人、非遗研究学者和游客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分享经验和见解,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对于促进中国—东盟和谐稳定,增进人民友谊具有积极作用。”

  举办两年,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共吸引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8个东盟国家的26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823名非遗传承人及专家学者参加活动。线下近50万人次参与非遗周活动,短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次,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提供了展示各自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入选2024年中国—东盟交流年项目,非遗周成为助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战略,探索“和而不同、共绘大美”国际文化交流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地缘和文化上的相近让云南、广西等省份在与东盟进行人文交流的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6年以来,广西每年承办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东盟(南宁)戏曲演唱会等配套活动,南宁也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2021年,为扩大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影响力,“中国—东盟文学交流中心”落户南宁。依托该平台,广西作协邀请来自东盟国家的20位左右青年作家与20位国内青年作家,共同参观访问广西区内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大型现代化企业、革命历史纪念遗址、文化遗址,加深东盟青年作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了解,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搭建起东盟与中国青年作家友谊与交流的桥梁。

  2024年7月15日,“人文交流促合作 友好共生同发展”中国东盟青少年篮球赛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拉开帷幕,来自文山州地县、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和泰国等地的12支高中生篮球队在6天时间里展开激烈的角逐,其间球员们还将前往多地参访,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习俗,更加深入感知云南、了解中国。

  人文交流向更纵深推进

  今年6月,中国、马来西亚宣布相互延长免签政策。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抓住契机,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主动对接马来西亚旅游及航空企业,先后开通多条直达航线,巩固拓展马来西亚入境旅游市场。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来渝过夜游客数量占重庆入境过夜游客总数约16%,已成为重庆市第一客源国。

  不只是马来西亚,新加坡与泰国也实现了与中国的双向免签。

  2月9日起,新加坡与中国双向免签政策正式落地。互免签证后,中新航班量和客流量迅速增长,樟宜机场集团副总裁白圻伟在7月的产品推介会上透露,目前樟宜机场每周有423趟航班飞往中国29个城市。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往返新加坡的航空旅客流量达到370万人次,占樟宜机场总流量的11%,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新马泰”全线免签,成为中国—东盟(10+1)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框架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下,中国和东盟各国旅游合作机制完善的重要一步。

  今年一季度,越南接待中国游客近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34.5%;新加坡接待中国游客约78.6万人次,中国有望重新成为今年新加坡最大客源国;泰国接待中国游客超175万人次,中国成为泰国最大客源国;柬埔寨接待中国游客19万人次,同比增长43%;菲律宾接待中国游客近1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50%。

  1913年,中国作家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南洋风华从此在他的作品中打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许地山在《命命鸟》中写道:“绿绮湖是仰光第一大、第一好的公园,缅甸人叫他做干多支。‘绿绮’的名字是英国人替它起的。湖边满是热带植物。那些树木的颜色、形态,都是很美丽,很奇异。”

  100多年过去,更多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也漂洋过海来到了缅甸。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统筹,漓江出版社具体实施的中缅当代文学互译出版项目计划从中缅双方具有代表性、符合双方读者消费市场的优秀当代文学作品中各精选10部,缅文作品译成中文版面向中国市场发行,中文作品译成缅文在缅甸国内知名的文学出版社出版,面向缅甸市场发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