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服”到“共生”

  冰冷的南极大陆,一只长满白色绒毛的灰头信天翁雏鸟独自在窝巢中等待。它黑色的眼睛望向前方,隐隐有些焦急。雏鸟的孵化期约为70天,其间身体发育很快,父母不得不抓紧时间外出觅食。

  南极天气变化猛烈突然。一阵风吹来,它白色的绒毛开始颤抖,紧接着身体开始晃动。它挣扎着想要留在窝巢中,但终被吹落到地上。幼嫩的角爪拼命想扒住巢穴边缘—如果不在几个小时内回到窝巢,等待它的只有死 亡。

  父母离开雏鸟觅食是生物界天然形成的养育方式。但过去20年来,这种养育方法面临巨大考验。南极洲冰面不断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灰头信天翁的雏鸟死于强烈风暴的概率增加,导致其整体数量减少一半,频临灭绝。

  灰头信天翁的故事来自于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这本是孩子的暑期作业,我们观看的时候,窗外暴雨如注,呼应着镜头里雏鸟的遭遇。

  从2024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北京有一半天数出现了各种级别的天气预警,从蓝色到橙色的警报构成了这座北方城市今夏独特的色彩。

  和北方的暴雨骤增同步,南方各地先后经历了40℃高温的烘烤。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开始,至少有10个国家的多个地点的日气温超过了50℃。与此同时,大约也是从去年开始,人们已经记不住“创纪录”“破纪录”“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最冷)的一天”究竟是什么时候了。太多了。

  从10年前开始,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警示就不断涌现,但它们更多停留在宏大的官方叙述当中。2015年195个联合国成员国签署《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的目标,随后各国纷纷加快能源产业转型。2020年,中国提出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直到近两年,当极端现象成为常态,当我们的身体直接感受到不适甚至恐惧,官方话语才真正落实到公众意识层面。

  暴雨和洪水颠覆了人们对城市的安全感,城市预警系统急速做出应变。今年汛期,北京各区下发灾情应对全面解决方案,并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带班值班制度,7月30日一天全市投入防汛备勤队伍4094支,共计近12万人。和城市相比,农村在极端高温和暴雨的切换之间承压,农作物产量直接受到影响,继而抬升物流成本和终端价格。新的投资涌入农业,针对种植和农场抗灾的技术更新迫在眉睫。

  极端天气发生频率的增加也在挑战保险业的赔付能力。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巨灾债券构成的巨灾风险整体解决方案正在艰难地应对现实压力,并作出革新。这一期的封面报道中,我们尽可能展现了气候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

  在本期封面截稿阶段,中国的“三伏天”刚结束,但凉爽并未如期而至,国内城市日气温超过50℃的新闻仍有播报。就在8月23日,马里过渡政府发布公报,宣布连日大雨引发洪涝灾害,即日起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现在,气候变化撼动了这个蓝色星球数百万年来形成的生存状态,被海水分割形成的大陆板块所独属的温度体系、植被覆盖及动物种群一刻不停地在演变—也许,这个星球从未停止过演变。如果说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征服自然的观念占据上风,人类行为切实影响了这一演变的进程,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是否该认真听取来自大自然的警告,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共生,而不是征服—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该以何种新角色参与到这场共生性的演化中?首先需要一场彻底的观念之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