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批评,艺术,技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25 17:10
陈永琼
(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小学 653403)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24)08-0003-02
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也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的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就是尊严感建立的前提,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所以,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才是批评教育理应达到的“最佳境界”。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也并非是件容易之事,其中值得一谈的是———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批评要讲究艺术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只有让被批评者了解到批评的真正内涵,才会正确看待批评,真心接受批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教师对他们的批评是出于一种关心、一种促进,也是一种希望。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一颗真诚理解的心,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许,一次赞许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眼神,就能胜过苦口婆心的大道理;也许,一个简短故事、一个生活的实例,就能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见识少,认识浅,怎能听得懂大人们强加给的一些大道理呢?我们班有一个性格特牛的孩子,做错了事情,老师批评他也好,责问他也罢,他不肯定也不否定,总能做到无动已衷。我拿他实在没辙了,只好通过家访,来了解这“怪”孩子。不去还好,一去吓一跳,家长批评孩子的话,至今也犹如在耳,“你这孩子到底想怎么样?老子的脸都被你丢光了,老子跟你说过多少遍,你就是不听,你走过的路还没老子过的桥长,你吃的米还没老子吃的盐多,老子说的话你就是不听,不想读就算了……”一口气说出这么多的“老子”,这么多的历史长河,谁能听得懂,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听呢?学生有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不难想象,家长的这种狂轰乱炸,怒不可遏的批评,只能把真正需要教育的内容变成次要的信号;甚至让学生对批评有了“免疫”功能,所以才会对老师的批评听而不闻,无动于衷的。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觉得,一方面要多和家长沟通,另一方面适当使用沉默比直接训斥更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的学生和他讲大道理他听不懂,也听不进去,适当使用沉默,实际上是为这样的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行为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也容易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这样的学生切忌不要使用侮辱性语言,也不能当众训斥。
2批评要讲究技巧
批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对于教师来说批评学生是家常便饭,但往往就是因为太过于频繁,使“批评”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大多数老师认为“批评”等同于“教训”,在严厉的责骂之下迫使学生承认错误,保证下不为例,就算他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了。可一次次的责骂,一次次的保证,再一次次的犯错,好景总是不长。问题根源在哪儿呢?我想,问题主要出在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再聪明的人也会犯错,何况是生理心理正处于发展期的孩子,犯错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错”、让他们“能改”。如果要让真正犯错的学生知错能改,教师一定要讲究技巧。粗暴的态度只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而和蔼的态度可以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快速融化陌生感,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当然,让学生接受你,批评教育不一定起效,但是,如果学生不接受你,那么批评教育简直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已。所以,在批评教育犯错的学生时,切记别把“批评”当“教训”。但在批评中我们要把握住尺度,虽然教师面带微笑,语气委婉,但也要语中渗严。记得有一次教室的电风扇开关线拉断了,因为我是一个非常惧怕电的人,所以,当学生向我汇报时,我没敢处理,也告诉他们不要去弄。我想课后在找其他老师来帮忙接上。可是,等我再次回到教室时,却看到电风扇在转动着,还没等我说话,就有学生在向我告状,“老师,是杨某同学,您走以后,他就打开那个开关的盒子,把线接上去的。”我看到杨某同学站在一个角落里,双手抱在胸前,眼睛还不时的朝我看看,那样子好像在藐视我一样。我当时真的是生气极了,想好好教训他一下,可转念又想,这怎么成呢?其实他做的并不是一件坏事,错就错在这事不该他来做,他根本没认识到自己刚与危险擦肩而过,还等着老师的表扬呢!如果我此时严厉的教训他,他肯定不服,甚至还会认为我不讲道理。我压住火气,强装笑颜面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说说看,今天杨某同学做的事情,是该表扬还是批评呢?”有的说该表扬,有的说该批评。我委婉的说:“杨某同学做的确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他,我们的教室凉快多了,做好事老师本该表扬,可是,这件事情老师不能表扬,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走到杨某身边一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一边说:“杨某,你知道你刚才的举动有多危险吗?一不小心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伤害,知道老师有多担心你吗?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啊!”我虽然没有严厉的批评他的随心所欲,虽然我没有表扬他,但是我的语气中包含着对他们的关心和担心。通过这件事情,我要让他们知道好事并不是件件可做,人人可行的。做事都要分清轻重,掌握尺度,否则,好事不一定都会产生好的结果。我相信这次事件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较深的教诲。
总而言之,对于批评,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教师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利用批评这一方式应讲究一些艺术和技巧———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鼓励为基础,把自己看成一名学生,常与学生心理换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批评,这样的批评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