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优化策略
  • 发布时间:2024-10-02 17:21

  王 昊

  (界首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安徽界首 236500)

  摘 要:网络餐饮行业快速兴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无形中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能力、落实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以全方位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关键词: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优化策略

  网络餐饮是互联网与餐饮有机融合诞生的新业态,因其便捷性和多样性备受人们青睐。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网络餐饮行业,网络餐饮发展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突出。实际上,国家层面早已着手治理网络餐饮市场乱象,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并实施了一系列监管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现阶段部分区域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仍存在一些漏洞,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职能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第三方平台监管失位等,再加上网络餐饮本身存在虚拟性,全程监管难度较大[1]。在综合因素作用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损害了网络餐饮经营者的信誉和整个网络餐饮行业的长远利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新时期,应当充分认识到解决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凝聚政府部门、平台、商家、消费者等各方主体力量,强化科技赋能,完善制度机制,革新监管模式,打开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

  1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其中针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相对较少,未能有效覆盖订餐、配送等网络餐饮独特环节。倘若食品在配送途中发生问题,很难找出一条适用的法律法规作为执法依据。同时,我国关于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惩处措施以小额度罚款为主,力度较弱,威慑和约束作用不够明显。

  1.2 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足

  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监管人员数量较少。目前国内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主要交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管理局内部工作人员在负责餐饮行业监管的同时往往还承担其他监管任务和检查工作,而网络餐饮经营者的数量却十分庞大,两者对比,监管人手严重不足[2]。②监管手段较为落后单一。许多地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依旧采用单一的线下检查方式,缺少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用时长,人力消耗大,监管覆盖面窄,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

  1.3 第三方平台缺乏主体责任意识

  部分第三方平台只关注商业利益,忽视了自身监管义务,疏于对入驻商家经营资质的审查,甚至主动与商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对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漠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选择“和稀泥”,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

  1.4 社会共治模式尚不成熟

  我国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划分较为混乱,行业协会缺乏自治意识、经营者缺乏自律意识、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和维权意识,各类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形成有效监管力量。

  2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行业标准,可以增强对网络餐饮经营主体的约束力,为监管部门执法行为提供指导依据。(1)完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法治推进网络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根本路径。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网络餐饮发展初期起到了规范性作用。随着网络餐饮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操作环节的复杂化,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条例内容,增强法律对网络餐饮全产业链的渗漏,将食品包装、物流配送等过去所忽视的环节纳入法律监管范畴,并针对违法行为制定严格的惩处措施,使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有法可依,形成对违法违规主体的强大威慑。

  (2)明确网络餐饮食品安全行业标准。应当建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针对餐品制作、保温保鲜、餐品打包以及物流配送等各环节制定统一检验标准,规范操作行为。例如,餐具、包装盒等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检验标准,餐品原材料、加工方法、制作时间等重要信息需在包装盒上注明。在配送环节中,储存餐品的容器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且具有一定的保温保鲜功能。针对一些冷冻食品,必要时应当采取冷链配送,避免食品变质,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配送员应当接受定期体检,在配送过程中严禁直接接触食品,并保证食品安全准时送到顾客手中,或存放到外卖专用存放柜[3]。

  2.2 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能力

  职能部门监管人员是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主力军,是执法者,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其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监管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网络餐饮安全监管规范化,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提升监管成效,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并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转变监管理念和模式,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开展监管工作。

  (1)加强专业化监管队伍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监管队伍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理论培训和业务实践,针对现代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力需求,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队伍监管能力和专业水平,塑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可以邀请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介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监管知识技能,起到开创眼界、创新思路的目的,推动监管模式加快转型[4]。要进一步完善人员激励机制,将培训成效、业务水平、创新成果等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树立工作模范,建立人才梯队,培育复合型人才,激励广大监管人员积极投身于网络餐饮食品监管工作,争优争先,努力成长为素质过硬、公众满意的优秀监管者、执法者。

  (2)健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保障。技术创新是重塑监管流程,提升监管质效的重要途径。应当主动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根据网络餐饮食品加工、包装、配送等环节特点,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智能化监管模式,扩大监管覆盖面,减轻人员监管压力,有效防范各类食品安全风险。可以搭建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整合完善审批、许可、监管等功能,由平台自动识别审核网络餐饮经营方的营业资质,对注销商户进行及时清除,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可以引入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巡查技术,在网络餐饮加工场所加装温度、湿度等物联传感设备,收集经营主体消毒记录、原材料采购记录等重要信息,AI 智能截取异常行为照片,实现远程自动监管。可以开发网络餐饮食品溯源功能,在网络餐饮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设置信息上报环节,形成完整的信息流。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顺藤摸瓜,追溯问题源头,及时进行追责和督促整改[5]。

  2.3 落实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

  第三方平台在整个网络餐饮供应链中扮演着中介服务角色,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正确认知和依法履行自身权利和义务,合理设置网络餐饮商家入驻门槛,约束和规范商家经营行为,加强餐饮配送队伍建设,支持配合职能部门监管工作,从而减少食品安全风险。(1)完善平台商家资质审查和信用评价机制。网络餐饮商家经营行为高度依赖第三方平台支持,第三方平台拥有监管商家的义务,应当与职能部门开展深度合作,认真严格审查入驻商家的经营资质,确认商家是否完成实名认证、提交信息是否合法有效、过去是否存在违法违法行为等,条件允许情况下线下检查商家经营环境、食品加工过程、人员健康等情况,防止不法商家弄虚作假,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第三方平台可以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实时收集消费者反馈信息,结合实地检查情况、抽查情况、举报投诉次数等其他信息,定期更新商家的信用评分,通过官方认证、窗口推荐等形式为信用评分较高的商户引流,激励商户诚信经营,同时节省消费者筛选精力。

  (2)加强餐饮配送团队建设和配送过程管控。餐饮配送是网络餐饮行业的独有环节,应当被纳入监管范畴。大部分订单往往由第三方平台派送配送员,因此第三方平台应负监管责任,提出具体明确的配送要求和标准,规范配送流程和操作,同时通过优惠补贴等形式引导鼓励商家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餐具,真正消除监管盲区。

  (3)实现与职能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第三方平台是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信息来源。第三方平台应当积极配合职能部门监管,面向职能部门开放商家经营资质、信用等级、经营情况等各类信息,提供原始凭证,节约职能部门的执法成本。

  2.4 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社会共治是当今乃至未来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主流模式。除政府职能部门、第三方平台外,还需将监管群体拓展至网络餐饮经营商家和社会公众,形成统一共识,凝聚力量,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1)强化网络餐饮运营商户的自觉自律意识。除了依靠监管力量外,还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经营商户的法律意识,从根源上杜绝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发生。餐饮行业协会本身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运行稳定,人员配置充足,能够成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应当大力支持餐饮行业协会发展壮大,鼓励引导协会会员、网络餐饮经营者、普通消费者等承担更多的监管职能,壮大监管力量,维护本地网络餐饮消费环境健康稳定。

  (2)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消费者是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的亲历者,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受益者,能够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费者是社会的绝大多数,是实现社会共识的关键群体。政府部门应当重视群体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舆论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经典案例,不断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使消费者敢于维权、善于维权。

  3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健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助于筑牢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防线,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令人们满意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鉴于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应当加强法治建设,明确各方主体权利义务,严惩违法行为;建设专业化监管队伍,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能力;落实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合理设置商家准入门槛,做好信用评价,为职能部门提供有价值信息;大力发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监管,从而切实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参考文献

  [1] 宋晓明.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4):82-84.

  [2] 李艳.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 中国食品,2023(4):90-92.

  [3] 王丹丹.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 现代食品,2023,29(12):164-166.

  [4] 彭颖. 长沙市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6):483.

  [5] 徐静. 网络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及对策[J]. 理论观察,2020(11):62-6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